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腾讯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发布时间:2015-10-13      来源: 腾讯房产    点击:

[摘要]八成以上受访者会选择贷款买房,旺盛的需求将进一步促进房贷市场的发展,但首付贷的市场动力仍然不足。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文/Ailey Wang 图/蔡雨芬

自去年11月以来,央行已连续5次降息4次降准,给今年的“金九银十”的楼市添了一把旺火。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中国房贷市场也正在进入一场深入的改革。

2015年9月,腾讯网与腾讯研究院房产研究中心、腾讯智慧、融360等多家机构,在全国189个城市展开“2015中国房贷调查”,从和购房者联系最为密切的“房贷”层面,探求房地产市场走势真相。

本次调查有超过50万人在网上参与,产生有效问卷45万余份,其中一线城市5万份,二线城市16万份,三、四线城市25万份。问题主要围绕“用户画像、贷款需求、贷款方向、贷款策略”四个维度来设计。

调查报告显示,今年的金九银十,老百姓对中国楼市看法的博弈依然很大,多空对决比较明显,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依然是未来中国楼市的主旋律。 八成以上受访者会选择贷款买房,旺盛的需求将进一步促进房贷市场的发展,但首付贷的市场动力仍然不足。一线城市购房者更愿意承担高额度的贷款,反映出一些大品牌开发商回归一线城市的愿望比较强烈。

从贷款观念来看,年龄越小,越会尝试更多的贷款额度。有子女的家庭较无子女家庭更愿意节衣缩食,为下一代购置、储备房产的想法很普遍。不同城市能接受的月供与家庭月收入比重差异不大,20-50%的月供比重是购房者可以接受的。在不同城市,考虑提前还款的比例保持一致,会考虑提前还款的比例占据八成以上,说明中国消费者不愿意“欠债”,也表明市场缺乏更有效的稳定投资渠道。

用户画像:年龄越小越尝试更多贷款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各城市参与本次调查的用户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基本类似,其中20-39周岁的群体为主,占比75%-80%之间。男性比女性更加关注房子,占比在60.72-66.20%之间。在调查样本的学历上,三线城市初中学历以下最多占22.89%,但一线城市本科学历者占比最大,为33.34%,而大专学历在一二三线城市分别为24.31%、26.05%和23.67%。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年龄越小,越会尝试更多的贷款额度。通过延长贷款期限,年轻人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额度,而又不至于对生活质量产生过大的影响。在还贷期间的生活方式、月供占家庭月收入的比重方面,不同年龄间的差距很小。

已婚有子女的占比超过55%以上,单身也是关注房产的主力军之一,占比在19.14-22.83%之间,三线城市单身受调查的比例要低于一二线城市。有子女的家庭较无子女家庭更愿意节衣缩食,为下一代购置、储备房产的想法很普遍。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针对不同的城市收入、月供、贷款额度等因素的整体水平差异,本次调查不同类型的城市有一定差异,一二三线城市的家庭收入起步年收入分别是7万元、5万元和2万元以内,最高年收入分别是40万、30万和20万以上。

从整体上看,社会收入结构呈现偏向较低水平的纺锤结构,中产群体特征不明显。特别是一线城市,受访者家庭年收入7万元以下占比最高,为21.60%,但年收入在12-15万元的群体占比仅为10.50%,而15万元的群体则逐渐增大。

贷款需求:首付贷动力不足 仅占10%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通过对被调查者及其配偶名下是否有房产,我们将被调查者分为有房族和无房群体。有房者占比高达60%以上,他们在一二三线城市的比例分别是61.91%、69.93%和75.91%,拥有两套房的占比在14.93-21.89%之间,而拥有两套房以上的占比很低,在一线城市仅有4.75%。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在问卷中,设置了近期买房打算的题目,目的是为了采集购房者的意愿程度,一年内准备买房的占比最高,在38.41%-41.82%之间,但“没有打算买房”的比例仅次于它,在24.25%-28.48%之间,这说明在今年的金九银十,对中国楼市看法的博弈依然很大,多空对决比较明显。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数据还显示,拥有房产的家庭短期购房欲望不强,没有打算再买房的接近40%,三线城市更为明显,1年以内准备买房的也接近30%。而刚需短期购买欲望则更加强烈,接近8成在三年内有购房计划。由此可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依然是未来中国楼市的主旋律。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从买房的目的来看,三线城市投资和改善的意愿明显低于一、二线城市。一线城市投资理财的比例占11.03%,而三线城市只有5.93%。但整体上,中国的购房者主要是为了自住,占比在65%以上,其中三线城市高达72.34%。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买房子,要不要贷款?怎么贷款?这些都是有诀窍的。虽然中国新一代购房者的啃老族很多,但自己解决全部首付的比例依然是主流,占50%以上,且一二三线城市的偏差值仅有2.35%。首付不够,主要还是靠父母和亲戚朋友,占比在36%左右,最次的选择才是找金融机构贷款,一二三线城市的受访者中,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比例分别是10.74%、8.23%和9.30%。从这里看出,购房者在首付时期贷款的比例依然很小。

从另一个维度分析则发现,收入越低,越有可能使用类似“首付贷”的方式,提示该类产品需加强风险控制。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但首付筹完后,其余的房款怎么付?找金融机构贷款是主要的方式,约占八成左右,其中一线城市80.73%、二线城市82.47%、三线城市79.92%。当然,还有一部分有实力者靠自己全款付,大约占比在14.60%-16.27%之间,而向亲戚朋友借钱付全款的也有,一二三线城市的比例大概是3.11%、2.92%和3.80%。

房贷方向:选择公积金款比例高于商贷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目前房贷主要有三种形式: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和组合贷款,公积金贷款是首选,占比40%以上。一、二线城市组合贷款明显高于三线城市,它们的比例分别是26.79%、19.15%和12.74%,这主要是源于这些城市公积金制度相对完善,但高企的房价导致公积金贷款不能完全覆盖买房资金需求。在三线城市,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平分秋色,分别是43.88和43.37%,这两者在一二线城市却拉开了距离,公积金贷款比商业贷款分别高出11.17%和6.69%。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只要有公积金的人,都比较热衷选择公积金贷款,原因是利率较低,但申请贷款的流程会稍慢一些。而且公积金贷款的政策经常发生变化,一二三线城市受访者十分清楚这种变化的比例,分别13.29%、11.34%和6.10%,知道大概的在53.15%、49.27%和39.56%。但不知道的,则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且偏差值高达20.78%,其中一线城市为33.56%、二线城市为39.39%、三线城市为54.34%。

凡买过房子的人都知道,购房者一般选择从置业顾问推荐的银行进行贷款,很少有人主动去选择其他银行。因为,每个开发商会绑定三五家银行专门为购房者在案场提供服务。在这次调查中,不会去比较银行利率的,大概在15.70%-21.19%之间,会稍微比较一下的在42.96-46.89%之间,会仔细研究比较的,一线城市占比最高为37.41%,二三线城市分别是35.64%和35.86%。对于购房者而言,房子的地理位置等因素要远比利率的折扣更具有决定性,鲜有人会因为贷款利率的折扣而放弃选好的房子。调查结果也表明,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老百姓对房贷利率和相关政策的关注度在增强。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获取房贷信息的城市差异不明显,一、二线城市用户更愿意使用互联网手段获取信息,售楼部人员往往能够对房贷决策起到影响。

贷款策略:一线城市高额度贷款占比34.51%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利息是最敏感的神经,不同的按揭方法,利息不同。选择房“利息低、还款总额少”的,一二三线城市受访者占比均超过七成,尤其是三线城市高达80.31%。一线城市比二三线受访者更愿意选择还贷期限长,它们的比例分别是20.19%、16.25%和14.15%。这和“贷款金额多”这一项的调查趋势相同。总体而言,城市规模越大,个人发展机会越多,越愿意考虑较长的还款期限。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关于贷款金额上,一线城市约74%受访者贷款在40万元以上,其中贷款90万元以上的占比34.51%,贷款150万元以上的占11.56%。和一线城市中高额度贷款占比高的趋势不同,二线城市的贷款额度主要集中在中间层。例如:二线城市贷款在20-70万之间的占比71.81%,三线城市占比66.81%。

学历与最大贷款额有较强关联性,学历越高,当前收入与预期收入都较高,从而有能力、有意愿提高贷款额度。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并不是每个房贷者都是房奴,要看你贷款的额度占家庭月收入的比重是多少。一线城市因为工资高,所接受的贷款比例高,贷款占家庭月收入30%-50%的占39.47%。50%-70%的占11.65%。反之,一线城市要不二三线城市的占比要低,如在20%-30%这一档中,一线城市占比31.62%,二三线城市分别是36.05%和34.87%;在10%-20%档中,一线城市占比10.92%,二三线城市分别是13.56%和15.67%。一二线城市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在10%档和70%-90%档中,受访者的占比分别在5%和1.51%左右。

不同城市能接受的月供与家庭月收入比重差异不大,20-50%的月供比重是购房者可以接受的。按目前房贷平均水平(三线城市35万,二线城市50万,一线城市80万)来看,能够接受这一贷款额度的人群仅占20%左右,从侧面印证了我国各城市房价收入比普遍偏高,同时老百姓对楼市的信心不足。

不过,衡量一个家庭的收入与贷款额度的主要指标是看房贷比,一线城市贷款收入比在4-7.5倍之间,二线城市贷款收入比在2.5-6倍之间,三线城市贷款收入比在2-4.5倍之间。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调查报告显示,在不同城市,考虑提前还款的比例保持一致,会考虑提前还款的比例占据八成以上,说明中国消费者不愿意“欠债”,也表明市场缺乏更有效的稳定投资渠道。

从房贷大数据透视楼市购买力

要还贷了,是不是的节衣缩食了?从这次调查看,中国房贷还是十分安全的,一二三线城市每月按时还款的比例都在68%以上,分别为71.92%、71.17%和68.12%。不过,勒紧裤带过日子的比例也比较大,大概在26.53%-30.94%之间,还有一些不把房贷当一回事儿的,背负贷款、钱照花不误的在0.94%-1.55%。数据显示,三线城市的购房者提前还款的意愿更强烈,一线城市的购房者相较于其他区域,更注重房贷对生活品质的影响。

同时,教育程度越高,越会将贷款总额控制在适度范围,保障家庭的生活品质。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