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
追忆靖远走出去的革命
先辈之“乔门四杰”后记
自古以来,靖远大地上都不乏为国家生计、为民族前途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舍生取义、捐躯为民的仁人义士,特别是近代以来,靖远这片热土涌现出了万良才、欧化远、乔映淮、陈定邦、武治安、张震宇等一批心怀理想、立志救国,前赴后继奔赴革命的前辈和先烈,留下了灿若星河的光辉事迹和动人故事。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传统历史研究停留和封存在历史工作者的学术成果和史志记载中,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和革命故事不易为大众知晓和熟悉,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模糊乃至被人们所遗忘。作为肩负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的部门单位,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丰富、拓展革命历史资料,记录、宣传革命先进人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们也一直在坚持探索利用新兴研究方法最大可能地还原历史原貌,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最大范围地宣传弘扬先辈们的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
说来是机缘巧合,也是历史必然。2015年8月,在全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乔映渭之女乔建民女士来我馆参观、缅怀先烈,向我们讲述了乔家四兄弟参加革命的故事。9月,我馆韩亮馆长和县志办杜树泽主任等一行又赴京津,代表县委、县政府看望慰问了乔映渭同志、张震宇同志遗孀彭蕴芝女士。期间,我们了解到了靖远籍革命老前辈,特别是乔家四兄弟革命历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也是自那时起,激发了我们深入挖掘、整理有关历史文化,策划采访革命先辈专题活动的兴趣和想法。为了纪念、弘扬靖远籍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充分展现靖远儿女为抗战胜利革命成功做出的巨大贡献,教育引导更多人铭记历史,继承发扬好先辈们的优秀品格,我们选择了将镜头聚焦东湾乔氏四兄弟参加革命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故事,希望通过直接对话革命亲历者及其后辈,聆听历史见证人对历史的讲述,记录还原革命历史细节,以求对当时的历史情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再次展现。经过数月的调研、策划、部署、安排,我们最终确定了以“缅怀革命先烈,讲述革命故事”为主题,开展老物件、老照片文物征集和口述历史“乔门四杰”专访活动。
2017年春节过后,我们开始对“乔门四杰”人物故事的正式采访,辗转上海、北京多个城市,从联系采访对象到安排采访工作,从确定访谈主题到编排采访提纲,红馆有关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筹备工作,付出了努力辛劳。但是由于第一次开展人物专访活动,缺少一些必要的经验,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同时,由于采访对象特别是像乔映渭老人年事已高,在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访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吐字不清晰、语言不流畅等现象。因此采访后我们反复听取观看访谈音频视频资料,最终按照采访对象的讲述思路和故事线索的时间顺序,整理、编写了结构相对全面、逻辑相对清晰的人物采访实录,并同步配以访谈现场和历史情境照片,力求通过人物讲述和图文并茂给读者充分还原展示革命人物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采访中,我们一次次被革命前辈的传奇故事所打动,一次次被革命先辈的伟大人格所震撼。我们最为沉痛的是乔映淮前辈作为中共靖远县委早期领导人之一,启发民智播撒革命火种,壮大组织奋勇对敌斗争,为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不幸被捕入狱后宁烈不屈、殉难雨花台的高贵品格。我们最为自豪的是乔映澍前辈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和所向披靡的赫赫战功,从抗大学员到革命军人再到海军学院教授会主任,为党的事业奋勇向前、奋斗一生的不舍追求。我们最为感动的是乔映渭前辈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舍家弃业、投身革命的壮志豪情和他宁丢性命不丢“钱袋”的革命操守,以及作为共产党人大公无私、不徇私情的优秀品质。我们最为动容的是韦秉珍老妈妈舍小家为大家,用无悔的青春奉献托起丈夫革命意志的坚贞品质,用一生的等待守望感动天地的忘我牺牲。我们最为敬佩的是乔映洛前辈历经坎坷磨难顽强拼搏奋斗、对党忠诚不渝的政治品格以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伟大革命精神。同时,在采访中我们从乔延和、乔建民、乔众、乔友丽、乔杰等革命先辈后代的身上也同样感受到了他们所遗传继承父辈的优秀品质以及所传递出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随着最后一位专题人物访谈实录的完稿结束,我们此次策划安排的文物征集和口述历史“乔门四杰”专访活动已经全部完成,共征集到四位革命前辈生前穿戴过的军帽、肩章,获得的战斗勋章、荣誉证书,使用过的印章、书籍、物品等宝贵的文物资料品一百五十余件,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我馆馆藏文物,这对我们学习研究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史学意义。采访实录在靖红馆、靖远电视台发布报道后,搜狐公众平台、甘肃老干部工作网、靖乐传媒、微靖远等多家媒体平台转载刊登,报道累计点击数和转发量达数十万次,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共鸣与精神共振,形成了良好的革命人物事迹宣传效果,实现了纪念革命先辈、弘扬革命精神的活动初衷。
在此,我们衷心感谢乔映渭老人和乔延和、乔建民、乔众、乔友丽、乔杰等革命同志子女能够积极配合接受家乡的采访,并对我们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无偿无私捐赠的文物资料。特别感谢乔建民女士在身体抱恙的情况下,欣然接受积极奔走,帮助联系安排采访,促成专访活动顺利进行。同时,一并感谢为这次文物征集和专题采访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的部门单位及各界人士。
文物征集和口述历史“乔门四杰”专访活动至此已经告一段落,但于我们而言,运用新方法、新媒体开展靖远籍革命历史人物的追踪访谈和事迹宣传才是一个新的起点。就在不久前的5月3日,乔映渭老人这位靖远籍革命先辈中最后一位“活化石”不幸离开了我们,走完了他103岁的人生路程。我们在深切悼念和缅怀乔老的同时,更加感受到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在开展抢救性采集革命前辈史料上还有大量迫在眉睫的工作要做。同样,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全社会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先进的典型模范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来鼓舞、来指引。我们缅怀纪念和挖掘宣传靖远籍抗战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就是希望通过这些“难以忘却的记忆”,从他们的革命经历中汲取精神养分,从他们的人格风范中获得榜样力量,激励号召我们全社会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向着实现“建设幸福美好新靖远,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