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辈引导我参加革命
我的家乡在东北。在那日寇血洗我中华大地,杀我同胞占我家乡,我国同胞奋起抗战的岁月里。白雪皑皑的边陲小镇,人民拿起各式各样的武器,采取多种多样的隐蔽战斗方式,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
我的父亲为打日寇参加了“红党”(中共地下党在当时群众和社会上的称呼),使我从小就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
父亲为抗击日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的姐姐、姐夫都为打鬼子,驱日寇忘我工作着,父辈的光荣形象在我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父亲和姐夫经常配合抗联打击日寇。他们与抗联夜袭日军守备,突袭宪兵队救人,半路把劳工救上山等等,一些大小战斗数也数不清……他们炸毁小日本军列,配合抗日联军袭击日军,使日军和关东军伤亡惨重,在国际和国内影响极大。这里面也有我一点小小的功劳。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走到我家附近的扳道房前,地下党员潘寿庭大叔示意我进屋,他拿出一个纸包给我,告诉我:这是给你大姐夫的,让他明天出车时穿上皮衣,而且只能告诉他一个人。
第二天,大姐夫开着轧道车去一个叫磨刀石的地方。我放学回来,看到家人面色不好,才知道大姐夫被捕。两天后,父亲也被抓到宪兵队-----这是父亲第一次被捕。
原来,姐夫开着轧道车,是给日本鬼子的军列开道。等轧道车在前面走过后,鬼子的军列几乎全部被炸,损失惨重。抗日联军从四面八方射击,只要有活着的日军出现就别想活。抗日联军得胜后携带战利品迅速撤退,当时,天下着大雪,将一切痕迹掩盖了。鬼子也不敢向深山追击。我送的信在这次战斗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日军损失惨重,我的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只是不敢表露出来。

后来,父亲第二次被捕,被严刑拷打,灌辣椒水,昏死过多次,但他始终没有透露党的机密。受尽折磨始终不屈服。后来,鬼子看不会有什么结果,人基本活不了了,才通知我们把人领回来。二姐夫把人抬回来,父亲已经不省人事。潘大叔冒着危险赶来救治。只见他用厚厚的草纸在父亲肚子上揉来揉去,不一会儿,父亲大口大口地吐出红水,慢慢苏醒了。父亲对我说:我不行了,以后潘大叔会照顾你们的,你要听潘大叔的话,他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什么也不能告诉别人,记住!记住!!

潘大叔摸着我的头,说不怕,不哭,有大叔。父亲把我们托付给潘大叔后就与世长辞了。潘大叔把父亲的遗体用爬犁拉到山上掩埋了。父亲是在日寇的酷刑下牺牲的,我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父亲与潘大叔参加抗联打鬼子、给我幼小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辈的光荣形象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从此我就听潘大叔的话。潘大叔把自己节省下来的棒子面接济我们母女共度饥寒,后来,县立医院招收红十字学生训练医护人员,巡回医疗等。潘大叔让我去考。

我考上了县立医院,大叔语重心长的说:学点东西不容易,咱只能借这机会好好学习,山上需要医药。学会日语能了解小鬼子动态。再去牡丹江学习打字,这也是宣传工具。

我学的许多知识,参军后还真的用上了,我的技术津贴比卫生队队长的还多。队长的津贴是2斤肉,我是的津贴是 12斤肉,比队长多5倍。这充分说明部队也肯定我学医成绩。

没想到,学了技术没上山,却在解放战争时期用上了,还给我这么高的津贴。我心里实在不安,只有暗下决心努力工作,报答党的培养之恩。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战场上还是非常勇敢的。当然,这是后话。

初次参加抢救伤员
1945年8月15日小日本无条件投降,在人民欢天喜地庆祝胜利之际,雪耻国恨家仇之时,东北的上空枪声又起,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抢夺胜利果实。为了粉碎国民党勾结伪满残匪争夺地盘,企图赶走民主联军的阴谋,民主联军主动出击给反动派以沉重打击。

当时在我家附近,战斗很激烈,已经进行了多次拉锯战,又开始了巷战。我从家里的大门缝往外看,发现一些民主联军的战士受伤倒在血泊中,我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把他们搬进大门里。这时,邻居们也过来帮忙,大家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齐心协力抢救伤员。

由于抢救及时,我们这里的民主联军没有一个因伤死亡。战斗胜利结束,乡亲们长长呼了口气,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微笑,我心里更是无比的自豪。

参加抗日民主联军
由于我的出色表现,民主联军炮司炮三团首长宋承志同志命政治处杨纯武同志到我家动员我参军,我有幸成为炮三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

其实,当时的炮兵团只有为数不多的炮。首长就动员指战员上山检日本鬼子遗留下的炮。小日本特别坏,投降之前把炮拆了,把零件扔的东一件,西一件,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时,我在卫生队负责药房工作。东北天寒地冻,由于缺医少药,战士们感冒咳嗽等病经常发生。身为药房负责人,我就千方百计采用土办法为战士们解除病痛。
我动员卫生员一起收集山上的野杏仁,配上远志,又收集日本遗留药品,配合使用以解燃眉之急。这样,使许多病号得以治疗,受到同志们的好评。

与此同时,我还经常投稿嵩山战报,画漫画写稿子,丰富战士们的业余生活,很受大家的欢迎。

团里开展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了“检炮”特等英雄周天才等许多同志,我也受到了表彰,为建设卫生队而立了功。

冬季,我军加强了练兵,虽然很苦但乐在其中。我军的装备在冬季来临之际也有所改善,再也不穿炸药染的军装。

随着战争的深入,我们开始进军四平、长春,转战包围长春敌军。我军驻防烟筒山,围困长春的守敌开始缺粮。国民党用飞机空投给养给敌军,飞机运来的有大米、面粉、慢头、饼干和罐头。
敌军运粮飞机一来,我们轻重机枪瞄准敌机一齐射击,迫使敌机不能低空投粮。敌机投的粮食很少落到敌军阵地上,十有八九投入我军。我们只纳不谢。

辽沈战役打响之际,我们日夜行军,迂迴作战,参加了黑山阻击战,攻打新立屯等等战役。

目睹朱瑞将军牺牲
朱瑞,被后人称为“中国炮兵之父”,他是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他为我军的炮兵事业耗尽心血。他是我军炮兵的奠基人,也是我最熟悉的部队高级首长。

作为中国最早的炮兵战士,我在义县亲身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战斗,目睹了朱瑞将军的牺牲,这也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义县是锦州的门户,要想攻下锦州,必须首先夺取义县。义县城墙高大。敌人以城垣为依托,沿城墙四周构筑碉堡,地面上遍布地雷,外围还设了许多障碍,城内驻有装备最新式武器的国民党一个整编师。

在攻打义县时,我们已经进入了阵地,又听到集合号,我们又重新列队后,司令员兼政委朱瑞将军做动员报告:锦州战役非常重要,现在攻打义县,就是形成对战略枢纽锦州的合围。这样一来,就对国民党军队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在义县城中,驻守着一万多国民党守军,他们紧闭城门,利用城防来阻挡野战军的攻击。我军直接用大炮在从城墙上炸开了一个突破口,然后从这里冲进了义县县城。

战斗非常激烈,朱瑞政委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实战情况,总结炮兵突破城垣的经验,为更大规模地攻打锦州做准备,他不顾大家的劝说,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前线视察,我们目送他消失在枪林弹雨中。
可是,我们的队伍还没解散,前方就传来了朱瑞政委阵亡的消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崇敬的首长顷刻之间就牺牲了,指战员们泣不成声,大家化悲痛为力量,默默下决心一定要复仇,战斗更加激烈,我军很快消灭了义县的敌军。

朱瑞将军在攻打义县的战役牺牲了,这是解放军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损失的最高将领。

参加辽沈战役
1948年在辽沈战役第一阶段中,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主力对据守辽宁省锦州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坚战役。

锦州西距山海关近200公里,东距沈阳230公里,是国民党军东北“剿总”与华北“剿总”连接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增援锦州,蒋介石也坐不住了,他要亲自空中督战,并从关内急调重兵,夹击进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关于集中主力,首先攻占锦州的指示,我军受命迅速进入战斗。

攻打锦州当我们刚刚进入战壕,就听到的震耳欲聋的敌机轰鸣声,紧接着就是密密麻麻的机枪扫射,阵地上到处都是弹壳。我的后背也挂了彩,所幸没有伤着骨头。轻伤不下火线,我忍着疼痛与同志们并肩战斗,战斗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一战打得真漂亮,全歼敌军。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使东北战局急直下,对国民党军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

我军乘胜追击攻打沈阳。
沈阳为东北最大城市,是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部所在地。锦州战役刚结束,我军必须尽快向沈阳疾进,我们的两条腿必须跑过敌人的四个汽车轮子,才能掌握战斗的主动权。

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日夜兼程急行军,边走边吃,从不宿营。饿了,啃一口冻成冰块的干粮,渴了,抓一把路边的积雪;唯一的消毒方法就是事务长发给同志们的大蒜。

我们整日“背着布棺材行军”,而且我和我的卫生队“每个人背着七八个布棺材”。这“布棺材”究竟是怎样的呢?实际上就是装死人的大“口袋”,用白布制成。当一场战斗结束,就用大白口袋装殓牺牲的战友,然后就地掩埋。
在追击战中,我最好的战友不幸牺牲,可是我身上背的布棺材已经用完,不能亲自为战友收尸,我含着泪只好留给打扫战场的同志处理,我悲痛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这12天,不分昼夜的追击战,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我部与同其他部队一起进逼沈阳,对沈阳构成四面包围。守敌鉴于突围无望,守必被歼,在我军接连胜利与强大的政治攻势影响下,部分敌军投诚,顽敌被我军全歼,我军解放沈阳。

我们来到沈阳城,我们女同志没有等到命令就坐下了,手摸着电车轨道就睡着了。首长不忍心叫醒我们,命令男同志站岗,让女同志多睡十分钟。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为东北我军入关组织平津战役提供了良好契机。我们又马不停蹄的准备入关,参加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情况统计

解放东北纪念章

亲历平津战役
天津战役是平津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攻坚战。我军稍作休整就准备向天津进军。
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军装与其他野战军相比,装备是一流的:皮衣、皮帽、皮鞋,真是棒极了!

战斗的胜利鼓舞了士气,解放全中国的信念激励着我们,我们一路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革命歌曲向关内挺进。那时,每天行军一百多里是家常便饭,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轻松。因为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宿营了,打前站的同志已经把水烧好,宿营地的房子也号好了。我们到了驻地放下背包就抢着给老乡打扫院……
开饭号一吹,我们便借老乡的盆子打饭,如果改善伙食,大家都相互谦让都把最好的饭菜留给战友;熄灯号一吹,我们烫完脚就上炕马上就进入梦乡,似乎这辈子也没有睡过这样的好觉;起床号一吹,我们15分钟必须打好背包,绑好裹腿不许丢掉一点东西,这是纪律。开饭号一吹,我们便借老乡的盆子打饭,如果改善伙食,大家都相互谦让都把最好的饭菜留给战友;熄灯号一吹,我们烫完脚就上炕马上就进入梦乡,似乎这辈子也没有睡过这样的好觉;起床号一吹,我们15分钟必须打好背包,绑好裹腿不许丢掉一点东西,这是纪律。

进军山海关时,由于不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受阻于“天下第一关”。那一夜又困又饿,身上干粮袋的干粮,因为没有命令,谁也不能动。
天蒙蒙亮时,只见事务长带着一群老乡匆匆赶来,他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筐,筐里装着红、黄、白干粮,深色多、白色少,我们每人拿两个。由于先拿的人拿的是粗粮,剩下的是白面馒头,大家便主动拿粗粮留自己吃,把馒头留给他人。后来,又来了一些老乡,他们带来了鸡蛋、花生、红枣等食品硬往同志们手里塞。军民鱼水情,场面太感人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人民支前的热忱,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全体指战员。我们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坚决打好入关第一仗,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平津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在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开始攻打天津。

天津地形复杂,市内被河流切成若干地区,周围又是沿海洼地,易守难攻,守敌绕城构筑了现代化防御工事。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我部配合华北野战军迂迴插入金汤桥,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打击下,守城敌军鬼哭狼嚎,只得大喊:“皮帽子大哥,我们投降……”,他们从碉堡眼里扔出拴着白毛巾的枪,乖乖的缴械投降。

天津战役我军29小时拿下天津。我们缴获的战利品特别丰富,大部分都是美式装备和军用物资。整个战役中,全市大部分工厂、学校、街道大都保持完好,创造了攻坚战的奇迹。为和平解决北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放天津后,我们在水梯大街集中训练学习,以战备姿态整顿部队,进行攻城训练,学习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准备解放北平。

和平解放北平
天津战役的胜利,展示了我军强大的军事威力,教训了傅作义及其他国民党残余军队。我们兵临北平城下,将守敌团团围住,我们把炮兵全部集中起来,对准了北平城墙。在施加军事压力的同时,我军向北平守敌发动了政治攻势,与傅作义的代表进行谈判,积极争取守敌接受和平改编,争取和平解放北平。

由于我军坚决执行主席指示,对北平进行了长时间的严密包围,给予外围的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傅作义举棋不定:想走,走不了,要战,战不成。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已经决定接受我们提出的和平改编了。
但是,和平改编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个和平改编的营长突然发动哗变,理由是:给养不好,家眷受不了,粗粮咽不下……
我们真是非常气愤。要知道,我们把本应该属于我们的每周一次改善伙食的那一点大米、白面和肉全部给了他们,他们却不领情,还要与我们作对,对这样的绊脚石我们进行了坚决的清理,为和平解放北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北平终于和平解放了,我有幸参加了声势浩大的入城仪式。在入城前,军党委制定了严格的入城纪律,并开始入城资格评比。军队的纪律是十分严格的,进城前要对每个战士进行审查,我通过审核成为参加入城仪式的一员。部队对我们进行了严格的教育,强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爱护文物等。

华北解放纪念章。

成为毛主席的警卫战士真荣耀
进入北平,中央军委调我去学习,由于政治思想可靠,工作表现突出,我又被选送到中央警卫师,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中央军委领导亲自讲课:你们的任务使命很重要,也很光荣。保卫党中央、毛主席,严格要求不准出差错……
能给毛主席当警卫员可真不容易,必须接受严格遴选。
成为毛主席的警卫员又是多大的光荣啊!我激动得整夜睡不着觉,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我们首先是集中学习,进行保密教育,领导要求我们自觉遵守部队保密制度。当时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保证首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重要。
这是太原日报记者采访转业在太原的毛主席的警卫战士的专题报道。

1949年2月3日,伴随着战马萧萧,炮车辚辚,我们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进入了北平城。沿途民众们夹道迎接,北平锣鼓喧天。我们的队伍 受到热烈欢迎,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军民一心沸腾的海洋。

毛主席为我们警卫战士亲笔题词:“保卫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尽力加强之------毛泽东”。
这个珍贵的题词,至今我还珍藏着。每当看到它,我仿佛又回到了保卫毛主席的日子里……

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理也非常关心我们警卫战士的生活,亲自安排每月给我们多加二斤肉。警卫战士的皮鞋也是特制的,鞋底特别软,走路没有声音。许多生活细节比我们的父母都想的周到。首长说:警卫战士的工作与众不同,既要劳心费神,更要胆大心细,应该加强营养。首长们的工作精神以及对我们关心和爱护使我永生难忘。

最令人难忘的是我在这里认识了同是警卫战士,我的爱人孙新伦,组成了幸福的家庭。警卫师的领导是我们的证婚人。我们世世代代不忘毛主席的恩情。

中央警卫师的领导是延安老警卫团的原班人。
师长:刘辉山 政委:张廷桢
副政委:张耀词 参谋长:古远新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些老领导和我们同甘共苦、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

这张珍贵的照片给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在五十年代赠送给我,我一直保留至今。1996年,李讷和丈夫王景清(原中央警卫师战友)来太原迎泽宾馆下榻,把我们夫妻二人请去,他们深深的鞠躬,我们泪如泉涌,感慨万千……

记得在挖中南海和修建十三陵水库时,首长们和我们一起在酷暑中劳动,喝同一桶水,吃同一锅饭,与我们谈心唠家常,就像我们的父辈一样。

共和国警卫是一群特殊的人群,肩负保卫领导人的重要使命,他们除了要有精明的头脑和过硬的本领,还要随时做好准备付出自己的生命.。

当时北平刚刚解放,社会形势和治安状况非常复杂,警卫部队首要任务就是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绝对安全,虽然压力很大,但是,能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在中央警卫师工作期间,我们把压力当做动力,我和战友们一起多次圆满的完成了特殊警卫任务,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保证了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首长的绝对安全。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保卫工作。

参加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前夕,公安部队对城区每一条街道、每一条胡同进行拉网式清理,又先后逮捕了国民党“党通局北平区第二分局行动组”杨金富等14名案犯,捕获惯匪、恶霸3000多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封闭妓院250多处。

当时,部队虽进驻北平,但此时的北平并不太平。由于是和平解放,傅作义的军队虽然在城外进行了改编,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也趁机潜伏了下来。他们由公开转向隐蔽,手段更加阴险毒辣。他们不甘心失败,一直蠢蠢欲动,扬言要破坏开国大典,欲爆炸毛主席车队。
台湾国民党保密局已密令潜伏北平的特务分子开展暗杀行动:“只要是中共部长以上,部队将军以上人员均可刺杀”,“刺杀一个可得黄金50两”。警卫部队压倒一切的任务是用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警惕性,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

我们的任务就是保卫开国大典。部队全力以赴,加强警卫。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以天安门和观礼台为重点,严密控制,以武装警卫为主,辅以便衣警卫,并以各种形式维持秩序,严防坏分子混入警戒区域。

这一天我们自始至终忠于职守,高度警惕,连续奋战十多个小时,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坚守在岗位上,圆满完成了警卫开国大典的光荣任务。
我在天安门金水桥亲身经历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时刻,亲耳聆听了那个使整个地球为之一振的声音: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望着五星红旗,我在心里默默地告慰着逝去的战友:五星红旗是你们的鲜血染红的,我们决不会忘记你们。你们太累了,静静睡吧……

作为毛主席的警卫战士,我渡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岁月。1955年,我和爱人响应国家号召,双双从中央警卫师转业到山西,部队仍然没有忘记我们做出的贡献。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全军授勋,授予我们 “解放奖章”,并寄到山西。

回首往事,夜不能寐;
写首小诗,聊以自慰:
驱倭鏖战松花江,辽沈平津上战场。
国恨家仇记心上,奋勇拼杀敌胆丧。
枪林弹雨何所惧,烈士英魂永难忘。
来之不易共和国,加倍珍惜诫儿孙。
各族人民团结紧,盛世和谐永安宁!
董 霜
2009年于国庆节前夕

董霜和孙新伦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送的解放奖章。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和七十周年两枚金质纪念章。

孙新伦1942年参加抗日,1946年3月入党,1958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

孙新伦参加淮海战役纪念章。



编者的话:清明缅怀我的婆母董霜女士
清明时节雨纷纷,
祭奠婆母心难平。
编辑美篇忆亲人,
抗战英烈千古铭。

我婆母董霜1941年参加革命,曾经在解放军四野和中央警卫师(当时极少的女兵之一)工作。她打过小日本,斗过国民党,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她和我的公公孙新伦曾经都是毛主席的警卫战士。50年代初他们从中央警卫师转业的山西。她老人家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是典型的革命老太太。

我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近30年,从没有与红过一次脸。与公婆相处多年,我的确受益匪浅。

婆母她老人家知书达理,酷爱书画,牡丹是婆婆最喜欢的花,也是她最爱画的画。
她成功的培养了我老公孙小农的二哥孙海青两位著名的书画家和我的女儿-----中央美院的高材生孙竹(现在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攻读两年硕士)。

她曾经是许多老年书画研究会的研究员。

婆母由于年事已高,以前在战斗中负过伤,全身都是病,2014年6月逝世离开我们快3年了,清明来临我和家人一起缅怀这位伟大的母亲,愿天堂的婆母能够感受到我们对她老人家的思念之情。
婆母虽然走了,但是她老人家留给我们一份巨大的精神财富,就是这篇她在建国60周年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回眸60年前》。这篇文章中,她回忆了许多往事。每到特殊的日子,我总会把它拿出来,每次阅读都感触颇深……

清明时节,我把她的一些比我们年龄还大的老照片和部分珍贵的史料,以及在她建国六十周年写的这篇文章结合起来编辑成“美篇”奉献给大家,也算是献给远在天堂婆母的特殊礼物。婆母去世时88岁,今天我选择不同时期的88幅照片,希望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使更多的人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愿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作出的杰出的贡献。祝所有的英烈永垂不朽!

革命先烈不能忘!一寸山河一寸血!今天,我要向全体抗日将士致以崇高的敬意(特别是我的婆母董霜和我的大娘张芳------她们是已经逝世的抗日老兵)。

现在,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公公孙新伦(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秘书,抗战老兵,今年90岁),我的大爷孙新民(抗战老兵,原抗日铁道游击队微山湖的政委,今年100岁。他是原山东微山湖抗日游击队唯一健在的领导),瞧这亲兄弟不仅面似,而且神似……
感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缅怀逝去的英烈亲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祝福现在的所有健在的老兵永远健康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