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张东刚:深化高校社科领域综合改革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

发布时间:2016-04-05      来源: 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    点击: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创新在各项事业中的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大做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学术环境的重大举措。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突出了创新在积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必须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发展规律,深化综合改革,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贡献力量。

 

 

坚持正确方向,更加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核心、以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机构建设和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熟悉国情、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劳动价值。深化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切实尊重和维护科研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科研工作者研究探索的主观能动性;深化科研人事制度改革,赋予创新型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健全重创新、重质量、重贡献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

  

坚持遵循规律,更加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氛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倡导社科工作者深入现实、关注现实、引领现实,提高服务党和国家的能力;遵循科研发展的自身规律,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科研资助体系,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协调发展,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把握好人才成长规律,推进评价制度改革,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才成长环境。

  

坚持统筹协调,营造更加良好的学术生态和环境。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科学研究机制、社会服务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包括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经费管理、学术评价和绩效奖励等制度在内的科研管理制度改革,突出改革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形成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科研制度,营造更加良好的学术生态和学术环境,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为完备的制度保障。

 

(作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