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才让多吉|遏制毕节校园命案从善良和生命教育开始

发布时间:2015-07-22      来源: 才让多吉    点击:

据媒体报道:贵州毕节15岁的初三学生郑雄被多名同学强行拉出学校,围殴致死,参与者多达十三名同学。同时,媒体还特别提到:7月4日10点左右,郑雄出考场回宿舍的路上,被多名同校学生拉出校门,这个过程是被学校保安看到的,但是保安没有出手制止。

除开毕节这一起命案,这些年几乎经常看到各种校园暴力的报道,从被上传到网上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孩子在参与暴力事件时,大多表情很轻松,完全当成娱乐,没有人考虑后果,也没有人考虑对受害者的伤害。显然,这个问题的后面不仅仅是对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的司法惩戒,而是包含着社会与文化的问题。

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大多放在这些人是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首要考虑的原则不是对“作恶”的未成年人不能实施司法惩戒,而是司法在对这些孩子惩戒时,尽一切可能给予这些校园“霸王”以最大的法律救济。现实情况是,在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司法上出现了巨大的不适应期。过去一个孩子有严重不良行为时,我们尽量采取劳动教养的惩戒制度,只有针对少数特别恶劣的未成年人犯罪,才使用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条款。因为这样的习惯动作,劳动教养废除后,司法人员在对未成年人犯罪上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加之一些“儿童权利”机构的单向“鼓噪”,造成很多未成年人犯罪在事实上得不到应有的司法矫治。

对于未成年人的校园暴力,司法惩戒是最后的底线,更重要是我们必须要从文化上来杜绝这样的问题。当未成年人把暴力侵害当成娱乐时,显然,社会并没有告诉孩子暴力是坏的、是不好的,反而在成人的世界里,暴力很多时候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办法。就像前几天,很多人在网络呼吁要对贩卖儿童罪犯实施死刑,按照鼓噪者的说法,只有死刑对犯罪份子才有震慑,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剥夺对方生命的极端暴力方式才能解决问题。显然,在我们这个社会“暴力有效”已经深入人心。

城市里的强拆、城管与小贩的冲突、以及为了销售玩具而美化暴力的儿童剧,把暴力作为一个有效的办法向社会灌输,再向孩子传播。所以,我们如果不希望校园暴力频繁发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受害者,首先就要从成年人自己做起,不要把暴力当成解决社会矛盾与冲突最有效的办法。曾任英国卫生部儿童工作组组长的安斯利说:几乎每个孩子都曾受到暴力文化的影响,“我毫不怀疑孩子们正生长在充斥着暴力现象的社会中。我所说的暴力,包括电视上、工作场所和家庭里的暴力。”

这些年校园暴力频繁发生,上述那些为了销售玩具而美化暴力的儿童剧功不可没,很多儿童电视剧都是打着扬善惩恶的旗号宣扬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甚至有些儿童剧还把暴力娱乐化。除了暴力儿童剧,还有网络流行的暴力电子游戏都对孩子有负面的影响,小朋友要是经常玩“模拟杀人”的游戏,长大后自然而然就会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特别是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或是父母忙于生意而被忽略的富二代,这些孩子平时得不到成年人应有的指导和陪伴,大部分价值观的形成都来自于游戏,从游戏暴力到现实暴力就成了一种必然。

解决当下的校园暴力的问题,最重要是把“善良教育”、“生命教育”当成孩子启蒙的第一课。国外很多教育机构都是从爱护小动物开始,给孩子以善良和生命的教育。同时,学校也会要求孩子的父母,特意送给孩子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动物做礼物,学校自己也会饲养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照顾。这些都是让孩子从小学会照顾而不是欺凌弱小的生命。反观我们的教育,从新华字典开始,对很多动物的名词解释就是完全以人为中心的态度,譬如说牛:“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等”,这些解释都是违反善良和生命教育理念,不是把动物当朋友、当成生命,而是把动物当成可利用的物件。所以,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在当下这个社会我们还需要做的太多,只有从小让孩子学会同情和帮助弱小者,长大后,他们才会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尽力帮助,他们才认为做人的道德是生活中重要的东西。

当我们每个人都在指责校园暴力、指责孩子们为何如此残忍的时候,成年人首先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给了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给了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我们给孩子是什么样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是不是充满了暴力与杀戮?俗话说,姐姐做鞋,妹妹剪样。成人每一个行为都是孩子行动的榜样,避免暴力,我们每个车粘人自己做的太少。

===《南方都市报》才让多吉专栏 2015年7月20日===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