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购租并举或有突破 二次房改路径定标城市“新市民”

发布时间:2016-01-10      来源: 中国经营网    点击:

经过超过半年的前期筹备与研究讨论之后,被市场称为“二次房改”的“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终于提速。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2015年末相继召开之后,“二次房改”的目标、路径等,均已基本确定。

  城市“新市民”将成为“二次房改”有关政策精神和方案草拟、制定的核心政策诉求。最高决策层希望借此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并依此建立起稳定、良性和健康运转的房地产市场,继而在国民经济全局中发挥良性和正向的作用。

  如是思路之下,“二次房改”有望在“建立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市场”“满足城市新市民住房需求的制度改革”等方面,较现有体制和格局形成“创新”和“突破”。而原有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也面临一定的调整与完善。

  路径定标

  “二次房改是外界的称呼,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内部的标准说法是,‘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2016年1月6日,一位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的目标、路径等,都已确定。

  2015年6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了一系列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领域的改革重点,并形成了有关工作安排。按照“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安排,有关部门应在2015年提出“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1998年,国务院下发23号文件,要求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房改自此拉开序幕,商品住房开始进入住房消费市场,并在此后20多年间,形成了房地产对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位置与格局。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议定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主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体改司等有关部门负责,其中部分内容也涉及到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等相关部门。 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住建部即对“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及其实施方案”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并结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筹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进行了积极准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实际上是相继召开的,经过这两次会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大方向被确定下来,主要是围绕满足城市新市民的住房需求,建立符合这一需求和趋势的住房制度。”前述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人士称,对于这一内容,住建部已经向地方政府进行了通报。

  购租并举

  在“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前期研究和讨论工作启动后,住建部住房制度改革与发展司、房地产市场监管司、住房保障司、公积金监管司、政策研究中心等均抽调了相关业务人员参与了该项工作,并在较多领域形成一致和共识,在住建部向最高决策层汇报中,即部分包含了这些共识。

  记者了解到,中央层面已经确定,在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背景下,逐步放开省会以下中小城镇的落户限制,在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就业吸附能力提升后,更多周边地区的农村居民、小城镇居民进入区域中心城市落户,继而产生住房需求。

  “住房需求有两个方面,购房是一方面,租赁是另一方面,并不是只有购房需求才是需求,所以,购租并举这个思路,自始至终被贯穿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前期筹备和探讨中,而这个思路,也得到了中央最高决策层的首肯,所以,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已经被确定下来。”前述参与研究探讨的专家告诉记者。

  2015年12月28日、29日两天,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在该次会议上,住建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向地方政府表示,2016年要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的住房体制改革,把去库存作为房地产工作的重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

据了解,为了完善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在考虑,通过国有资本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专业租赁经营机构;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特大型城市也按照住建部的要求,着手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工作。这些都将为市场化、规模化运营住房租赁市场,提供出口和保障。

  保障微调

  在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中的前期研究和探讨中,保障性住房的品类也多次被涉及,参与讨论的人士多认为,应对现有住房保障体系的品类做出完善和调整。不过,由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仍未最终定案,这部分内容是否最终出现在方案当中,尚不能最终确定。

  目前,中国的保障性住房品类相对较为繁杂。在产权型保障房中,有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等;在租赁型商品房中,又有廉租房和公租房等,目前,廉租房与公租房已经并轨运行。北京等地还有自住型商品房等带有政策性住房的品类。

  “从目前的情况看,经济适用住房逐步退出的可能性比较大。”前述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地方住建系统在研究廉租房、公租房两房并轨的同时,也曾重点对三房并轨进行研究,所谓三房,即是廉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

  2015年年底,北京市正式确定,不再新建、配建经济适用住房。保障的品类缩减为公租房、自住型商品房和棚改安置房。在此之前,全国已经有不少地区确定不再兴建经济适用住房。

  除经济适用住房外,公租房也面临一定的调整。目前,住建部已经开始考虑实行公租房货币化的政策思路,即通过市场筹集房源,政府给予租金补贴的方式对公共租赁住房进行运营。

  除此之外,按照住建部2016年的工作安排,将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努力提高安置比例,2016年新安排600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改进房地产调控方式,促进房地产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落实地方调控的主体责任,实施分城施策、分类调控。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