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5-11-2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11月29日又将迎来中国第一考—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与往年相比,今年国考招考人数创新高,岗位的平均竞争比也创下近年新低。但我想问一句,同志们同学们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你们真的准备好进入体制内了吗?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这么一句话:“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而且体制的渗透力也不容忽视,多年后,你们要么被体制同化,学会了逢迎圆滑,要么当牛做马,干着诸多繁重的重复劳动。
进入体制内的大体分为这几种人:一、有能力有关系的,体制内外通吃,待遇差不要紧,所以这种人留下了。二、有关系没能力的。只能留下,靠人脉混。三、没能力没关系的,出去也是死,留下至少有口饭吃。留下。四、有能力没关系的。这类人得继续细分。其一是有志向而体制内不得志的,这种人都在跑。其二是得志的,仕途顺风顺水,自己翻身,亲友嘉许,又能看得到前途,为什么要走?其三是没志向的,这种人最多,第一种人三五年内慢慢被抹平成这种的数不胜数。体制给了他们铁饭碗,自然不思进取,钱又没有少到活不下去,自然就继续干了。试着想想体制内的工作和你的人生理想是匹配的吗?
你们真的准备好“五加二”、“白加黑”成为生活常态了吗?
大多数人都是对自己前途的热情非常大,但对工作的热情看不到。大多数人都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致使这种思想意识深入中国社会的层层面面,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即“糟粕”的那部分。想着自己升官发财,富甲一方,权倾朝野,这是典型的“官本位思想”,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山望着那山高。没有那生活常态般的“五加二”、“白加黑”,怎么会有那一阶阶的云梯。当你适应不了体制内的逢迎圆滑又承受不了加班加点的繁重劳动,那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大部分人都是付出了很多金钱和时间的代价才考上的,总舍不得放弃掉。也怕万一辞职了,下一份工作不如公务员,后悔却晚了。而且公务员社会地位高,是个除了自己,周围所有人都会羡慕的工作,怎么会轻易放弃?而挤破脑袋“进”又想方设法“出”,这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更是对自己人生的反复折腾。试着想想你们不是叶公好龙吗?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当你接到录取通知那一瞬间,对未来一定充满了希望,请你牢牢记住这一瞬间,这是你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古语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起点时心怀的承诺与信念,是困境时履行的责任与担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