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论人性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29      来源: 战士杨昭友    点击:

  

   

     人性,就日常用语上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 ,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本文讨论的人性 ,是指人的本质心里属性,即精神的属性。

     自古以来,就有性本恶、性本善的争论,而现在更有新自由主义派把人性定为“性本私”,并以此指导人类的社会活动。

 

     其实,人之初,即非性本善,亦非性本恶,也不是性本私。所谓性本私,那只是动物的占有欲的本能。人之初,是一张白纸,确实是“性相近,习相远”。

    人有爱心,有同情心,有慈悲心,有上进心,有自律心,有冒险精神,也有自我约束意识,有耻辱感,有荣誉感,有激情,有理智,有好奇心,有责任心,有集体认同感,有集体归属感,集体荣誉感(看到历史上本国遭到入侵,会义愤填膺,看到我们的体育健儿夺得金牌,会兴高采烈。其实这与本身生活并没有关系,是集体荣誉感属感支配的),有合作、协作的本能,有爱美之心,有报恩之心, 有仇恨之心, 有锄强扶弱之心,有憎恶之心, 有宽容之心,有诚信之心。

 

     人同时又有私心,有占有欲望,有虚荣心,还有部分 人有贪婪之心, 有懒惰之心,有恃强凌弱之心,有虚伪之心,有功利之心,有欺诈之心,有逃避责任之心。

      这些善恶之心,一部分存在于同一人身上,一部分为人所共有。大慈大悲之人,也会有憎恶之心,也会有仇恨,大奸大恶之人,也会有爱美之心,也会有有限的同情心、责任心。同时,有些善恶之间可能互相转化。荣誉感进一步可能转化为虚荣心,上进心也可能转化为功利心。

 

       善恶之心,公私之心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是后天的教育、社会环境影响形成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个人的人性受“习”的影响,群体的人性也受“习”的影响。一个人长期在善的熏陶下,其性必然趋善,长期在私的熏陶下,其性必然趋私。一个群体的文化是崇善,其群体必然多数趋善,如果其群体的文化趋恶趋私,其群体必定多数趋恶趋私。

 

     人是社会性动物,离开社会的人,不能成为人,也无所谓人性 。一个人离开社会 ,就不会产生人的思维。因为人的一切思维都是自己用语言和自己交流离开社会,如果人生来就远离社会就不会说话,就不会有思维,更谈不上会制造使用工具 。一个家庭,离开社会,也只能有其家庭成员的语言,无法获取外界的知识。离开社会的人,也就不会有 爱心,同情心,慈悲心,上进心,耻辱感,荣誉感,激情,理智,好奇心,责任心,集体认同感,集体荣誉感;也没了合作、协作的基础,同时也没有爱美之心,报恩之心 , 仇恨之心, 锄强扶弱之心,有憎恶之心, 也没有占有欲望,虚荣心,恃强凌弱之心,虚伪之心,功利之心,欺诈之心。有的只是孤独和恐惧。例如印度狼孩的故事说明,人类的聪明才智是在人类社会的集体合作 、协作进化中成长的;人的善恶之心,公私之心都来自社会的后天“习”成的。

 

      人是具有私的属性,又有小私和大私之分,即“我”和“我们”。我,是单个的,我们则可能是家庭、集体、集团,阶级、国家。个体是小“小私”,集体、社会、国家是大私,全人类是“大私”。“大私”相对于个体,是公,而大私又包含着“小私”,是“小私”的总和。前面说过,每一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人是具有智慧的,单个的人又不是万能的。这社会有很多的“家”,如: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还有经济学家,无论哪个“家”,都无法脱离社会独立存在,都需要他人提供衣食住行的保障。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要社会提供研究材料,也要他人提供生存保障,军事家要有军队和对手,才能展现军事才能;文学家的生活来源于社会,也要他人提供笔墨纸张和写作工具,更需要读者;艺术家要社会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要有大众的欣赏,工人农民也要他人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工具。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 、生产 、建设、发明创造都必须依赖社会,依赖集体的力量,一切聪明才智唯有放到社会中才能发挥作用。假如这个文明世界某一天只剩下某个高贵的无所不能的人,他拥有全世界的财富。试问这个人能否在这个世界独自生存?扩而言之,这个世界只剩下几万或几十万所谓精英,且分布在世界互不相通之地,他们能不回到原始生存状态?可见谁都离不开社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需要社会提供活动、实验舞台,亿万富豪的财富即来自社会,也只有存在于这个社会,才有其存在的价值。

 

       全社会的人都需要国家这个“大私”制订有序的社会活动的规则,需要“大私”为所有的"小私"规划、组织、协调各行各业的有序发展 ; 也只有全体“小私”素质的提高,力量的凝聚,“大私”才能强大。“大私”,即公,公的利益并不是对“小私”的占有和掠夺,而是每个“小私”的利益就在“大私”之中。今天的中国崛起,就是 “大私”为所有 “小私 ” 带来的利益 。“小私” 依赖“大私”才能生存,“大私” 是无数的“小私”组合 。没“小私”,无所谓“大私”,无“大私”,“小私”只能退化到野兽的生存状态。 任何人无法离开社会(大私) 生存,他需要 “大私”的和平稳定,保障自己自己的生存,通过 “大私”的进步、发展来改善、提高生存条件,在为“大私”服务中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大私“小私””小私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对立的。

 

 

       人的终极使命是什么 ?是自身的生存并繁衍后代 ,为自身的生存的社会和后代    拓展生存空间,创造更好的生存生活的环境。个人生存和后代的繁衍,离不开全体的生存和繁衍。单个小群体无法发展到文明富裕的社会。单个的个人和家庭也许后代没有延续,而整体的社会成员却有着单个家庭共同的祖先和遗传基因。整体族群的繁衍 ,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因的延续 。“ 小私”的利益有时也会和“大私”的利益产生冲突,而此时大多数“小私” 会本能的选择“大私”的利益而牺牲小私的利益。自然界有这种现象: 胡蜂入侵蜜蜂蜂巢时,单个蜜蜂可以选择逃跑,但胡蜂咬死负责繁殖的蜂王后,整个蜂巢的蜜蜂族群就灭亡了。所以蜜蜂不选择逃跑,而是蜂拥而上,把胡蜂团团包住,用高温使敌人窒息,和敌人同归于尽,从而保护了整个族群的延续。单个的蜜蜂虽然死了,但整体族群的基因延续下来了。人也是这样,当“大私”国家遭到威胁,所有的“小私”的利益遭到威胁时,就会有众多的“小私”为“大私”奋不顾身,用生命捍卫全体“小私”的利益。虽然这一部分“小私”牺牲了,却保住了共同的血脉得到延续。

       为什么说国家是“大私”?因为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之前 ,一国家与另一国家之会间有利益之争,则各国家的人会站在自己所属的“大私”一方,同另一“大私”竞争,“大私”的利益直接关乎每个“小私”的利益,也只有保护“大私”的利益 ,才能保障“小私”的利益 。就全人类来说,“全人类”是每个个体共有的“大私”,人类社会一切进步活动活动都是从人类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其他物种的利益出发。就是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也是从人类生存的长远利益出发的。

      人与人是有竞争的,但更多的是合作和协作  。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人类的文明来源于协作,离开了社会、群体的协作,任何精英都会退化到野兽。一个家庭的兴旺靠家庭成员的协作,一个单位的兴旺靠全体人员的协作,一个国家的强大靠全国人民的协作。竞争是相对于敌对国家的。我们打赢抗美援朝战争是同帝国主义的竞争,我们建成大庆油田,打破帝国主义封锁,是竞争;我们成功爆炸两弹,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讹诈,是竞争。这些都是内部同心同德的协作完成的。一味引进竞争机制 ,是拾人牙慧,是缺乏思维的表现。党内搞山头、宗派、结党营私是竞争,社会上尔虞我诈、行贿受贿、欺行霸市、坑蒙拐骗偷抢及黑社会也是竞争,而武装叛乱、发动政变更是竞争的极端。如果说竞争,人类的内部竞争是你做得好,我做得比你更好才是竞争。不加选择的引进竞争机制,只能是把自己搞乱,把国家搞成一盘散沙。

 

      人性,是“习相远”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可以造就不同的人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是指人与人的相互影响,而国家的意识形态,即指导思想直接影响着国民的人性。贪生怕死本是人的本性,但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就培养了日本军人舍生忘死 、誓不投降的战斗精神,也培养了日本军人的残忍  。而同样是死不投降的日本军人被八路军俘获,在八路军的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感召下,却能认识到侵略战争的罪恶 ,能对自己的战争罪行忏悔,并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正义的反战行列。 

       意识形态决定一国人民的人性。文化歌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人性则趋向风清气正,社会则生气勃勃;文化崇尚无私奉献  ,崇尚团结友爱,则社会成员以无私奉献、团结友爱为荣耀,舆论宣传以个人的财富多寡来作为衡量是否成功的标准,则社会成员必然信仰拜金主义。宣传机器歌颂革命的英雄主义,则唤起人性中奋发向上的斗志,文学艺术传播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则人性趣向对普通工农兵的蔑视;并把出人头地作为人生奋斗目标;国家宣传“人心齐泰山移”,则人性趣向集体主义,国家宣传“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则人心思散,趣向自私自利 。 电视荧屏渲染的是演艺明星的绯闻,或他们的所谓的成功, 则戏子成了青少年的偶像;影视中充斥着韩剧小鲜肉谈情说爱,青少年则梦幻中憧憬着不负责的爱情,不知人的生存权利需要劳动来保障。电影电视宣传奢靡,则引导受众纸醉金迷。影视流行黑社会暴力打斗,则扭曲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使未成年人犯罪率升高,激发人性恶的一面;黄色低俗的文学作品流行,则会引导一部分社会成员伤风败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被边缘化,宗教迷信就会趁虚而入,就会将人的私欲放大,社会就会出现王林一类的骗子,也就有人为私利而心甘情愿受骗。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人性,文化展示着一个民族的性格。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而教须有正确的方向,教错了,越教越错,越严越错。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是人性的土壤  。

      劳动成果公平公正的分配,人民才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不同的岗位都会得到实际尊重 ,会使人有集体的归属感 ,会对集体的成就有荣誉感 。集体协作中,会让 产生情亲感,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使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在协作中互相学习 、相互启发 ,相互促进,欢乐有人分享,忧愁有人排解,耳濡目染,亲身感受,人们就会对奉献者崇敬,对自私者憎恶 ,就会逐渐养成为公、向善的意识。

     相反,私有制的劳动成果不公平的分配,就会让人与人之间感情疏远 ,对他人欢乐和痛苦表现冷漠,对分配不公产生仇恨,人与人之间就会丧失相互信任,就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择手段去获取个人财富, 既没有羞耻心,也没有荣誉感,有的只是财富的占有欲望,哪怕是他不需要的 。私有化的拜金主义,必引导医生不以治病救人为目的,而是以赚钱为目的,失去人固有的人道本性;学校、教师就不会以教书育人、传道解惑授业为目的,而是把学生当摇钱树。私有制不公平不公正的分配,  就会引导社会成员投机钻营,唯利是图,就会官商勾结、司法黑暗,就会道德沦丧。

      公有制劳动成果公平公正分配,干部的职务是利用权力(职)履行义务(务),是职与务 的完美结合;公平公正的分配,就会政治光明,官场就会唯贤是举,选贤任能;贤者才有英雄用武之地  。

     而私有制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分配,职务(权力)就沦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就会从人性丧失到官性丧失,私有制必然政治黑暗,必定出现山头、宗派,官场选拔官员则选拔和推荐代表自己集团利益的代表人物,就会出现逆淘汰,上层建筑就会沦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 。

      公有制的劳动成果公平公正的分配,人们信仰就会有奋斗的方向,当私有制下财富被少数人占有,宣传共产主义,就会有被欺骗的感觉,就会因迷茫转而去信仰宗教,祈求神鬼保平安。这就是生产关系主导着人性。

     人生存权利是平等的,不同阶层 、不同岗位只是社会分工的需要 ,并无尊卑贵贱之分,所有社会成员理所当然的享有公平公正的劳动成果分配权利  。当任劳任怨   、忠于职守的勤劳者不能致富时,就会刺激邪恶的人性滋生,人们就会走歪门邪道的捷径。 私有化社会的刑事犯罪率要高过公 有制社会的几倍 ,从而使原本可以用来改善、提高人民生活的财政经费被消耗在维护社会稳定上 。

 

     人性又反作用于生产关系,人的主观能动性能主导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  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公有制的公平公正分配的生产关系下,公有制的集中力量办大事 ,能极大的提高 生产力;公有制更能激发明创造的活力。发明创造往往需要跨行业的多方合作,而公有制为发明创造、技术攻关构建了了协作合作的渠道,群策群力突破技术难关; 公有制下每产生一项技术成果就会很快在全社会生产领域推广普及,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极大的经济效益。在强有力的政府领导下,能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私有制的不公平分配,会使社会成员以追求财富为目标,发明创造往往比不上投机来钱快,比不上有权的来钱快 , 科研人员的收入比不上戏子歌手,   则使整个社会丧失发明创造的热情,转而把追求财富的增长当做创新  。私有制下的发明创造全靠资本利益驱动,同行是冤家,技术发明往往是互相封锁 ,害怕在合作中利益被他人分享,当财力不足以支撑科研攻关,往往使新的发明创造胎死腹中 。发明创造的成果往往都被资本攫取,发明创造者成了资本的工具,极大挫伤发明创造的热 情 。

 

       不否认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时候 ,私有制下的资本运作也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积极的积极作用 ,但是 , 当生产能力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之后 ,资本主义无法克制的矛盾就成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也成了社会动荡的根源。社会真正的财富是物质财富,货币财富是物质财富生产的媒介,货币的作用是通过交换把各种生产资料集中到生产和流通领域,保证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把物质财富分配 给 社会成员 。一定量的货币财富对应着同等量的物质财富,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是平衡的。但是,当货币过分集中于少数人之后,就造成社会的大厦失去平衡 。人的生存消费是必须的,也是有限的 。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之后,那些富有者并没能力消化社会的生产能力,而更多需要消费的人却苦于无钱 ,无法消费,这就使得生产领域的人们因产品无法销售而失去生活来源。当生产不能继续保证财富的增长,资本就会另辟蹊径,转而去钱生钱的行当 :股市、投资理财 、炒房、高利贷。这些行当并不能产生物质财富,也无法消化生产能力,只是把一部分人的钱转到另一部分人手里,甚至是使本来缺钱的人背上沉重的债务,从而更阻碍了消费,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当这种危机如多米诺骨牌倒下之后 ,就引起社会动荡、战争,甚至是政权的更迭,使全社会的发展成果毁于战火,使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使社会文明大倒退,最后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

     

 

      结论:

     人性中有善良,也有邪恶,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人性不是本私的,人性和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是用放纵人性的邪恶刺激私欲膨胀,用人性本私的理念治国,则国必乱,国必衰,国必亡。用人性的善良、美好,用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爱国主义理论指导治国,则民心归,民心齐,民力聚,民必富 ,国必强!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