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拯救中国足球请不要拿娃娃开刀

发布时间:2015-08-1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增加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数量,适度扩大招生规模。(新浪网 8月13日
教育部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要求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不可厚非,但唯独将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这不是明摆着让学生体育课只学足球,强迫学生体育偏科吗?以后恐怕郎平、姚明、李娜、刘翔、宁泽涛等人也要求当足球教练。
上体育课的目的是什么?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大家所认可的!教育部的规定出台后可能让上体育课的目的就成了学习足球,体育老师就是为了足球而生。
中国足球问题出在哪?中国男足的表现让人失望,水平糟糕至极,这都无法无法用一个词语来准确形容。众所周知中国男足的问题不是亚洲人、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和缺乏培训的问题,日本足球、韩国足球、中国女足球以及米卢执教男足期间的水平就是最好的证明。足协腐败、假球频出、管理混乱才是中国男足致命的硬伤。
仅仅将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是磨灭学生天性。中小学生的学习爱好广泛,对某个学生足球可能只算众多体育项目爱好中的一部分,爱好足球项目的学生也不是全部。仅仅将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又如何去发掘具有其他体育项目特长的学生?而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足球课,那其他的体育项目还需要锻炼吗?会打篮球、会打排球、会游泳但就是不会踢足球,这样的学生就意味素质不高吗?刘国梁李小鹏、乐茂盛等等是不是也该去学习足球呢?这是典型的乱作为。这种磨灭学生天性的规定的先不说足球能否兴旺发达,中国的其他体育项目可能因此被世界甩在太平洋中间了。
拯救中国足球刻不容缓,但并不能病急乱投医,拿娃娃开刀。找准中国足球,特别是男足的病根所在,发展足球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有天赋的学生重点培养,比出台文件硬性规定中小学生放下所有体育运动重点学习足球,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足球课来的更加实际,更加符合家长的期盼,符合学生的意愿,也更加符合中国足球的现状。
教育部的领导们,拯救中国足球,还是请你们不要拿孩子开刀,还是放过他们一马吧!请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合理安排体育课。有的孩子真的很崇拜姚明、刘翔!
作者:木木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