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及应急对策

发布时间:2017-07-16      来源: 全民职教    点击:

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出现了空前的进步。教育进步了,但城乡教育的差距却依然存在,甚至差距呈现加大的趋势。随着城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明显地落后于城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城乡教育的发展水平差距也越来越大。了解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剖析和发展农村教育,明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找到其应对政策,更好地推进农村教育的建设。
 
    一、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 
 
1、城乡学校设施配备存在明显差距。
 
受教育政策导向的影响,多年来教育经费的投入明显偏向于城市。农村教育资金的筹备能力极其有限,教育设施配备的城乡差距日益严重。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是众所周知的现实,关键是这些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被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这些学校凭借着优越的办学条件,又可以吸引更多的生源和择校赞助款,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设施,使学校更加富有条件;而办学条件原本就薄弱的乡村中小学,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却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投入。就拿计算机来说吧,虽然它已很普及,而在农村,学生人均占有计算机的比率明显低于城市学生。教师几人才能合用一台计算机,而城市教师大多是人手一台。农村教师不能很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另外,还有体育设施比较差,农村教育虽然也很重视体育教育,他们不只教学生读书,还经常鼓励学生锻炼身体。但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像样的体育器材,所以就很难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体育人才,很多体育天才被埋没。更重要的是,农村学校没有城市学校那样的教学资源,不得不每天拿着书本看,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农村教育又落后于城市教育。我认为应该充实农村学校的图书馆资源、体育器材资源等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农村孩子的素质,发展好农村的教育,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2、城乡学校师资力量存在明显差距。
 
城区学校学科教师配套,基本上是专长有专教,专业水平普遍较高,教师进修和交流的机会也多于农村学校,福利待遇更是明显高于农村学校。而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经费短缺,进修提高的机会不多,福利待遇更是微薄。所以,城市优越的条件吸引了大批农村骨干教师向城区集中。在教师流动上,呈现出农村学校向城区学校、薄弱学校向优秀学校流动的趋势。而教师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又往往带动着学生流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导致教师和学生过于集中到某所学校,其结果是更加剧了城乡学校教育间的不平衡发展。
 
 
 
    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势在必行
 
 近几年,随着教育的发展,尽管国家在农村教育上做了许多有效的工作,但老百姓受传统思想和思想道德素质偏低的影响,农村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因此,改善老百姓的思想,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农村学校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势在必行。
 
1、农村学生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过提高学生家长的认识水平来实现。
 
农村学生学习重视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家庭的重视程度。而学生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新一代学生素质的提高,更要依赖于家长对教育认识水平的提高。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农村家长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与城市人民文化水平相差甚远,其家长的认识水平不可能在同一起点上。农村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单不高,有的家长甚至让学生辍学打工赚钱,他们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农民认识水平的提高,切实将农村教育落到实处,只有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更好的推动学校的教育工作的实施。
 
 2、农村学生家长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需要教育来引导转变。
 
 
当今大量的农村家长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都进城打工,很多打工的来到城市,被那里的物质生活所吸引不再甘于生活在农村。有能力的能把家人接进城里,而没有能力的就在城市里过着打拼的生活,留下的大都是老弱妇孺。农村“留守儿童”成为教育的一大难题。面对本来思想道德素质就不高的农村老年人,要改变他们世代遗留下来的传统思维很难,让他们重视孩子的教育就更是难上加难。为此,只有通过加强对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转变农村人固有的思想,也才能真正的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
 
    三、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应急对策
 
  教育是发展了,但城乡教育的差距却在进一步加大,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已迫在眉睫。只有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才能推动农村学生更好的享有教育的权利,也才能使农村学生实现追求的梦想,进入像城市学生一样理想的殿堂。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解决城乡教育差距的难题,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1、提高教学硬件设施,缩小城乡教学设备差距 。
 
  教师要想教出有知识有文化的学生,必要的硬件设施是不能少的。生活在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没有一定的科技知识是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因此,要大力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国家的拨款和社会的资助要合理的分配,不能盲目用于地修建教学楼,还要注意到相关的硬件设施应做到保质保量。同时,应加快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加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力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共用,全面提高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吸引优秀人才,缩小城乡师资的差距 。
 
 受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很多优秀的大中专学生大都不愿到农村学校教学,农村教师队伍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教师工资过低、标准不统一是制约农村教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1)加大人事制度的改革。在核定教职工编制时要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的需求。如英语、计算机、音乐等学科教师配备,应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还有,应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实行有利于农村学校教师稳定的补贴政策,为农村教师解决生活问题,争取为农村学校教师创造安心教育、服务农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同时,针对农村教师实际,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自觉发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献身教育的优良传统作风,争做“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
 
3、创建优越的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和制度,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
 
由于教育投入的不均衡让农村学生输在了起跑线上,高等教育阶段的门槛更是让农村的孩子鞭长莫及。全国高考看上去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诸多不公。尤其自大学并轨以来,学费增长过快,更使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上不起大学,无法接受高等教育。
 
首先,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可以适当调整农村孩子的课程,要偏重理科教育,然后文科辅助,争取学生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其次,应改革现行的分名额、划线录取制度。努力建立起以高校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新型高校自主招生、独立录取的新体制。
 
最后,在高校收费方面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收费方式。如,可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来源状况来确定收取学费的时间和每次收取的数额;也可按学分收取学费,让优秀的农村学生少交钱就能上好学校。同时应适当减免那些来自城市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学生的部分学费,完善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俭学等制度。
 
总之,只有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满足农村广大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才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也才能更好的实现农村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城乡教育的差距,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抓住机遇,全力以赴,为实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农村教育的飞速发展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