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留学中介市场乱象调查:高价服务申到保底“水校”

发布时间:2015-07-19      来源: 新华网    点击:

 又到一年出国留学申请季,很多学生委托国内知名中介申请海外大学。然而记者调查了解到,看似省心省力为您“全包式服务”的留学中介,实则漏洞百出,沦为不靠谱中介。

  你的账户我做主

  2014年4月,正当朋友们陆续接到心仪的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计划同年赴美读本科的王明(化名)的收件箱里却躺满了一封封的拒绝信。百思不得其解的他找到自己的留学中介,才发现被新东方前途出国(新东方旗下从事出国留学服务的专职机构)负责文书的老师耽误了大事。

  “我写了十篇文书,其中四篇‘保底校’文书在寄送时署名都署成了别的学校。”王明告诉记者,“直到申请季结束的时候,我才发现了这个错误,因为中介不允许我们在申请季期间查看自己的申请系统和邮箱。”

  小到接收录信拒信的邮箱,大到文书申请系统,中介掌握着所有账户的信息,在合同中明文禁止学生亲自操作这些账户。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在限制了学生知情权的同时,还使学生在申请过程中变得十分被动,正因为无法及时检查文书中的错误,王明才遭遇这种“乌龙”。

  记者调查后发现,在留学潮愈演愈热的今天,许多像王明一样的出国留学申请者都与国内知名中介签订合同,由机构全权负责申请表格填写、文书修改及行前准备,学生本人只需提供最基本的资料和文书想法。这些服务的价格从三万到十五万不等,其差距往往体现在学校的申请数量及文书和申请账号的封闭程度上,而非服务质量。当学生连自己的文书都无法查看时,严重的信息不透明便在无形中给了中介投机取巧的空间。

  高价服务申到保底“水校”

  “申请机构为了通过率,申请了一些我并不知道的保底学校。”直到现在,即将在美国某大学读大三的孟辰(化名)回忆起自己当年在天道留学的申请经历,还是懊悔不已。2013年夏天,他与天道留学签订了八万元的合同,约定申请十所学校。然而申请季进行到一半,他才发现这些帮忙的“老师”大多没有留学背景,所谓“文书指导”也仅仅是改改语法,对文章的构思、结构并无帮助。

  “以我的文书数量,完全能申更多学校,但是加一所学校就要多收两千块钱,我也没法亲自提交文书,明明是自己的申请季,自己却成了局外人。”郑晨认为,以他的成绩,本可以尝试一些前三十的名校,最后敲定的选校名单里,只有寥寥几所是他中意的,剩余所均为中国学生泛滥的保底“水校”。

  选择中介的失败让孟辰决定以自己为例子,提示申请美本的学弟学妹们慎重对待申请的每一步。2014年夏天,他联合其他几位美本学生展开了一个留学中介大调查。一年来,在他们调查的110家留学中介里,知名中介机构占有的学生最多,但这些学生的满意度却低于20%,问题主要集中在联系频率低、文书不专业、以及中途换顾问等。

  一对多、乱加价——留学中介市场乱象何时休?

  “这些问题几乎都集中在大型留学中介,因为不少这种留学公司的申请已被流水线化,一个老师带三四十个学生,每个程序都走一样的步骤,个别学生出点小错并不影响公司业绩,但对学生而言就是毁了整个申请季。”大调查总负责人杨悦(化名)分析道。

  “相反,由外籍顾问主导申请的一些中小型中介反而在满意度中有所上升,具体表现在:专业性更强,申请顾问从一而终,承诺与实际服务产生的偏差较小,服务人性化。”杨悦(化名)说。

  然而,杨悦也提醒留学生们不要盲目迷信小型中介和外籍顾问。“有时候很多机构会聘请同一个外籍顾问,向学生开出30万元的天价,如果学生自己联系这个顾问只需10万元以内的费用。”他建议,留学生在选择中介的时候掌握好自己在申请时的知情权和自主权,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并针对中介的广告、案例,学会提问题,如案例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与自身匹配,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服务。

  为什么近几年留学中介质量如此参差不齐?留学业内人士、三士渡教育学术总监徐谭妥认为,这从根本上还是要归咎于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办留学中介的门槛越来越低。并且,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许多留学生家长对中介的运行模式和留学申请的规则并不了解,轻信那些降低申请成本走广告路线的大中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包办类中介用专家、名校的光环迎合了家长们的需求,它们才会在留学市场中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面对现阶段留学市场的乱象,留学生及家长们该如何提防黑中介的陷阱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徐谭妥认为,家长们和孩子在申请季开始前应多在互联网上对比中介信息,多去留学论坛、留学交流群逛逛,不要被大中介的广告效应所蒙蔽。若真遇上了“黑心”中介,也不能轻易“认栽”,要用正当法律手段跟机构据理力争。

  “八、九年前留学机构基本都是包办,六、七年前咨询式公司逐渐萌芽,现在,一对一在线导师的模式越来越普遍,对留学中介市场来说是个好兆头。”徐谭妥分析道。“如果媒体和公众平台能帮助学生和家长们甄别好的资源,让大家愿意花更多时间了解中介的事情,这个行业会越来越规范的,但需要时间。”(何家宁 高洁)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