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学校为何沦为“少林寺”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日前,广东佛山南海狮山树本小学要求小学生们午休时不能上床睡觉,而是原地在教室盘腿打坐,搞得学生们个个大喊“顶不住”。该校校长表示,自己已经练习打坐近20年,效果非常好,希望可以在学校推广。对此,有学生表示比较累,脚比较痛,也有学生反映打坐也可以是休息的方式。(9月6日《南方都市报》)
午休长时间打坐,对未成年人身体发育是否有害尚未可知。关键是这种带有宗教仪式感的“修炼方式”,怎么就堂而皇之的进入校园?原来同大多以集体名义行诸奇葩行为的学校一样,树本小学有一位“任性”校长。
     这位校长练习打坐20年,因为“觉得效果好”而在学校推广。成人打坐可以,那么对骨骼尚未长好的小学生一样有效吗?众所周知小时候练武术或体操,影响成人后的身高。小学生打坐究竟效果如何,尚未做出科学鉴定,这位校长不仅要推广,而且录制教学视频在教室播放,造成既成事实:打坐是权力要求的行为,打坐是毫无疑义的有益。
      不确证的行为成了权力强制推行的“规定动作”,背后是校园多方力量博弈的失衡。我们要问,校长一个人的行为意志,咋就成了师生的“集体意志”?明明有些学生大喊“顶不住”家长不能接受,校长还要推行,难道在事关学生身心成长的事情上家长没有议价权?打坐是否会对未成年人的骨骼造成压迫,目前尚无定论,本来可以求诸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论证,可此处看到的却是上级主管部门的缺位。而最后让任性校长停下的还是,本来八竿子打不上边的媒体。在舆论压力下,学校终止了学生集体打坐的试验。
     校长角色应该是老师,教育工作者,甚至教育家,可这位任性校长,却成了说一不二的权力化身。校园治理本来应该是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法律的多方博弈。规范各方权利义务边界的本来应该是校园章程。而现在大多学校却面临多方博弈失衡的困境。校长变身行政化身,教育家身份缺少,对涉及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问题缺少敬畏。校长一家独大,如果校长理念够好还能把个人爱好变成办学特色,如果校长爱好奇葩则会把学生变成无法自主的试验品。有学校让学生集体给家长洗脚,还有学校让学生集体给孔子像跪拜,这些带有仪式感的行为都是校园博弈失衡下的奇葩表征。
     在小学生身心成长上没有小事,跟何况带有宗教仪式感的打坐成了全体学生的“规定动作”,校园多方力量博弈失衡的结果,只能是权力一家独大,权利任性的结果是对教育缺乏敬畏,所以与其指责这位把个人爱好变成集体意志的校长,不如反思一下让各方力量良性博弈的校园章程是否缺位。无法正常博弈,靠媒体强行介入只能是权宜之计,若是权力任性,媒体一时无法介入那该怎么办?
                             作     者:   老马
                             联系电话:13778098863
                             邮    箱:2010926518@qq.com
                             地    址: 四川省三台县梓州干道
                             邮    编:  621100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