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微信716738729    热线:13944917050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发布时间:2018-10-07      来源: 宣讲家网    点击:

国庆佳节,普天同庆。国泰民安,居安思危。大党、大国策更让世人瞩目。当今,中美贸易摩擦多次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意与中国死磕到底,以全面遏制中国的发展为目的。中国的国际大环境在出现深刻变化,中国的外部挑战增多,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新的严峻考验和挑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需要“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信心,这是崇高的精神境界的根本要求,这比黄金还要珍贵的精神境界啊……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震撼人心的一句歌词。这首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表达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中的共同心声。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炎黄子孙,唱着这支高昂的战歌,同疯狂入侵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殊死搏斗,最终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阔步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仍然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

雄伟壮观的长城,横亘在我国北部河山,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军事防御工程。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积极防御,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把长城沿线的城墙、关城、隘口、墩堡、营城、卫所、烽火台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事实上,长城真正的作用并不完全是用来阻挡北方游牧民族,而是为了更快的预警敌人的到来,以让长城内的官民做好准备,为主力部队迎战赢得充足的时间。

长城是中国人祈求和平的象征,包含着中华民族要过安宁生活的强烈愿望。古人修筑长城的时候,长年战斗在千里无人烟、风沙飞满天的戈壁沙滩上和十分荒凉寒冷的塞北山区,用人力往高山顶上搬运砖石料,施工中的艰苦状况,可想而知。正如古诗所云:“嬴政驭四海,北筑万里城。民命半为土,白骨乱纵横。”孟姜女的传说就反映了百姓承担的苦难和内心的辛酸。修建长城有说不尽的艰辛,甚至许多人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与惨烈残酷的战争相比,人们似乎更愿意选择前者。他们希望从中获得的最大补偿,就是一个安宁的生活。他们相信,长城能保护他们的家园,保护他们的家庭平安,保护他们的劳动果实。

历史证明:长城是和平的标志,长城的修建,与民众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愿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汉代一位佚名的诗人站在长城下,写道:“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一场激战后,尸横遍野,乌鸦啄食。骁勇的战马皆被打死,只有一匹劣马在芦苇丛中嘶呜。这首诗流传很广,它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憎恶之情。元代诗人萨都刺登临北京北郊的居庸关,写道:“居庸关,何峥嵘!上天胡不呼六丁,驱之海外消甲兵,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他在长城旁,发出了世世代代无战争的祈愿。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爱好和平珍惜和平的绝佳呼喊。

20世纪初,英国的长城研究者、旅行家埃德加·盖洛在考察长城后说:“许多世纪以来,中国人一直在潜心研究和平的艺术,并从心里鄙视那些穷兵黩武的武夫。”在冷兵器时代,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尤其是在防御北方民族所谓“马背上的进攻”方面,效果是显著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长城给予民族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它的实际军事价值比起来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在我党革命战争年代,针对国民党反动派搞摩擦,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号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样的逻辑性确为中国共产党人为人处世的实际常形和革命斗争的重要战略与实际行动的策略。一个注重修建长城的民族,其内心积极防御性注定是很强大的。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传统根本所在。

如今,长城的庄严、巍峨、刚毅、坚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更加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精神力量。历代龙的传人一直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弘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秉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不畏强敌,不惧困难,不怕压力,迎难而上,抛头颅,洒热血,最终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发展史说明,一个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可以移山倒海,创造人间奇迹,是任何敌人都打不倒的,也是任何困难所压不垮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本质上不富于侵略性,世世代代修筑长城这一事实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宽厚待人,从不掠夺。即便是时至今日,改革开放40年取得辉煌成就,依然没有侵略扩张,没有殖民掠夺,更没有搞霸权主义的踪影,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西方主导主控的经济全球化夹缝中,以资源、环境与廉价劳动力为代价,从土地承包经营、国企改造、卖茶叶蛋、街头擦皮鞋、农民工抛家舍业风餐露宿等起步,一点点、一步步地积攒起来的,是靠亿万劳动者付出辛勤血汗换来的,中国所积累的每一笔财富都是干干净净的!这本身就是对世界进步、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赞许和效仿。

相反,西方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则是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利用国家权力掠夺等,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方迅速发展。他们不但在国内进行剥夺、剥削,而且还在海外进行殖民侵略,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掠夺、洗劫、剥削。他们还大肆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比如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通过这种殖民掠夺的罪恶手段,积累了大量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必须的资本。正如《资本论》所说,资本一来到世间,就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人间正道是沧桑,今日中国和平发展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中,有弯路陡坡,有戈壁沙漠,有暗礁急流,也有狂风暴雨,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力,会随时接踵而至。总之,中国越发展,中国越强大,外部阻力和冲击也会越增加,这种情形必将同中国和平发展的脚步如影相随。因此,我们既要增强把控风险的主动性,又要快速提升综合国力。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多次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决意在贸易问题上与中国死磕到底,而且斗争领域逐渐表现出外溢迹象。美国遏制中国和平发展之态势愈加白热化,对中国发展的干扰破坏将是全方位大纵深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式的,而且美国已经做了四处点火的行为。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改革开放任务艰巨繁重,中国的国际大环境在出现深刻变化,中国的外部挑战增多,中国的发展的不确定性不安全性增多,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和挑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需信念坚定、心理强大。我们亿万人民群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树雄心,立壮志,勇往直前,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应当承认,中美贸易摩擦会给两国民众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与不良影响,由此导致思想活跃,社会舆情复杂化。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经贸擦擦,给中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奋发图强教育课,越来越让国人警醒起来,认清美国资本主义根本上就是靠不住。对于美国蓄意发动的贸易摩擦,民众的态度较为一致。对贸易摩擦的结果,人们普遍的认为:特朗普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同时,也有少部分人表现出悲观主义情绪,跟随特朗普唱衰中国,这也是值得警惕的,应当加以有效引导。

面对美国等西方挑战势力的干扰破坏,我们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时局的客观判断以及睿智娴熟的治国理政艺术,有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勤劳智慧、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民,有国际上一切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国家支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任何外部因素都不可能阻止中国发展壮大。这使得我们更有勇气面对各种干扰和冲击,正视困难与挑战,通过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营造更加强大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在愈发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积极姿态,集中精力办好的事情,扎实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期实现。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度,但是和平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必须建立在国家之间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彼此以诚相等待。当别人把刀子架到你的脖子上进行讹诈的时候,惧怕是毫无意义的,“亮剑”是唯一的选择。近代以来,沉沦到谷底的中国为了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一直没有停止过不懈奋斗。更何况,现如今中国已经处在由大向强的关键发展阶段,累积了巨大的发展能量,自身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态势,这已是任何外力都不能够阻挡的磅礴力量!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从哲学上来说,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从生理上来讲,精神是人表现出的灿烂生命活力。精神作为人的魂魄,是行为的不竭动力源泉与支撑,须臾不可缺少。奋斗才有出路。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面对前进中出现的暂时性困难,唯有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战胜千难万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突破,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9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并参观雷锋纪念馆时,曾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当前,只要我们把毛泽东同志等历代领导人亲手培育和倡导的实事求是精神、独立自主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等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的民族精神,以及由此相伴而生出来的井冈山精神、红军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精神、抗洪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中国精神集合起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必将成为我们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法宝。大力弘扬好这些精神,我们就能够创造出可以感动中国,感动世界,乃至于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奇迹!

提及保持良好的对外开放心态,会让人自然联想到郑和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7月11日起的28年时间里,郑和先后统领208艘庞大的中国船队,载员十万多人,出使了30多个国家。在七次大规模的远洋航海中,每次都伴随数万人的军队,但从未轻易用兵,没有占领别人一寸土地,没有掠夺别人一丝财物,更没有在别国派驻一兵一卒。郑和船队所到之处,都无偿馈赠当地国王、王室和大小首领以及佛教寺院以各色丝绸、瓷器、茶叶、衣服、钱币、金银铜铁器皿等物品,传授中国的历法、农业技术、医术、航海和造船技术等。而每次出使归来,都有各国使者随船来华,密切了中外交流,优化了周边环境。

其实,永乐皇帝派郑和下西洋,一方面是为了在世人面前展示大明帝国的强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和顺万邦、与远近各国相安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理想。为此,早在郑和率队出使之前,他就嘱咐郑和每到一处都要向当地国王、酋长宣传自己的国际关系准则,即“信守天道,循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大意是:要在国与国之间反对霸权,反对欺凌弱小,要相互尊重,保持和平格局。郑和下西洋正是严格按永乐皇帝以德睦邻、共享太平的和平外交总方针行事的,因而,创造了人类航海史的壮举,赢得了广泛的友谊与赞誉。

郑和下西洋已经过去600多年,它给中国人留下一个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那就是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开放的心胸,没有开放的心胸,也就没有这个民族的未来。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弘扬中国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加紧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自主决策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精辟论述“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要行动就有出路”。这是当代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辨证维物主义的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必将会更加自立和强大。天下太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