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如何避免“午睡死”,家长、老师都看看

发布时间:2015-05-29      来源: 儿童教育手册    点击:

如何避免“午睡死”,家长、老师都可以看看。

案例回顾

 

5月12日,在海珠区赤沙华立幼儿园读中班的四岁半男童的生命戛然而止。男童的爸爸说,早上送儿子去幼儿园时还活蹦乱跳,谁知下午就接到老师的电话说正在抢救;老师说,中午吃饭时孩子一切正常,午休结束后其他孩子都起床了,李斌却没有起床,发现嘴唇发紫后被送到医院急救不治身亡。

 

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有多例孩童午睡猝死。

 

 

 
2010年12月22日,东莞大岭山一3岁男童小崔在幼儿园午睡时猝死,家属发现小孩鼻腔有血,身上有大面积淤青。
 
 
 
 
 
2012年3月21日下午,成都的5岁小女孩罗丹梅在幼儿园午睡后,巡视老师突然发现她全身抽搐,陷入昏迷。幼儿园随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但经抢救无效,罗丹梅于第二天凌晨死亡。

 

 

2012年4月24日,佛山高明3岁男童小毅在幼儿园午睡后死亡,当时小毅面色异常、嘴唇变黑。

符合在小肠节段性出血、化脓性扁桃体炎及肺间质炎症反应的基础上猝死。

2012年12月 4日江苏连云港的骆先生1岁7个月大的女儿安安,在一个宝贝亲子乐园离奇死亡,园方称孩子午休后起床翻白眼,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2014年11月7日,东莞厦塘,一名5岁男童在幼儿园午睡后,任凭老师怎么呼喊却再也没有起床。家长发现孩子头上、背上和臀部有新伤,并且孩子的嘴巴和鼻子都有饭。

随着幼儿园的发展, 孩子越来越多,孩子们各式各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午休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哪些疾病,碰上时如何处理呢? 

一、异物

(一)鼻腔异物

在午休时,常有一些睡眠比较困难的孩子,趁老师、家长不注意,把小纸团、被子里的棉花,小珠子、豆粒、果核等东西放到鼻孔里。时间长了就会引起鼻塞发炎。

预防及处理:

1.检查。上床前逐一检查孩子是否因为“好玩”而携带了以上物品,教育孩子懂得把这些物品放入鼻腔会引发危险。

2.若发现孩子将异物塞进鼻孔,可当即嘱孩子用手按紧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鼻,将异物排出。像卫生纸、棉花之类比较表浅时也可以用镊子夹出,但是如果是圆形的小珠子、豆类,镊子夹不住异物,却会使其越陷越深,还有可能会落入气管引发危险,这时必须到医院用专门取异物的工具取出。

(二)外耳道异物

有时孩子还会把这些物品放入耳朵里,如果是卫生纸、棉花之类,可以用镊子轻轻拨发;如果是豆类,可以让孩子把身体弯向有异物的一侧,然后单脚跳跃,异物可被排出;如果是昆虫入耳,可用灯光对着外耳道口,诱昆虫爬出。切记不能用尖锐的物品向深处捣挖异物,以免捅破鼓膜。

(三)喉、气管异物

如果孩子睡觉时把小豆豆或者玻璃球、钮扣等含在嘴里,不小心会落入喉部、气管引发危险。

判断呼吸道异物有以下几个特征:

1.呛咳,脸色发紫。

2.不能说话。

3.不能呼吸。

4.双眼流泪。

处理:速将幼儿抱起,头低脚高,拍背,有时可使夹在喉部的异物咳出。

二、高热惊厥

1.幼儿在体温达到38.5度以上,特别是39度以上时突然出现抽风现象,这就是发生了高热惊厥,惊厥多为全身性,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双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头后仰,四肢抽动或呈强直状,口角或和面肌也可抽动。面色青紫或苍白。持续时间短,一般少于10分钟。

2.惊厥均发生在高热开始24小时,特别是12小时内,体温骤升时。

3.惊厥后意识恢复快。

4.既往有高热惊厥史或家族中有高热惊厥史,惊厥多仅发生1次,热退后不再发作。

孩子午休时发生此状况,教师、家长不必惊慌,紧急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1)针刺或拇指按压:人中、百会、合谷。

(2)积极降温,松解衣被,用毛巾沾冷水擦浴(颈侧、腋窝、大腿根部)。

(3)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让幼儿保持侧卧体位,以防呕吐物及分泌物吸入导致窒息,这是幼儿发生惊厥时最需要注意的。

(4)患儿尚未牙关紧闭时,用手帕、布垫折成条或裹勺柄置于上下牙之间,以防咬伤舌头。

(5)经过简单紧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高热惊厥常能自动缓解,最需要的是教师及时的护理,防止因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其次不能使劲拽幼儿发生痉挛的肢体,以防发生骨折。

加强晨检,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午休时加强巡视,注意患上感孩子的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幼儿的发热迹象是避免此病的关键。

三、小儿癫痫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大脑皮层或皮层下细胞群的超同步异常放电而引起的突发性、一过性脑功能紊乱。由于异常放电的部位及类型不 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症状是惊厥和意识障碍。

患病的幼儿会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发过即苏,醒后一如常人。突发突止及反复发作是本病的共同特征。

发作急救:

1.不能强行制止患儿的发作或按压患儿的四肢,以免引起骨折。  

2.患儿发作的时候,要有专人守护,应立即用一双筷子缠上布塞入上下牙之间,以防止咬舌致伤;解开上衣,将头部转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3.大多数患儿可在短时间内完全清醒,如抽搐不断,或15分钟后仍未清醒,呼吸困难或身体受伤,则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医生的帮助。

4.如果家中有这样的孩子,平时要留心观察,摸索规律,注意避免促成患儿发作的原因,如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进食过量、高声、强光、感冒等。午休时更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有许多癫痫疾病常在睡眠中突然发作。

 

(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所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