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近期楼市改善需求爆发的三大原因

发布时间:2015-06-04      来源: 博势智库 地产观察    点击:

 

近几个月,在全国楼市趋于复苏的过程中,改善性需求明显释放,少数城市甚至可以说是爆发。突出表现在过去几年滞销的大户型、高单价住宅,突然开始容易销售了。

 

比如,上海闸北区非核心地段,某7万元单价的楼盘,居然开盘销售额也能超20亿元。这在2011-1014年期间,基本不可想象。而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北京、深圳、广州、厦门等诸多城市。在笔者看来,近期改善性购房需求爆发,高档房销售好转,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政策面转暖。众所周知,20104月史上最严厉的“国十条”出台后,陆续又出台了很多打压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的政策,如限购、限价、限贷等。由于投资性购房需求与改善性购房需求之间界限不清,官方也没有能力精准甄别,所以“国十条”之后改善需求也被大面积误伤了。

 

政策转机初显于去年,逆转于今年3月。去年二季度开始,多数城市陆续取消了限购,地方政府也不再实行限价。去年930日央行和银监会出台“央四条”,放松限贷,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对于非限购城市,解除3套及以上禁贷的政策。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于是其后六部委出台3个文件,在税收、信贷等加大支持改善需求力度。

 

其二,市场需求久抑必扬。在很多商品市场中,都存在一个现象,不论什么原因,当需求被压制一段时间之后,常常会有自发性的释放。2010-2014年,全国多数高档房(包括大户型公寓和别墅)楼盘都遭遇销售困局,这也就意味着很多这类购房需求被抑制了几年。有购买能力和意愿的刚需(一般为首次置业),一般不会等待超过两年,而改善需求(包括首次改善、二次改善、多次改善),可以等待更长时间。

 

关于住宅过剩、空置率过高等论调,笔者并不认同。部分三、四线城市确实存在开发过度、住宅库存偏高、部分偏远新建小区入住率偏低等现象,但就全国而言,情况并没那么糟。我国城镇化率还远没达到70%,至2025年之前,每年城镇新增住宅需求仍能平均达10亿平方米左右。在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下,赚不到钱的开发商自然会减少盲目投资和扩张。况且,一线城市和多数二线城市,基本不存在住宅过剩的问题,人们购房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另外,还有种看似有理的流行言论:计划生育导致“4-2-1”家庭结构(4个老人1对父母1个孩子),未来20年,6个祖父辈的几套房都留给一对年轻夫妻,则共有6-7套房。这一观点存在诸多缺陷。其中之一是即便真有67套房,大部分都是老旧破小的房子与小区,居住性能很差。人们追求居住舒适度的需求无止境,当前大部分家庭仍缺好房。这就是改善需求源源不断冒出来的根本原因。

 

其三,股市获利资金流入楼市。据笔者的研究,股市和楼市的关系是“同向不同步”。所谓“同向”,是指二者皆受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的影响,在宽松条件下,二者皆易上涨,反之则易下跌。所谓“不同步”,是指一般股市先变化,楼市后变化。另外,二者皆具有“财富效应”,其中股市财富效应更易向楼市溢出,也即股市赚钱后转而购房。

 

就本轮市场上行周期来看,股市和楼市的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股市先于楼巿上涨,股价涨而房价不涨,分流资金,利空楼市;第二阶段,今年4月以来,股市上涨已到中场,房价止跌上涨,二者各得其所,互有影响,总体中性;第三阶段,股市见顶下跌,部分资金转至楼市,房价继续上涨,目前时间难测。

 

当前,正处于第二阶段。今年3月底的楼市新政,驱动市场复苏,一线城市房价已经上涨,其中深圳相当火爆。预计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于5月份总体翻红,其后越来越多的城市房价将止跌上涨。而沪指上涨至4500点至5000点后,一些老股民、高净值人群已开始提前防范风险,其中部分人将获利资金转入楼市,可能少量属于投资性购房,但这部分人所购偏高端住宅,多属于自住性改善需求。(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