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是自由的缺失(一)

发布时间:2015-05-25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点击:

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是自由的缺失
1
 
 

熊孩子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之一”,他们拥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熊孩子不分男女,耍起横撒起泼来惊天动地,他们会为了买一个叫做“棉花糖”的东东在地上打滚,他们会在家里的墙壁上乱涂乱画,会在吃饭的时候把米饭和面条弄得到处都是,会把朋友家的遥控器、毛绒玩具、勺子筷子扔得满地,熊孩子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仿佛是灾难片的拍摄现场……

 

 
如何搞掂这些熊孩子?每个熊孩子背后,都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
 

新家的墙壁,被孩子画成了动物园

亮亮喜欢乱涂乱画,新房子的墙壁上被她画上了小猫小狗小兔子,还是一对一对的,男兔子打领带,女兔子穿裙子戴蝴蝶结。猫咪和小狗则经常是一家三口一起出现,手牵手去公园放气球做游戏,一起布置圣诞树。

 

妞妞玩饭,玩出了各种创意

妞妞最近爱上了“玩饭”,她把米饭捏成一团一团的,面条一根一根的,排列组合在一起,还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衣服上、头发上、家具上也搞得到处都是,爸爸妈妈爷爷爷奶奶都忙着在她后面收拾战场。

 

宝宝响应号召做家务,结果打翻了不少瓶瓶罐罐

幼儿园老师提倡孩子们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宝宝回家以后热情高涨,拿起拖把把家里的地板拖得像鬼画符一样,还撞到了不少东西,又冲进厨房要洗碗做饭,结果打碎了两个盘子一个碗,弄洒了一瓶酱油,妈妈刚买的一袋白糖也被她撞翻在地上。

子爱涂爱画爱捏爱蹦爱跳都是天性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天线宝宝》里的小孩子们如何上美术课的:在一个大教室里面,铺了跟地板一样大的白纸,旁边是各种各样的颜料桶,孩子们穿了罩衣,拿着笔,有些孩子直接用手,蘸了颜料在大纸上乱涂乱抹……这美术课的场景上得让我们这些循规蹈矩的中国大人触目惊心,但孩子一个个玩得都很high.一节课下来,我看着孩子们high之后的杰作,老实说,还真像一幅挥洒自如的抽象派作品!

 

 

其实,这样美术课,也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艺术心理治疗法。艺术心理治疗可以改善身体、情绪、认知和社会功能,提高自我觉察力,促进人格转变。亮亮在新房子的墙上画壁画,妞妞投入地玩饭、宝宝爱上做饭,这些都是孩子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孩子想象力、艺术创造力的表现。

 

 
所以,遇到孩子这样的熊行为,首先家长要认识到这就是正常儿童的天性表现,而非一种错误,更切记不要把调皮鬼、讨债鬼之类的道德标签贴给孩子。
变孩子的熊劲,给他放肆个够的机会
 
 
 

要让孩子们不朝新房子的墙壁下手,不在公共场合大玩其饭,唯一的方法就是要经常给孩子放肆个够的机会。

 

 

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下雨后去趟水坑吧?我的做法是给女儿买了整套的“跳水”工具——雨衣、雨靴,一到下雨小区路上有积水就去通知小丸子:可以跳水啦!她每次都跳一两个小时才回家。我们家的馒头都是奶奶自己做的,每逢揉面奶奶都会分给丸子一个案板,一团面,让丸子玩,还经常美其名曰“做饭”,有时候还叫“工作”。我们家的馒头经常是奇形怪状的,经过丸子“启发”,我们认出那是猴子、猫咪、寿桃……等伟大的雕塑作品。

 

 
美国《儿童发展》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篇相关调查报告,发现经常受到家长控制的学龄前儿童“沉默、乖顺、无抵抗意识“,却不愿意与同龄人互动,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不具备创新性。所以,向我们的古人大禹学习,对待孩子的放肆,不要堵而是疏!
 
 
 
 
 

原文来自《南方都市报》

家庭教育见习编辑 张青格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