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谁在供养中国的大学生?

发布时间:2019-05-23      来源: 人民日报    点击:

 

被很多人忽视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大学,才真正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普惠的支持和几乎免费的教育。

 

我们的学生都在以接近免费的成本享受着最一流的教育,我们每个大学生都从国家获得了远超过我们学费支出的奖学金。是国家和人民在培养我们。

 

  5月16日,2019年毕业生赴基层单位就业座谈会暨弘毅公共服务奖捐赠签约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1994届计算机科学系校友沙烨先生在仪式上的致辞

 

  两天前刚在法国和巴黎政治学院的校长见面。他提到了巴黎政治学院建立于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之后,目的是为了建立新法国培养政治和社会人才。这立刻让我想到了上海交通大学。

 

  同样,我们成立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难之际。盛宣怀先生在成立南洋公学时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办学是为了民族独立,国家自强。事实上,中国最优秀的大学都是应国家的呼唤、时代的鼓声而诞生。这些学校的学生们,当他们走进校门这一刻,就既属于这个国家,也属于这个时代。

 

  在两周前的五四100周年的日子,我们重温了当年爱国学生们用热血和激情,推动社会大众的觉醒,促进现代中国的形成。而在交通大学成立的一百二十多年里,我们从来没有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缺席,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包括政治家、科学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的主线。我们是否不再需要考虑国家的需要,而只需关注个人的发展?当学生走出校门,面对着各种机会和诱惑:出国留学、各类民企和外企的高薪工作,他们是否也有责任思考,自己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对美国的教育系统推崇备至。不少人受益于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制度,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去年八月份,纽约大学医学院宣布免除所有学费,更是引起不小的轰动。在很多人看来,美国的大学对学生无私地付出,而学生们也因此感恩和回馈。

 

  的确,很多美国大学拥有积累数百年的资源。他们的校园基金往往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金,能够为学生提供卓越的学习条件和慷慨的资助。但是,被很多人忽视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大学,才真正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普惠的支持和几乎免费的教育。用一些简单的数字分析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美国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同时也拥有全美最大的校园基金,金额高达三百八十亿美元。哈佛能够用校园基金每年产生的巨额投资收入,支持学校的运营。但即使如此,哈佛学费收入仍占每年预算的21%。美国公立大学中最顶尖的伯克利大学校园基金为四十六亿美元。作为最好的公立大学,伯克利每年获得大量的政府拨款和研究支持,但伯克利学费收入占每年预算比例接近35%。

 

  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虽然从1997年开始实行收取学费制度,但是学费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金额很低。学费收入占学校预算比例要比美国大学低得多。中国大学的教育总收入占学校预算的比例一般在百分之十几。而教育收入中大部分为非全日制学位收入和企业管理培训等,真正的全日制学位学费收入仅为教育收入的小部分。

 

  拿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在学校每年近一百五十亿的预算里,全日制学位的学费收入总计为三亿,约占学校总预算的2%。学校预算大量依赖于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政府拨款,学费收入相对而言微乎其微。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的学生都在以接近免费的成本享受着最一流的教育,我们每个大学生都从国家获得了远超过我们学费支出的奖学金。是国家和人民在培养我们。

 

  中国一流大学的校训里,我最喜欢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校训“饮水思源”。这不仅是因为上海交通大学是我的母校。不同于友校们那些深奥和抽象的校训,饮水思源里蕴含的是最基本的感恩和回报。感恩和回报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设立弘毅公共服务奖的目的是鼓励我们的大学生,在获得最好的教育资源后,也能够饮水思源,回报提供给我们这些资源的国家和人民。盼祖国大地,处处有甘泉,人人饮水思源。

 


 

大学食堂为什么这么便宜?

 

  正在学校的你,或已经离开校园的你,都有过在学校食堂用餐的经历吧,每天下课纵然面对人山人海也要第一时间冲到食堂,5块吃饱,10块吃好的日子让人无比幸福。蒸鸡蛋、红烧肉、清炒土豆丝的味道广受好评,多吃一天,就是赚到!

 

  大学食堂为什么这么便宜?

 

  2008年1月8日,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签发了一份《关于落实高校学生食堂补贴措施的通知》的通知:

 

 

  通过这则通知,可知国家为了保证高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稳定,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根据国务院的要求,为继续做好稳定高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工作,财政部已对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校学生食堂采取了临时补贴措施,下达了专项补贴资金。地方财政也要按照隶属关系,对所属公办和民办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安排补贴资金,用于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

 

二、各高校要管好用好中央、地方财政对学生食堂的补贴资金,切实承担起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的责任,要继续给予学生食堂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不能因财政给予了补贴而减少对学生食堂的支持。要与学生食堂经营者密切配合,在保证饭菜质量的基础上,保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总体基本稳定,重点保证学生食堂大伙的基本稳定,特别是保证适当数量的低价菜供应,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情况、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政府和学校采取措施尽可能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的情况,主动组织学生会参与学生食堂的监管工作,使他们了解学生食堂的运行情况,加深他们对学生食堂工作的理解。

 

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要深入高校检查中央、地方财政临时补贴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以及高校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采取的措施和落实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要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

请一定不要放弃读书!

 

  教育部官网曾发布文章《十四年痴心相伴 只为你入学无忧》,文中的两个电话受到关注:010-66097980、010-66096590。

 

 

全文如下:

 

十四年痴心相伴 只为你入学无忧

2018年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开通

 

2018-07-17 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2018年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010-66097980、010-66096590,将于7月23日至9月12日每天8:00-20:00开通,这是教育部连续第14年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为兑现这一承诺,国家建立了覆盖各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在高等教育阶段,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补偿代偿、“绿色通道”等多种资助方式并举,确保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三不愁”,即:入学前不用愁、入学时不用愁、入学后不用愁。

 

为帮助广大学生和家长及时准确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申请获得相应资助,教育部自2005年起,每年暑期均开通热线电话,通过点对点沟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教育部开通热线电话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中央部属高校和部分地方高校也同时开通热线电话,受理学生咨询和求助,实实在在为他们解决困难。如有问题,可先拨打就读学校热线电话;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可拨打相关省(区、市)或教育部热线电话。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如有疑问,可拨打国家开发银行热线95593咨询。

 

教育部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关闭后,学生仍可继续通过学校的资助部门咨询政策和反映问题,也可拨打教育部常年开设的统一监督举报电话010-66092315、010-66093315。高校入学新生和家长还可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官网(网址http://www.xszz.cee.edu.cn/)和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ybzzzx)查询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及相关规定,反映相关问题。

 

 

被很多人忽视的是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大学

才真正为每个学生

提供了普惠的支持和几乎免费的教育

 

我们当代的大学生

在获得最好的教育资源后

应该饮水思源

回报提供给我们这些资源的

国家和人民

盼祖国大地处处有甘泉

人人饮水思源

 


来源: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自观察者网(ID:guanchacn)、中国青年报(ID:zqbcyol)、历知幸、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报》等。略有删节

本期编辑:崔鹏、蒋川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