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旗帜鲜明地反对政治虚无主义

发布时间:2018-01-14      来源: 察网    点击:

摘 要
“政治虚无主义”是指我们党内部分人不讲政治,虚无党的政治、国家的政治,偏离共产党的政治、人民的政治说话做事的现象。近期,中央领导同志撰文指出:“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绝不能搞政治虚无主义。”当前,深入分析把握政治虚无主义的表现和实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政治虚无主义的集中表现
 
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政治虚无主义者恰恰把政治变成了个人争权夺利的政治。
 
一是虚无信仰,理想信念动摇,政治定力失控。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好,甚至揶揄共产主义信仰,嘲笑党的政治路线和规章制度。有的深受迷信思想影响,热衷于烧香拜佛、算命占卜;有的向往西方的“自由”“民主”,羡慕国外的“蓝天”“空气”;有的贪图物质享受,放任欲望膨胀。理想信念动摇,则政治定力一定不足,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感情认同缺失,忧党、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匮乏,甚至“淡化、虚化、神化”理想信念,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躲躲闪闪,立场不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观点不鲜明。
 
二是虚无人民,宗旨意识淡薄,政治立场失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念、群众意识不够牢固,口头喊着“以人民为中心”,实际上却以自己为中心,人民被“虚无”,被“靠边站”。缺乏群众观念、群众意识,则把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变成了“蛙水关系”,需要时跳进去,不需要时就跳出来。宗旨意识淡薄,则政治立场一定不坚定,在风浪来临时,随风摇摆,两边倒,大搞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小团体利益,不惜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
 
三是虚无党性,党员意识弱化,政治规矩失序。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组织缺乏信任感和归属感,党员意识趋于弱化,不愿意亮明党员身份。对党性的“虚无”,则或者缺乏党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在党不言党、在党不忧党;或者不想自己能为党组织做什么,只问入党后有什么好处。党员意识弱化,则一定不尊政治规矩,不守政治纪律,有时会由着自己的性子对党的重大政治问题说三道四。还有的不能摆正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自认为说一些违反组织原则的话、做一些违反政治纪律的事无关紧要,知行不一当“两面人”。
 
政治虚无主义的深层原因
 
“政治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多样,根源性的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经济类型、阶层结构、价值观念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叠加呈现,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社会风尚表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阶段性特点,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挑战,党员干部队伍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这造成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关注如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社会主义的政治”“共产党的政治”被弱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长期以来,有些党员干部对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和优良传统作风的认知停留在书本上、局限于有限的课时中,其入党动机往往是基于从众心理或者是抱着一些实用主义想法。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制度性安排,教育形式、工作载体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理论学习意愿不强、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在这种状况下,党针对发展新形势制定的创新理论、制度安排、工作方针等难以有效地得到深化理解,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果,这在客观上给“政治虚无主义”留下了空间。
 
其三,政治纪律的约束力不足。一些人认为,许多政治要求是一个空泛的理论要求,只要自己不贪赃枉法,就什么都不怕,“政治问题不会犯死罪”。也有一些人认为,政治纪律要求和规定比较笼统,和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外事纪律等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规定相比,缺乏可操作性,只要不犯大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上述错误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执纪乏力,导致政治纪律的约束力不够强。
 
政治虚无主义的清除思路
 
反对“政治虚无主义”,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予以清除。
 
强化思想建设,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加强思想引领,强化理论武装,是反对政治虚无主义的根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提高党员干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破解难题的能力。从实际操作看,要加大党员领导干部上讲台、亲自授课的比例,进一步强化党的理论和工作实践的紧密联系度,引导广大党员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强化政治建设,进一步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一方面要突出纪律约束,严格管理监督,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用好用活函询、诫勉、经常性谈心谈话等办法,用好年度考核、信访举报、巡视、审计工作成果,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咬咬耳朵”“拉拉袖子”,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另一方面要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特别是坚决杜绝选人用人上的腐败,引导党员干部扎扎实实做事,靠业绩和贡献说话,防止吹吹拍拍和党内生活庸俗化。
 
强化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充分发挥支部在党员日常管理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三会一课”的政治性、原则性、时代性、战斗性,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中,各级党组织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党员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把党员参会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作为考核、考察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坚持组织谈话制度,由单位组织主要领导负责与年轻干部定期开展谈话谈心活动,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指导和咨询,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纪律约束,并把与年轻干部定期谈话机制作为党委负责人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考核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是反对政治虚无主义的最强音。我们要通过反对政治虚无主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本文由察网(www.cwzg.cn)摘录自《前线》杂志2018年第01期,作者:王炳权,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标题:《旗帜鲜明地反对政治虚无主义》】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