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哪些批评学生的权利,可以罚站吗?
发布时间:2018-01-12 来源: 全民职教 点击:
次
小李滔滔: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一再强调:严格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学生。
教师批评学生的权利已经名存实亡了。
因为老师批评学生,语言很难判定是否讽刺,挖苦,歧视的意味。老师语气重一些,言辞锋利一些就触碰红线了。
对于老师的批评,学生能够接受,家长通情达理还好。否则,家长到校一闹,老师吃不了兜着走。
至于罚站,更加是不行了。明摆着就是体罚学生啊。
最可怕的是,如果孩子脆弱,接受不了批评和罚站,一时冲动,做出过激的行为。什么跳楼,投河,上吊的,那老师就惨了,一辈子都毁了。
君不见,“辱师”“殴师”“弑师”的事时有发生,很多都是老师批评学生引起的。
所以,现在的老师都学聪明了,大多数都明哲保身。
学生犯错了,老师小心翼翼的说几句,还不能发火,必须温和的说服教育。
顽劣的孩子太过分的话,老师只能通知家长了,如果家长不配合,也就自认倒霉了。
有人说老师不负责任,其实老师也是很无奈。
在师德师风的严格规定下,老师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
对学生批评,罚站,老师还是要慎之又慎。
桃子栗子:
说说我的经历吧。十几年前,我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分配到了一个乡镇中学,校长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人,他倡导的管理理念是严师出高徒。那时候校长经常在老师课堂外偷听课,听的当然不是老师,是学生!如果发现上课哪个学生说话、捣乱,不认真听课……,他会走近教室当堂批评教育那个孩子,情节严重的还会偶尔体罚(适度)一下。
老校长经常鼓励年轻老师要放开手管理学生,有事儿他担着。那时候从来没有家长找到学校说哪个老师管他孩子太严格了。反而因为那个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而声名远扬,吸引了很多很远的家长慕名把孩子送来。
那个学校那几年教学质量特别好,升学率也高。很快发展壮大起来。
后来因工作调动,我来到了城里的中学。好像城里的孩子比较金贵,老师对犯错的孩子从来不敢严格处理,都是采取温和的怀柔政策。当然这也有时代变了的因素。
经常有同事说,这个捣蛋孩子是某局长的亲戚,管的时候得把握好分寸;那个半夜跑出去上网的孩子是谁谁的儿子,不能处理……当然,时代变了,一切都变了,网上不断有老师被家长暴力,或者是因为哪个老师因为批评了某个学生而导致孩子走上极端、从而为此付出惨痛代价——赔钱,丢饭碗……
还有每年都有发生的弑师事件……
教师现在成了一份多么高危行业?
舆论不断传来“把戒尺还给教师”的呼声,可是,丢饭碗是小事,活着是大事啊!
于是,有了下面的段子:
今天共有5节课,早上第三四五节,下午第二三节。早晨我提前到了学校,准备处理学生的违纪事情。
我刚拿起电话,打算通知在学校经常违纪而且屡教不改的学生家长。
可是听到同事议论湖南沅江**老师被本班一名学生残忍杀害的消息,我默默地放下了手机。叫来这两名学生,温和地说:"你们一定要懂得保护自己,以后晚上翻墙出去上网要注意安全第一。"
第三节课,给学生讲解期中考试试卷,教室角落传来一阵鼾声,我大怒,走过去正要拍醒,硬生生收回了手,从口袋里拿出纸巾为他擦了擦嘴角的口水,然后脱下外衣为他披上,轻手轻脚走回讲台。
第四节课,发现一名学生低着头鬼鬼祟祟。走过去一看,他在读小说。正欲发作。**老师被杀的新闻事件在眼前闪现。我赶紧帮他把书从桌兜里掏出,摊在桌子上,和颜悦色地说:"同学,想看就放心看吧,低头太久,对颈椎和眼睛不好,要注意。”
第五节课,上课了10多分钟,有个经常在课上睡觉的学生姗姗来迟。我本想说以后不要再迟到了,不然会睡眠不足。可是这种有点伤人的幽默话被我咽下去了。于是我说快进来坐着吧。
中午匆匆回家给孩子做午饭,吃完饭送走孩子我又急忙赶到了学校。第一节没课,赶紧批改了作业。
下午第二节课,我正在上面讲解题,忽然教室传来异响,顿时满堂哄然。我扶了扶400度的近视镜,定睛细视,原来是一学生用手机看电视,不小心放出了声音。我急忙走下讲台,轻声安慰有点窘迫的学生:"没关系,年轻人嘛,追剧很正常,下次戴好耳机吧,不然老师上课会吵到你的"。
下午第三节课,我上了半节课让学生自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可是一男生和一女生在那里花椒炒嘎嘎,我走过去很想说“你不是风儿她也不是沙,你们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可是话到嘴边我就又忍住了这种讽刺的打击。
晚上,去教室查看晚自习,看到一学生在玩手机,我很怒气走到她面前,真想说把手机从四楼扔下去。还想说如果怕摔坏了就调成飞行模式吧。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于是就改口说,在教室省点流量,回家用WIFI玩吧。
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洗漱罢,看到镜中完好无损的自己,看着年幼的孩子和年老的父母亲,我长吁一口气,无比欣慰地笑了……
我们是有底线的
(责任编辑:总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