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党员干部要向“升学宴”“谢师宴”说“不”!

发布时间:2017-07-22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近日,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纪委通过短信平台向全县480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提醒。“金榜题名,可喜可贺,谢师有情,宴请不必!全县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自觉做到不举办、不参与各类名目的‘升学宴’‘谢师宴’,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7月21日  人民网)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每年金秋时节,对于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来说,最高兴的莫过于考入自己心仪的名校。的确,金榜题名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举办所谓的“升学宴”“谢师宴”则大可不必,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党员干部来说,更是要以身作则,坚决向这类宴请说“不”!
首先,升学宴将加剧粮食的浪费现象。据中国粮油信息网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其中因宴请活动而浪费的粮食占比高达74%。升学宴近年来有日渐普遍化、流行化的势头,由此衍生出来的粮食浪费也势必随之逐步上升。
其次,升学宴助长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由于升学宴的普遍化,许多财力不济的家庭迫于各种因素也勉为其难,因此也加重了经济负担。与此同时,有些经济优裕的家庭则把升学宴越办越奢华,使之成为一种炫富的途径。
再次,升学宴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给不少违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受邀赴宴的客人,自然不会白吃白喝.多有随礼送钱的习俗,升学宴因此成为某些不法分子敛财或行贿的一种重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查处的升学宴案件高达千余起,被查处的大小官员更是不在少数。显然,大摆升学宴与我们大力提倡的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是背道而驰的。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大摆宴席的行为更是直接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可以说“摆宴不止,腐败不息”。
最后,摆升学宴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行为。摆宴者会声称其摆宴目的是“庆祝、感恩、分享喜悦”等等,这些理由虽然冠冕堂皇但却显然站不住脚。无论是庆祝、感恩还是分享喜悦、增进感情,我们完全可以换种没有上述弊端的方式,比如如果要感恩老师,就可以通过写信、赠花等等更加温馨的形式。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水富县纪委从党员干部抓起,紧盯时间节点正风气、治陋习,为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亮起了“红灯”,其严抓作风的良苦用心值得我们点赞。事实证明,作风之弊易斩草、难除根,违规操办也不例外。对顶风操办升学宴者,我们固然要教育、要监督,甚至签承诺书促其自律,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各地党政部门更要拧紧制度“阀门”,凝心聚力抓问责,既要严格执行禁令要求,又要严格落实“一案双查”,让心无规矩、脚踏红线者付出代价。(文/王悠学)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