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杨红旭:美联储推迟加息利好中国楼市

发布时间:2015-09-23      来源: 腾讯    点击:

上周五凌晨,美联储宣布暂不加息。虽然结果符合多数专业机构和市场人士的预期,但仍让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一些波动:美元指数下跌,黄金上涨,美股则走出了先涨后跌的行情。

  美联储决定暂不加息的原因主要可能有两点:

  一是美国通胀下行压力较大,8月未季调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增长1.8%,市场预期1.9%,不及预期。没有达到美联储2%通胀率的目标,这也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有关。二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增长放缓及引发的金融市场波动。

  其实这两个因素都来自于外部,美联储担心这些偏负面的国际因素限制美国经济增长,所以不敢贸然加息。

  美联储的一举一动,不仅牵动全球金融市场,还会波及楼市。由于货币政策与楼市关系较大,笔者探讨一下美联储推迟加息可能会对中国楼市产生的影响。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2010年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步调出现差异。2008年后,我国的货币政策经历了“先松、后紧、略松、平稳、更松”五个阶段。

  去年11月以来,央行重启降息进程,成为推动今年楼市复苏的重要力量。考虑到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已降至7%,且7、8月份主要数据未达预期,仍存财政政策加码及降息降准的可能。

  再来分析美国加息与中国货币政策的关系。美国加息后,利率提高,美元会走强,这两个因素叠加,会刺激国际资金加速回流美国,对中国亦如此。

  早在去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接近4万亿美元历史高点后,就开始减少,至今年8月末已降至3.55万亿美元,资金外流持续一年多,这在过去十几年是没有过的。虽然我国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性外资规模并不大,但外资流出会对国内货币供应形成负面影响,从而不利于楼市。

  或许有人会问:去年7月以来外储持续减少,但楼市反倒复苏了,为什么?实际上,楼市复苏因素多元而复杂,外储变化只是一个较小的因素。况且,今年以来连续降准降息,部分原因就是为了对冲外资流出带来的冲击。所以,过去一年,我国广义货币增幅并未下滑,仍维持在13%上下。

  美联储加息后,人民币可能相应走弱,人民币兑美元有贬值压力。今年8月11日和1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贬近4%之后,曾一度引发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其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趋于平稳,还略有升值,这与官方出手稳定市场分不开。

  从美联储加息大趋势来看,人民币兑美元仍存贬值压力。从中国经济形势来看,若想真正好转,还要看出口表现。

  人民币贬值,总体上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国际资本进出我国房地产业的资金规模不大,这点不必过忧。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机构与居民拿着人民币去国外投资房产,近几年已经形成一股潮流,当前流出规模并不大,但如果这股潮流越来越热,自然会分流原本可能投资国内房产的资金。

  只要不发生人民币的大幅贬值,短线与中线影响对冲之后,总体上对于楼市的中线影响相当小,对此不必深忧。

  最后,再回到美联储暂不加息的话题。无疑,这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楼市来说都属于短期实质性利好。今年四季度,楼市还将继续保持回暖势头。从最新的期货市场定价判断,美联储在下次会议上加息的概率是41%,而12月将高达64%。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要推迟到明年。

  既然9月议息会议中加息的“拦路虎”是美国通胀低于2%和新兴经济体经济疲软。我们不妨继续观察这两个“拦路虎”何时才能让路。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