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孩子:有人打你,你就打他!

发布时间:2015-06-17      来源: 网际传媒    点击:

很多家长困扰,孩子在外受欺负了怎么办?好像自己受了欺负一样,纠结郁闷。以往专家们总是告诉我们要用这样那样的方法开导孩子,化解矛盾,但往往不起作用。看看下面这篇以牙还牙的做法,对你是不是有些启发。当然,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一劳永逸,这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方式,也只有在双方力量相当、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

 

有人打我,我怎么办?

 

“爸爸,今天,王小红又打我了!”

“啊,怎么又打你了?!那她今天为什么打你呢?”

“我玩积木,她也要玩,我不给她,她就打我。”

“谁先拿到积木的?”

“我先拿到的。我已经拿在手上玩了,她来抢,我不给她,她就打我。”

“她打你,你怎么办的?”

“她打我,我就哭了。然后,老师来了,我就告诉老师了。”

“老师怎么处理的?”

“老师批评她,不许她再打人……”

“那你现在难过吗?”

“难过!老师批评她,她也不改,她老打人。”

 

这算是弄清了事情的原委,接着帮助她辨清是非对错。

 

“你们俩这个事情,是谁不对?”

“是她不对!是她抢我积木玩,先动手打人的。”

“好,她不对,那你要不要报告给老师?”

“要!遇到麻烦找老师……”

“老师知道后,有没有批评她?”

“老师批评她了!可是,可是她不听,过一会儿她又打我,我心里很难过。”

“你心里难过,你想怎么办才能不难过?”

 

阿淘不言语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那时候她太小了,她的人生里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麻烦。说到这里,算是辨明了是非对错,下面进入解决问题阶段。

 

有人打你,你要立即还手

“那她打人,该不该打她?”

“该打!”

“她该打,那谁去打她?”

 

阿淘又不言语了。至此,我直截了当地告诉她:

 

“好,爸爸教你:她再打你,你就打她。她打你,你要当时、立即就还手,这样她就不敢再打你。她打你的时候,你不要先哭,不要等哭完了再还手,也不要等老师来了再还手。因为错过了时机你再去打她,往往大家只看到你打她,就会以为你先动手的。她打过来,你要立即打过去。她踢你一脚,你立即还她一脚。另外,这种两个小孩之间的小事情,也不要去报告老师。小孩打闹,让老师处理,老师也只能批评她几句,安慰你几句,解决不了你俩的矛盾。所以,不要依赖老师,也不要依赖父母,要依靠你自己去解决两个人之间的矛盾。爸爸告诉你:要是有人动手打你,你要立即还手打他。这样,对方才不敢欺负你。”

 

阿淘吃惊地望着我,继而又哭起来,眼泪汪汪地说:“爸爸,我不敢。”

 

我笑起来,对阿淘说:“来!爸爸跟你先练习练习。你敢不敢给爸爸一拳?我给你一拳,你还我一拳;我踢你一脚,你再还我一脚……”这样拳来脚往,我陪她练习了个把月,一直到她能够条件反射般地反应才罢休。从那以后,阿淘被同伴欺负到哭的事情也少了。

 

当然,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一劳永逸,这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方式,也只有在双方力量相当、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所以,在平时的生活里,家长还要跟小孩渗透各种自我保护方式。

 

譬如,当遇到力量悬殊的对手时,小孩就不能“硬碰硬”,而需要另外寻找各种各样适宜的办法。无论如何,首要考虑的总是保证自己不受到伤害,另外要告诉小孩,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向大人求救。

 

大人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阿淘小学四年级时,写过一则小练笔《恶作剧》,从中可以窥见她与同学间那种既相争又友爱的同伴关系:

 

平时与同学恶作剧一下,也是挺好玩的。有一次,我从外面回来,打算抄黑板上的作业,就顺便借邱宗乾桌子一角抄。邱宗乾装作捡橡皮的样子,趁我不注意,顺手把我的鞋带解了,我哭笑不得,想去解他鞋带,没解成。我就叫他让开,让我坐到我的座位上去。进去之后,我就顺势往墙上一倚,邱宗乾要坐下来,我心生一计,说时迟,那时快,我在邱宗乾屁股刚要坐上板凳的那一瞬间,脚在他椅子上用力一蹬,“嘭!”邱宗乾坐到了地上。我大笑一番,邱宗乾没生气,说了声:“我嘈!”我说:“谁叫你解我鞋带呢,恶有恶报哦。”

 

也许有人不同意我这种做法,认为这是教小孩使用暴力。我有个好朋友也曾为此纠结,她先生要教小孩“以暴抗暴”,她要教小孩“文明礼貌”,闹了不少有趣的意见。有一次我们说到这事,我表示支持她先生,并把理由说给她听,她说:“这下想通了。”

 

是的,几岁的小孩子能有什么暴力呢?有小孩推你,你还手推他,有小孩踢你,你还踢之,伤不了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总之要回击。有人侵犯你,你不还手,委曲求全,小孩子就容易陷入不安和郁闷的境地,心智怎么可能正常发展?严重的还会留下心理疾患。如果受到侵犯,或者受到冒犯,当时当地就予以还击,既可以凭实力与同伴建立平等的关系,又在当下就宣泄了坏情绪,保证心理健康。父母不可能陪伴小孩一辈子,老师不可能时刻在小孩身边,小孩子遭遇人际方面的麻烦,迟早得自己去应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大人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上文来自文章选自《读写月报 新教育》

 

-------------------------------

 

上文即是流传很久的文章,文章讲的是一个女童向爸爸诉苦,说在幼儿园有小朋友抢自己的玩具,还打自己。老师尽管批评了对方,但那个小孩有时还是打自己,为此感觉很委屈。女孩的爸爸为此引导女儿:“她打你,你就打她,告诉老师没用,你回击了,她就不敢欺负你了”。并在家中训练女儿如何出手。这篇文章在获得了不少“点赞”的同时,也引起许多家长的困惑,这样教孩子对不对?

 

面对孩子被侵犯的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手只是处理问题的特殊手段之一,但绝不能作为唯一手段教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有时问题并不是出在应对方式上,可能在于其他的环节。如果孩子经常在学校被欺负,家长绝不能在没弄清具体情况就简单地告诉他怎么处理,比如还手或告诉老师。

 

应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处理:

 

首先,要通过仔细询问,弄清孩子受侵犯的同学全过程。

 

第二,了解孩子以往的处理方法,以及效果。

 

第三,分析全过程,与孩子讨论有实践意义的处理方法,必要情况下可以演练。

 

1、为何要仔细弄清过程呢?

有时问题不一定出在如何应对上,比如有一些孩子喜欢先用语言或行为激怒别人,然后才招致别人动手,这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调整自己孩子容易激怒他人的语言或行为。

 

2、为何要了解以往孩子的处理方式?

也许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法,孩子也尝试过,对于他来讲行不通,我们就要具体弄明白行不通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我们总要求孩子报告老师,但有的孩子就是不做,有可能他以前报告过老师没处理,或者是老师处理了反而打人者更变本加厉,又或者老师不喜欢我们自己的孩子等。

 

3、为何要演练?

因为有时孩子知道怎么处理,但却不敢做或不知道具体怎么执行,有排练的话更容易掌握,可以在家以亲子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

性格懦弱的孩子,如果受到攻击而不懂反抗,则可能会留下心理创伤,对性格的正常发展埋下隐患。这时,家长可以教一些有利于自我保护的防御方法(如还手),并加以演练,让他建立“自己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信念,反而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攻击性过强和性格懦弱的孩子,相当一部分都有个过分强势或脾气暴躁的家长。家长轻易的打骂孩子,这些暴力的语言或行为会引发孩子的模仿,这时孩子变得敌意好斗。也可能过度压制孩子的自我,让他变得怯懦胆小。所以,孩子出现一些性格的问题,首先要反思的是家长。

 

来源公众号:刘二狗蛋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