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尴尬困局进退两难 招商地产的复兴之路怎么走?

发布时间:2015-06-21      来源: 博势智库地产观察    点击:

导语:黄金时代落伍的招商地产,正试图在白银时代卷土重来。但进退皆难,胜算几何?

 


 

关于招商地产,业内有个说法:“从不缺乏想象力,但很少把想象力变成现实。

 

最能诠释这句说法的是招商地产的北京故事。招商进入北京市场十二年,只开发了公园1872和臻园两个项目。与曾经同列的一线房企相比,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这个说法的后果也很严重。

 

在业内,“招保万金”曾是描述房企第一梯队的标志性口号。然而,早在2010年,当万科的销售额达1026亿元,保利为662亿元之际,招商地产的销售额却仅为146亿元。以往并驾齐驱,现已难望项背。

 

“在北京再拿不到地,就撤销招商地产北京公司”,在各地房企削尖了脑袋也要在北京拿地搞个形象工程的年代,招商地产甚至传出了这样的消息。

 

只不过,这是真心放弃北京的无奈,还是破釜沉舟的激将法?对这个传闻的理解,业内见仁见智。

 

今年15日,招商地产以拿地的实际行动向业内宣示自己的态度,与华润、九龙仓联手以8.9亿元拿下了丰台两个地块,成为今年开年的“地王”。

 

虽然市场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很多开发商也都开始收缩战线或转型,但恰是这个一向“很少把想象力变成现实”的招商地产却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一改以往保守经营的风格,以凌厉的气势加大扩张速度,期盼实现强势回归。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这一名言似乎很适合于描述招商地产要掀起的土地狂澜。

 

看来,在蹉跎多年之后,招商地产并不甘心自身的落伍掉队,甚至还试图实现“王者归来梦”。

 

补仓

 

招商地产的复兴之路知易行难,即使在北京也是这样。原因无他,拿地太难。

 

事实上,北京有超过八成的房企无法拿到土地。北京置地前景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侯召对记者表示,由于北京地价急剧攀升,今年房企在北京拿地尤为困难,截至目前,北京市平均住宅用地楼面价已较去年同比暴涨52%。再加上今年北京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总量4600公顷,住宅供地减近三成。今年北京将再现楼面价接近或超过房价的“面粉贵于面包”的现象。对于如今的北京地价,侯召觉得谁都不敢说自己有拿地的绝对实力,包括如万科和保利这样的龙头企业对此也持谨慎态度。

 

但此刻招商地产在北京拿地似乎变得激进。在招商地产参与争夺的土地大战中,几乎每一幅最后的成交地价都刷新了区域内的地价纪录。每一次要想拿到好地,招商就得冒着当“地王”的风险。招商地产董秘刘宁亦曾说过,“我们之前买的一些地,确实价格比较高,未来在土地获取上,会更趋慎重。”

 

在北京之外,招商地产亦颇进取。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招商地产的土地储备已达1600万平方米。去年,在整体土地扩张意愿明显收缩的市场环境下,招商地产反其道而行,耗资300亿元新获27块地,占到销售额比重约六成。

 

纵观招商地产的拿地布局,一年快于一年,势头超过众多一线房地产企业。

 

2011年,招商地产扩充土地资源 285万平方米,权益面积 231万平方米,进入佛山、武汉等18个城市。2012年,新增土地 391 万平方米,权益面积 304万平方米。2013 年,新增土地 666 万平方米,权益面积 497万平方米,进入城市达25个。2014年,分别在广州、武汉、哈尔滨等6城市拿下近300万平方米的土地。在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通过招拍挂、收购等多种方式,新增项目资源610.74万平方米,其中权益面积466.23万平方米。

 

2013年市场畅旺,招商地产更是制定了“狼性”扩张计划,到2015年又开始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和整合。另外,还将深圳蛇口工业区、前海的土地陆续注入,成为深圳最大“地主”。

在土地储备大幅扩充的情况下,招商地产今年新开工计划也提升至5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

 

显然,招商地产还会加速扩张。招商地产董事总经理贺建亚在回应投资者时称,由于公司目前处于发展壮大的阶段,2015年的拿地预算金额高于2014年。在拿地区域方面,继续关注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深耕发展准一线及二线城市;机会性参与三四线城市。

 

在侯召看来,招商地产此番动作是对3.30政策出台的一次“补仓”行为,目的是为了加快产品结构和战略布局的调整。

 

但招商地产的确能如愿以偿吗?

 

胜算几何?

 

对于招商地产在土地市场上的大肆扩张,洲联集团 WLTK 总经理满莎表示,因为拿地是资本运作的最核心部分,犹如杠杆交易的头寸,而头寸控制的尺度体现出与负债率强相关的风险率。在扩张的语境下,招商地产公司应该拥有更为系统的风险控制手段,这是根本

 

“在当前市场变得极不确定的情况下,囤下太多的土地,如果不能做到快进快出,在短期内消化,上涨的土地成本就会变成负担。”业内地产分析人士刘勍如是说。他认为,在“白银时代”,项目销售前景充满不可预测性。

 

事实也确实如此。招商地产在土地市场上的“广积粮”,不可避免地推高了负债率,存货也随之急剧上升。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其存货货值分别为514亿元、730亿元和784亿元。而截至2014年底,该数据则超过千亿规模,占到总资产的67%

 

对于招商地产拿地策略,侯召并不完全认可。在他看来,目前一二线城市才是应该重点发展的区域,而三四线则不宜过度发展。招商地产的拿地策略如果调整为“积极拓展一二线城市,择机进入三四线城市”,可能会更利于把握战略布局和发展时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地产评论人马跃成认为招商地产“掉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调控造成招商地产对行业周期的误判二是战略布局过于偏重深圳和珠三角地区,在这点上显然逊于万科、保利和中海。三是管理层波动的影响。招商地产近几年高管的流动性大,给企业稳定和战略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四是产品定位的偏差,招商地产一直坚持的中高端路线,与这两年市场以刚需为主的趋势不相适应。高溢价的效益优先模式,导致产品和价格在市场变化中的适应能力比较差。

 

克尔瑞研究中心分析师朱一鸣说,高端产品在销售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招商地产应该找准有效的客户群,调整产品形式和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价格战略,才是走出销售低谷的根本办法。

 

业内人士韩世同则指出,招商地产应当发挥其金融方面的优势,争取在运营和经商方面取胜,这就需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配合良好的运行机制,而不是不停地快速扩张。

招商地产对此似乎亦有同感。

 

对于记者“大举拿地是否会使资金链承压”的问题,招商地产回复道:“稳健的财务管理、融资能力向来是招商地产的优势之一。公司有效把握对上市以来的历次资本市场再融资机会,合理充足资本金,不断稳定资本结构。”

 

“同时,公司延续了大股东招商局财务稳健的经营风格,将把控资金风险始终放在第一位。多年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综合资金成本在同行业中均保持较低水平。这为公司未来继续扩大规模提供了充足的杠杆空间,也成为现阶段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显然,招商地产认为另一个“风口”即将来临。

 

但在过去的一年内,尽管政府两出宽松政策助推,包括北京等一线城市在内的全国房地产市场,仍然疲不能兴,呈现出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新常态,“粗放和暴利”时代即将成为历史。此时,房企应该理性选择“保命路线”——以品质、成本、效率为竞争的核心要素,并以“客户需求”作为唯一出发点,均速发展

 

但对于招商地产这个曾经的一线房企来说,拿到地,动辄成“地王”,拿不到地,则复兴之路更加无望。进退之间,备感尴尬。(来源:《地产》杂志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