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均衡化,保证“知识改变命运”
发布时间:2016-05-09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议题紧紧围绕当前教育领域展开,其中不乏许多令人振奋的举措。其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让困难家庭孩子平等竞争中有上升通道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称赞于支持。
为什么相对于会议提出的推动创新、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改革、调动广大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让困难家庭孩子平等竞争中有上升通道会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呢?也许我们能出当前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中得到一些提示。
就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来看,总体教育资源分布及其不均衡。从地理区位呈现出东部沿海远远高于西部山区、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高于周边二三级城市、而城市又远远高于乡村;从教育人员来看,优秀教育工作者更多集中在物质条件更好的地方;从教育设施建设来看,因为地方财力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同,呈现出富裕地区教育设施很完善,甚至很高标准,而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某些地方连基本的教学都得不到保障。而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足以让人引起重视,首先是地区资源不均引起的地区生源发展质量的不均衡,导致地区知识对地方发展贡献率低,进而拉低地区整体竞争力;其次,一旦出现地区发展不平衡,势必影响国家整体国力的提升,必然不利于我国在国际间的竞争。
困难家庭,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苦难家庭,在全国总人口里占有相当重的比例,这些地区和家庭,往往因为物质条件较差,教育资源滞后,影响了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他们是社会最应该被关心,关怀,关爱的群体,也是对中央政策最渴望的人群。
此次座谈会,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众多举措中将让困难家庭孩子平等竞争中有上升通道单独列出,让这类人群看到了希望,也让社会各阶层感受到了公平。而促进此项措施有序推进,笔者有几点想法。一是改变以往对教育资源单一的调配方式,将简单的行政强制调配模式,改为具有市场化般的良性流入流出制;二是在政策扶持上向贫困地区倾斜,并实时改进完善;三是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加大帮扶力度,责成地方政府建立完善困难家庭台账,由省级教育部门负责实时监控。教育为兴国之本,人才是强国之基,如若放任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差距越拉越大,必将使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学子再无出头之日,旧时王谢堂前燕,何时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川 王萱
0837-6222356】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