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房企三四线项目去化难,原来都是被他骗了!

发布时间:2016-04-20      来源: 明源地产研究院    点击:

你是不是觉得,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你越来越看不懂了?你开始怀疑很多理论!

 

首先怀疑房价收入比、租金售价比这两个数字根本没用!有用的话,深圳、上海、北京得房价早都该跌了!

其次怀疑人口净流入这个指标也没用!上海去年净流出,今年房价却疯涨!

最后怀疑GDP、人口规模、库存数量完全没用。许多三线城市,进入时候看到了很多光鲜靓丽的数字,最后却发现房子根本卖不掉!

 

明源君认为,真正的问题症结在于统计数字本身。许多数字本身就是错的,更多的统计是站在独特的角度,根本不适合房企使用。

 

行业利润率已经如此之低,判断错误必然导致项目亏损;行业已经如此细分,你所针对的细分客户群体,没有人会比你更了解。

房企如果仍然依赖公开的各种统计数字来作出决策,无疑是坑自己。

克强总理喜欢通过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银行中长期贷款新增这三个数字来判断经济状况,这是他的心得,被称为“克强指数”。

 

明源君觉得,每家房企,也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参考数字,有自己的“克强指数”,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统计数字无法使用的三个原因

 

为什么许多统计数字无法使用?明源君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明源君举个例子来说明。

 

一个社区有100个常住人口,10年前的GDP1000万,但当时的社区领导想让自己的政绩更突出,于是不算居住不满2年的人口,向上级报告说自己的常住人口只有50个,人均GDP20万(实际只有10万)。

 

5年之后,这个社区换了领导,常住人口增加到200个,GDP3000万,人均15万,这个数字本来是比之前的真实数字10万大幅增加的,但是却比之前上报的数字(20万)少了。为了比前任报的数字多,这任领导于是只好也少报常住人口,说只有100个常住人口,人均GDP30万。

 

如此这般下去,这个社区的统计数字永远不可能真实。房企参考的GDP数字、人口数字也就不可能真实,作出的判断也不可能正确。

 

 

 

二、角度问题

 

大家都说深圳的房价如何高,租金如何贵,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其实大家依据的房价、租金的数字,都是局限的,局限于普通商品房。

 

可是深圳是有大量的城中村存在的,有大量小产权房和违建存在。难道这些小产权房和违建就不能满足居住需求么?花商品房几分之一的价格,买一套小产权房,只要不出意外,一样可以是“家”,一样可以转让,可以保值增值。

 

深圳全市建筑面积9亿平方米,其中违建37.3万栋,4.28亿平方米,占43%,其中工业类违建1.80亿平方米,占违建总量41.93%,住宅类违建1.72亿平方米,占40.08%。官方称租住在违法建筑内的人口约737.87万,可能这个数字是基于常住人口统计的,实际居住在违建里的实际人口可能多达一千几百万。

 

算上这些,平均一下,深圳的房价和房租就比现在便宜多了,深圳的人口也比现在的数字多出许多。

 

三、方法问题

 

国家的统计部门,许多时候是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入户调查的形式进行统计的,这种统计是先天就有其不足的。

 

比如,调查收入,许多有钱人根本就不接受。填表接受调查的家庭会得到20元补助,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才会因为这样的补助填表呢?很多做生意的,如果没有开公司或者公司没有会计,你怎么知道他的真实收入呢?

 

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全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32.9平方米,而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均住宅面积也不过在35平方米左右。

然而,这一数字却与国人乃至业内人士的观感并不相符合。无法解释北、上、广、深楼市的火爆,更无法解释各个城市之间去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明源君发现,已经有多位学者对统计做过分析,均认为:该数据之所以无法正常使用,是因为该数据来自入户抽样调查,而调查人员询问的是有户籍和有住房的当地家庭,从而得出数据。也就是说,该数据反映的并非城市常住人口的真实数据。

 

真实的数字是怎样的?沈晓杰等多位学者,根据公开的每年竣工建筑面积和城镇人口等数据,重新计算后的数值均是:17---22平方之间。

 

 房企如何建立自己的“克强指数”?

 

那么,房企如何建立自己独特的统计数字体系,用于决策呢?明源君觉得首先是要明确自己企业的细分客群、乃至自己项目的细分客群,以此为依据去获得相关数据。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民国时期曾经火爆上海的一家百货公司是这样选址的:老板坐在自己看好的门面门口,面前摆一个碗,身边有一袋黄豆,街上每过一个人,就往晚里扔一颗黄豆,晚上回家,数黄豆有多少,就知道门面前的人流量有多少了。

这个城市,乃至这个区域有多少人,其实都与这家百货无关,门口经过了多少人,才是真正相关的。

 

至于哪几个特殊的指数是真正适合你的指数?因为每家乃至每个项目的定位都不一样,要靠每家企业自己摸索,明源君帮不了你们。

明源君只能讲讲你知道要什么样的指数后,怎么去收集原始资料,从而能够计算出自己的指数!

上面所说的数豆子,是最始的原始数据统计,现在这样的方法肯定是不行了,要获得相关原始数据,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消费很难造假,有同样消费人群的商品的成交数据可靠!

 

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银行中长期贷款这三个“克强指数”之所以真实可信,明源君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三个数字背后,都有真实的付出和获得,很难造假。

 

比如卖掉了多少电就得有电的收入,铁路货运也必须有收入,银行贷款有利息收入,没有人会为了造假而让自己背上很多不存在的收入,那样无法收场。

 

回到房企,如果房企发现豪宅和某种奢侈品比如钻石、名牌包,有相同的消费群体,完全可以根据当地这类商品的销量来判断市场。

类似的逻辑,在各种支付平台有同样消费的人群,其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也不会相差太远!

填表调查出的收入可能不真实,但消费行为本身一定是真实的,因为消费者需要真金白银的付出,经营者需要真金白银的交给老板和纳税!

 

 

 

二、同事不会造假,请一个有经验的人就有了“感觉数据”!

 

看过一两百城市、几千项目的地产老手,先天就有一种独特的感觉。

比如看下街头张贴的广告、看下超市里货物消耗的速度、看下中午的人流,都可以作出直观的判断。

房企高薪请一个经验丰富的高管,其一部分价值就在这里,一个正确的判断对企业的利润是非常重要的!

 

三、特殊机构没必要造假,搞懂一个人群就搞懂了家庭数量!

 

没有人是独立存在的,从“家庭”的角度切入,可以找到很多数字之间的关系。

比如,人口数字和家庭数量可能不真实,在校学生的数字却基本都是真实的。

搞清楚了当地学生的数量,也就搞清楚了家庭的数量。搞清楚当地贵族学校学生的数字,也就可以按比例计算出高收入父母的数量。

 

四、自己积累的数据最可靠,把深层数据和大数据联系起来!

 

在一个城市深耕一段时间后,每个房企实际都有了自己的业主、客户数据库。全国性的房企,更是有全国性的数据库。房企自己的数据库,和整个客户群体之间,一定有一种关系。找到自己数据库里的深层数据,和外部大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通过计算作出相应的判断。

 

举个例子。北京的一个大悦城通过自己综合体里的各种设备,收集到几十万顾客的数据,通过上网地址,和支付宝做数据交换,更了解这些顾客的消费喜好,给他们贴上更多的标签。如果大悦城要在南京开另一家大悦城,选址的时候,就可以看南京支付宝的用户,哪些有和自己的顾客群体同样的标签,这些有同样标签的用户,在哪个区域最集中,在那里选址就准没错!

 

五、图像不会撒谎,即时数据可以不侵犯隐私!

 

2011年,百度地图就曾推出一款免费的热力图应用。通过不同的颜色,用户可以在百度地图上看到一个城市各个区域的人口密度情况。

2016年的今天,移动互联网和其它技术已经到了如此发达的程度。

 

空中有卫星,实际上哪条街道什么时候走过多少人都可以统计。

在移动公司看来,每一台手机每天经过了怎样的路线,运营商都会有详细的记录,如果变成图像来看,是许多手机一会聚集在那里,一会聚集在那里!

QQ和微信的用户,在哪里也都随时可以看到!

 

把每一秒的图像集合起来,人们在哪里工作、在哪里上班,会经过哪些地方,实际上都一览无余!

当然,类似的统计可能涉及隐私问题,但是如果你最终的统计数据不是针对一个人的行走路线,一台手机的运动轨迹!而是针对每个时刻一个区域的人群分布,也就不会侵犯隐私了!

 

 

 
热点彩蛋
 
 

70年后你的房子怎么办?

 

 

温州一些业主因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年限到期,面临需花费数十万元土地出让金重新办理土地证的消息,经澎湃新闻等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就此,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宣教科人士418日又说:“缴纳数十万出让金重新办理土地证”是“误读”,对土地使用证到期的后续处理,当地尚未制定政策,也没有办理过续期手续。

 

这个事情真是一波三折啊,其实,明源君之前早就详细解读并给出过结论,满70年后:

 

 

 

 
 

1、使用权不足70年的,到期可以交费或无偿续满70年;

2、70年中房屋成为危房,业主可以联合起来在原地重建;

3、70年期满后土地使用权自动续期,将很可能不需要补交费用;

4、70年里需要重建的危房很多,考验业主彼此之间的合作能力。这也是开发商的机会,很有可能会有专门干重建的开发商出现;

5、70年内会有大量土地被政府以公共利益等理由有偿收回,真能等到70年期满的房屋比例不会太大。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