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广播没倒,还挺好:北京电台的转型融合探索

发布时间:2015-05-28      来源: 传媒圈    点击:

文丨北京电台副台长边建

来源丨广播广告圈(ID:GB6088)

 

广播在经历了移动互联网第一轮冲击的情况下,没倒,而且还站得挺好,这说明我们的主业还是有发展潜力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以广告为主要收入占比的结构需要有一个调整。要把产业调整、融合,需要对内部的流程进行再造。

 

北京台在去年的专业化研讨会以后启动了新一轮改革,可以归纳为四个“新”,就是我们要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一个是新的频率,第二个是新的媒体,第三个是新的机制,最后是新的产业。

 

新的频率

 

我们在北京的市场上将增加一个10千瓦的大调频。北京市场上多年没有这样的频率资源出现了,我们也是经过了多年的努力争取到一个10千瓦的调频。这个调频以欧美流行音乐为主要内容,它的中文名字叫动听调频,定位基本上是22岁到35岁的听众。

 

在北京台现有的9套频率当中,这块听众虽然数量比较多,但是占比不及我们同城的国际台,所以我们在这块需要有一个突破。我个人认为它是北京的电台第一个类型化的频率,或者说第一个格式化的频率,因为过去我们更多的还是专业化、综合性的频率,这个是北京电台经历了20改革以来第一个格式化的频率。目前它还在试播,没主持人,没广告,就是一首一首的音乐,里面有一些片花而已。当然在5月18号正式播出之后也会有广告,也会有主持人,但是它格式化的编排要求主持人发挥的余地很小。

 

此外,这个频率要有网台融合。FM94.5开播以后,还将开通两套互联网广播。同时,它运行的模式跟我们现有的频率完全不一样。频率的运营团队是在12个团队中公开竞争最后确立的,我们将联合成立一个公司来运营,在用人和考核上都和现在的频率不一样。这是我们寄予希望的一个新频率。

 

当然,除了这个新频率之外,“新频率”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们老频率的新定位。前段时间,北京电台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专业化研讨会,我们现在给他改名叫改革发展研讨会。在这个会上我们也提出,有一些劣势频率已经入不敷出了,包括一些收入结构还是以保健品为主的频率,新广告法出台后它肯定也是难以为继。所以这些老的频率也要有一个重新定位,要把它作为我们频率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新的媒体

 

我们经过一年的筹备,做了一个音频聚合平台。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主要是为了面向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和将来的车联网。这将改变节目的生产方式,应该是精耕细作,以适应精品化、碎片化,而不再是作坊式生产的节目。

 

 

新的机制

 

这一年当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机制方面的探索,批准成立了5个节目团队,拿出了几个节目,有一个交通台修车的节目,还有文艺台的《吃喝玩乐大搜索》,也有几个相对弱势频率的节目。我们叫这些团队为创收型团队,就是他们节目内广告的收入会和节目团队,包括负责人的收入挂钩。目前第一季度来看,我们这5个创收型团队有4个已经按照他们的节奏完成了任务,其中有两个团队,节目内广告创收已经完成了全年的水平。所以我们预计,这5个创收型团队,都将超额完成广告任务。

 

我们觉得要把专业化进行到底,如果只是在频率还不够,一定要再往下走,走到栏目,用创收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这在北京台的历史上还是没有的,现在这几个团队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我们对这个团队的发展也寄予了希望。同时我们还有几个品牌型团队也正在谈判当中,品牌型团队就是全年预估下来不一定赚钱,和成本相比,它可能还会赔一些。但是我们想经过两到三年的培育,这些品牌型团队也能转化为创收型团队。目标还是转型,它还是能够自负盈亏,而且还能有收入。

 

培养的这些团队,都是专业化非常强的,都是在相关的领域里进行了精耕细作的主持人。比如说修车的,它的微信号上线70天就突破了5万用户,就成为了微信的流量主,上升的非常快。包括我们一些弱势频率的节目,比如说教育节目,虽然在中播、小调频里播出,团队通过举办活动也能够创收。在今年这个形势下,这也是我们经营工作和营销工作的一个探索。当然,这不可避免的会有跨界。比如说团队拉来一单节目内广告,和我们现有的代理公司会有矛盾,也会和我们其他业态有一些冲突。但是改革不能怕麻烦,先冲突着,台里再协调。

 

另外还有一项,就是我们新媒体人员下放到节目组。我们有一个网络媒体中心,过去主要是维护我们十台一网中的那一网——北京广播网,做一些视频以及包括网络的编辑工作。但是现在看,我们的广播网就是一个官网,缺少市场价值,而很多节目组又缺少新媒体的人员,所以我们成立了12个小组,让他们双向选择。

 

比如,有几个人喜欢做健康方面的内容,有几个喜欢做宠物的内容,他就跟节目组去对接,双向选择。然后我们做了12个实验项目,这12个实验项目目前来看是参差不齐,有的虽然粉丝量上涨很快但是它看不到方向,我积累那么多粉丝不知道如何变现,找不到经营价值,缺一个明确的方向,所以也是在痛苦和迷茫当中。但是有些项目运营的得挺好。

 

经营模式的改进一是我们成立了广告经营中心,从过去的一个执行部门变成了一个半营销部门。因为现在我们毕竟还是广告代理为主,我们自己的经营队伍也是刚刚恢复。二是我们改变了决策机制,过去我们由主管台领导来决定一些广告经营的事,现在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广告改革领导小组,是由我们的台长、总编辑、主管财务的副台长、主管经营的副台长以及广告部的两个主任,六个人来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这样的好处第一是大家一块出主意想办法;第二就是规避了一些风险,因为是集体决策,而不是某一个领导说了算;第三就是我们提升了自主营销的能力。我们慢慢恢复了我们的营销队伍,因为有的广告公司不管是项目代理还是行业代理,它总会有一段时间不愿意去努力。那我们提升自主营销的能力就是在他们头上永远悬着一把刀,如果你不干那我们来干,这对他们也是一个刺激。

 

还有就是完善代理机制,因势而变。比如说两年前,我们做了一个行业叫网络电商,当时许多公司都不敢接,后来一个公司招标拍了600多万。可是现在这个行业,客户也好,项目也好,已经非常繁杂了,不能算纯粹狭义的网络电商了。我们也跟代理公司说,到年底就不会有网络电商这个行业代理了。

 

再比如,现在p2p也有很多,也做了好几千万,我们可能会把它单独拿出来变成一个行业进行招标。互联网+时代,怎么能再定一个互联网行业,或者说网络电商的行业?弄得很模糊,所以我们想要把它分得更细。

 

还有,打架多的行业我们都要把它重新拆开,不能让他们守着这个行业不去好好开发,这是我们要去不断完善的。我们认为代理制对于广告行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科学的,同时也是电台规避风险,让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电台营销中一个很好的办法。

 

现在我们的客户对于常规广告的投放在减少,跟电视一样。尤其是互联网公司,他们都喜欢新鲜的玩法,更多的是植入式的节目合作的特殊形式。他们的玩法基本没有一样的,提出的东西也没有一样的,所以我们邀请节目的主持人,节目的人员一起来谈广告。我们有几个探索,一个是广播广告加活动营销,再就是广播广告加形象宣传,还有加微信的推广。另外,我们新开通的广播购物公司,在未来我们想和广播广告也有所结合。

 

 

新的产业

 

过去产业上我们还是和广告结合,现在我们会主要聚焦在音频产业链上,在上下游进行拓展。我们最近成立了三家公司,一家就是刚才提到的购物公司,购物公司主要做广播购物,但是它同时也有电视购物,也有新媒体的购物平台。另外两家一家是旅游活动的营销公司,一家是音频版权的公司。

 

我们计划和其他台签订一个互利协议,比如说河北台,你们的新媒体和我们的听听FM,我们可以在新媒体上版权互惠,北京电台所有的节目在河北或者其他台的新媒体上都可以使用,然后河北台的节目也可以在北京台的新媒体使用。我们还成立了两个基金,一个是PE,他大概是一个2.5亿的规模。一个是合音投资,这是一个投入早期的VC。主要是专注于文化,尤其是音频产业链。

 

所谓的转型也好,改革也好,就是要把宣传变成服务,节目变成产品,受众变成用户。这三个转变非常非常困难。宣传转变为服务还好,因为我们电台本身就是以服务为主。但是如何把节目变成产品,把受众真正的变成我们的用户就是一个非常非常艰苦的过程,但这种转型是必然的。

 

最后,我有些思考与建议,就是要O2O2O,形成闭环。在我们专业化研讨会上陈志坚提到这个,还有FM radio8的老总徐旭也在说这个观点。他们的意思是第一个0是广播的on air,然后是on line、 off line,就是说广播和其他媒体相比,包括电视,这种招呼的优势是别的媒体所没有的。电视搞一个直播很困难,但是广播怎么把on air和O2O结合起来有很大余地。有一些活动,它既能够增加粉丝数,同时反过来还能增加广播的听众。

 

许多人提到的能够形成闭环,从广播过去直接到off line,中间加一个on line,它仍没有形成一个闭环,所以我觉得广播在下一个改革是不是重点要把闭环形成。当然形成这个闭环很重要的就是用户,就是听众向用户的转变。传统媒体为什么落后?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用户是谁。吕焕斌曾经说过,我们的改革就是要把我们的观众变成面目清晰的用户。广播也一样,我们说收听率、市场份额多少多少,但我们没有用户数据。我们今年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用户数据中心,把用户的数据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够进行更多的精准营销。

 

广播怎样转型?我觉得可能不是一个模式。广播获得的机遇确实是非常难得的,因为电台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能够不像报纸、杂志那样下降。我们没有特别多的优势,所以我们得抓住机遇、尽快转型。

 

-完-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