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陈传席:请你记住,社会不需要人格低下的知识分子!

发布时间:2017-06-30      来源: 中国好学者    点击:

陈传席,1950年9月生于山东,江苏徐州人。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兼任中国佛教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评阅员、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请你记住,社会不需要人格低下的知识分子!
文 | 陈传席
来源:中国网
 
摘要
 
诺贝尔奖为何最权威?因为获奖者不用像乞丐一样填表和自吹自擂!知识分子是社会精英、人群的典范,他们人格的高下决定社会素质的高下。……知识分子必须有独立人格、高尚的人品,特别是骨气。
 
 
1986年至1987年,我在美国一所大学任研究员,在一次华人聚会上,忽然有几个人跑到我面前,热烈地向我祝贺。我吃了一惊,他们也马上停下来,“你是……”原来他们弄错了。交谈中才知道,当时有一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大概叫李远哲,长得很像我,“长相,年龄,气质,风度……啊,他比你个头还是稍矮一点。不过,太像了。”他们都是台湾人,在美国工作或留学,刚从广播中听到李远哲获诺贝尔奖的消息,而且李远哲也正在这个城市,他自己也是听别人告诉他自己获诺贝尔奖的消息,后来又在广播中得到证实了的。
 
原来,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得主事先一点也不知道。既不要自己像乞丐似地把自己科研成果一一上报,也不要填表,更不要自己吹自己的成果有什么独创和高明,更不存在拉关系、开后门等等,而是由有关专家提出推荐,且不通知科学家本人,再由权威专家评判,评判后,发布消息,所以得主往往事先一点不知道。消息发布后,大家向得主祝贺,得主当然也很高兴,更十分光荣。
 
但如果要科学家自己上报、求奖,求人为自己发放诺贝尔奖,而且必须自吹自己的成果如何高明,同时还得贬低别人(同行)的成果,又是填表,又是上报,又是审核,等等,那么,这位科学家还高贵吗?人格还高尚吗?他还有时间和心情去从事研究吗?
 
诺贝尔的妻子是被一位数学家夺走的,诺贝尔为此十分伤心,所以,诺贝尔奖中不设数学奖。后来,国际某组织设立了世界数学奖(我忘记了具体名称),相当于诺贝尔奖。上次得主是一位俄罗斯数学家,这位数学家埋头数学研究,功力极深,但从不发表论文。如果在中国,他肯定不会被聘为大学教授,但俄罗斯一位大学校长还是聘请他为教授。这位数学家只把自己的研究结果挂在自己的电脑网上,绝对没有向任何刊物投稿,他认为投稿有辱他的人格,他在自己研究成果前写下一句话:“就是这样的。”结果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国际最高数学奖。全世界轰动,他也无动于衷,继续过自己平淡而紧张的研究生活。通知他去领奖,他一笑置之,拒绝去领奖。他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有教授工资,能维持生存和研究也就够了。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高尚人格和骨气,但不可能完全如此。比如当官的,下级必须服从上级,而且官员礼贤下士时,面对群众、贤士,他应该表现出“处下”的风度,绝不可高傲。此外,为了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地位,也不得不(略去);又比如一个乞丐向人乞讨,他必须低下……
 
但知识分子必须有独立人格、高尚的人品,特别是骨气。
 
社会也应该尊重和维护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高尚人品,至少不能培养知识分子的“低下人格”,而现在很多规定就是培养人的低下人格。比如评奖,先发通知,叫人去看通知,然后按通知规定,把自己的著作或画集上交,再填写表格,自己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得几等奖,并讲出自己作品的优点,比别人作品强在哪里。一个知识分子,自己拿自己的作品去求奖,自己讲自己作品如何好,而且还必须贬低同行其他人的作品,这人品就不会太高,还能有什么格调呢?但不求奖也不行,因为每年都有大量著作、画集出版,评职称、评工作、入协会,都要得奖作品才算数。
 
这还不算,评奖时还要活动,打听好谁当评委,好一一登门拜访打招呼,是否送礼就不得而知了。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在某市办一个书法展,原定好请一位名人出来讲讲话并剪彩,名人也答应“肯定来”,但到展览前一天,名人告诉他:“不行了,有紧急事。我的作品要参加评××××奖,这几天正要评,我得去活动活动。”“去活动就有希望,不去准没戏!”他去活动了一个多星期,果然奖评到了。
 
争着当评委,谁有权谁当评委主任、副主任,再由他挑选几个和自己合得来的评委。评奖讨论时,首先把自己的作品评上高奖,再评几个关系户,或自己朋友的学生……
 
真斯文扫地矣!
 
我建议,以后评奖也像评诺贝尔奖一样,由有关部门找一批权威专家参与,由权威专家推荐,再评比。如果权威专家自己的作品也被另外权威推荐,那么评到他的作品时,作者必须回避。评好之后,再公布。这样可以少折腾作者,不要让他们为评奖到处兜售自己,到处拉关系,长此以往,知识分子人格降低而不自知,还以为是应该的。其实,每年出书出画册很多,但真正好的著作是十分少的,大家一提就知道的。现在,好书评不上奖,十分恶劣低下的书反而能评上奖,问题就出在人格高尚的人不愿降低自己的人格去求人求奖,而人格低下的人本来写不出好书、画不出好画,便到处求人拉关系,或者自己有权,奖便评到自己头上,不是评奖,而是评关系、评权势。
 
知识分子是社会精英、人群的典范,他们人格的高下决定社会素质的高下。所以我希望不要培养人格低下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要培养他们高尚的人品和人格,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捧着自己的作品求人为之评一个奖,这人格还不低下吗?
 
明代朱元璋就是培养知识分子人格低下的一个皇帝,历来“刑不上大夫”,而朱元璋对具有高尚人格的知识分子,或拍颊,或逮捕,或腰斩,或侮辱后杀头,重用的都是那些俯首贴耳、人格低下的人。从明初始,知识分子的人格集体降低,直到五四运动,知识分子的人格才上升起来,到1957年“反右”,知识分子已无人格可言。
 
知识分子人格低下,整个社会人的素质必集体降低,中国人的素质之低早该注意了。我们不希望再培养人格低下的知识分子,因而在细节操作上都应该注意。


(责任编辑:admin)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