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上了985、211才知道,读书无用论都是骗人的

发布时间:2017-07-28      来源: 假装在民国    点击:

 

 

念高中时,常听班主任提起一位学姐,她几乎不跟周围的人说话,没什么朋友。直到高考,她考了全省前十名。

 

市里去拍摄宣传时,发现她家中一贫如洗,父亲早就过世了,母亲还一直卧病在床。高中为了省钱,她经常趁别人吃完饭离开后,去吃剩菜剩饭。

 

那时候,有些高校会给优秀高考生数万元的金钱奖励。

 

她说,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而且才能拿到奖学金,这样她就自己赚够了学费,亲人就再也不能逼她赶紧辍学,早点嫁人。

 

“像我这种出身的人,连任性的资格都没有,就害怕一停下来,就被别人狠狠地甩在后面。”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我不敢倒下,因为身后空无一人。

 

 

 

 
1
 
 
 

 

 

 

人脉、财富、教育等资源,不是所有人都有。

 

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许多农村留守儿童从没参加过课外辅导。在西部贫困农村,甚至连高中文凭都是稀罕事。

 

中国校友网曾对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开展调查,发现在2007-2016年间,近五成状元父母是教师和工程师,近两成父母是公务员。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并不高。

 

状元身份的背后,一定付出了汗水,但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支撑他的还有良好的教育环境。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真的很大。

 

有时你不得不承认:自己努力的天花板,不过是别人的起点。

 

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人却出生在罗马。

 

人的每一种奢望都是设想“如何能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但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这种极端不公平的交易。

 

所以,大学,起码提供给了底层可行的前进捷径,终其一生或许谈不上逆袭,但在人生的接力赛中,你是自己孩子的起点。

 

除了努力,你还能做什么?跨过这条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以后的门票会越来越贵,你可能再也买不起入场券了。

 

 

 

2
 
 
 

 

 

 

为什么一定要上名校?

 

  1、你身边人的优秀程度会影响你

 

过去20年来,北大先后有多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考上了研究生。

 

每个学校都有保安,但为什么这种成群结队的考学行为,在名校发生的概率更大?媒体采访“北大保安第一人张俊成”的报道里,或许就藏着答案。

 

张俊成说,有次站岗,看到一位老人骑车过来,快到门岗前,老人下车,推车走过。

 

经过门岗时,老人点头跟他说:“你辛苦了”。

 

张俊成感到很受宠若惊,他问旁人,“这是谁?怎么这么尊重我们?”

 

别人告知,老人是北大校长。

 

在保安岗位上,张俊成也曾一度“迷失”。但他却得到了多位北大教授的热心帮助,在教授们的建议下,他才开始重新读书学习。

 

在一片向上的氛围中,周围的人都在努力,自己也会用相对严格的标准来审视自己,不断自省,哪怕最后变不成最牛的,也可以优秀出众。

 

  2、名校的光环,是一种优秀的传递

 

不要说别人肤浅。当别人无法深入接触你时,你的头衔,外表等外在表现,往往决定了他们对你的看法。

 

大学生如同韭菜,收完一茬又会有一茬,已经不怎么新鲜了,在这种情况下,“名校”就是一道招牌。

 

稍微想一想就不难理解,亲戚家有孩子考上名校,周围人会口口相传,“谁家的孩子,上XX学校了!了不起!”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都要掰扯清楚,好像有了这层关系,自己的身价也能水涨船高。

 

名校在人心中的地位始终就不一般,它的声望是由多年来源源不断地人才输入和输出才形成的。所以HR选择名牌大学的求职者,成本无疑是最低的。

 

在他们看来,出身名校,起码意味着有智商或者有毅力。

 

说到第一学历,古人也非常重视。到了现在,国内大公司招聘时,几乎都会明确地写明岗位的学历要求,有些岗位要求至少是本科以上学历。

 

有人说这是“歧视”。

 

关于“第一学历”,某社区曾发起过一次探讨,参与者各抒己见,其中被点赞最多的留言是这么说的:

 

国家队为什么要从省队里选运动员?我是全村跑步最快的为什么不能参加奥运会?

 

第一学历不能决定人一辈子,文凭也证明不了人的能力,但没办法,一些机会,在某些时候只留给有这张纸的人。

 

  3、薪酬待遇

 

  好大学能带给你接触更广泛圈子的机会,人脉的扩张,也是一个人能力与资源的扩张。

 

更功利性一些,如果你以赚更多钱为目标,学历绝对是决定因素之一,在薪资这件事上,国内外都保持了一致。

 

福利待遇好的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员工等岗位,都有硬性的比较高的学历要求。

 

  4、通过嫁娶来改变命运?或许也需要高学历

 

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中挑选配偶,这种门当户对式婚姻匹配,被称为同质婚。反之,跨越社会等级、社会群体壁垒的婚姻,为异质婚。

 

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同和相近文化程度的婚姻匹配比例显著提高。

 

“男高女低”的异质婚配模式减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更加难以通过婚姻实现社会流动,女性选择比自己受教育程度高的男性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在比自己仅仅高一个层次的梯度中选择,也就是现在鸡汤文常说的“你是谁,就会嫁给谁”。

 

而受教育程度低的男性,在择偶时面临更为严峻的困境。

 

 

 

3
 
 
 

 

 

 

一张高校文凭,不能确保让人站上顶峰,却会让大多数人免于跌落谷底。

 

那些说它“没用”的人,不过是一直处在谷底上方,但这绝不等同于“谷底”不存在。

 

曾看到一位网友的跟贴,他说:“其实我也没高考,也没读过大学,现在过得也不错,但这是我几年来起早摸黑努力得到的结果,不可以说读书无用论,其实读好大学,人生肯定会有个好的起点,更好地认识世界。”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

 

有句被说过无数遍的话: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这话很俗,但有一定道理。

 

还没高调的资格呢,就嚷嚷着要低调,还没活明白呢就开始说去伪存真,这是一种最损己不利人的行为,自己活得假,别人看着也特别累。

 

读书是一生的事,不是什么时候要用到了,我们才去学什么。

 

这世界就是,一些人总在昼夜不停地运转,而另外一些人,起床就发现世界已经变了。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