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全国土地出让金降逾两成 专家预计今年将回暖

发布时间:2016-04-2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点击:

4月5日,财政部综合司公布2015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经济增速放缓,土地市场需求不足,全国土地出让收支规模出现“双降”。专家分析称,土地收入的周期性缩水,短期内将给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带来压力。
数据 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规模双降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缴入国库的土地出让收入33657.73亿元,同比下降21.6%。其中,招拍挂和协议出让价款29820.20亿元,下降22.4%;补缴的土地价款1455.18亿元,下降23.0%;划拨土地收入1103.57亿元,增长17.8%;出租土地等其他收入1278.78亿元,下降24.4%。当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教育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分别为436.69亿元和423.51亿元,同比下降33.4%和35.6%。
财政部称,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主要呈现两大特征,一方面,2015年前三季度持续下降,第四季度止跌回升。具体来看,从一季度开始,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稳定房地产发展政策,促使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由负转正,带动第四季度用地需求回暖。另一方面,个别地区逆势上扬,大多数省份降幅明显。其中,深圳市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该市经济增长强劲,房地产市场交易火爆,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地价持续偏高所致。
从2015年全国土地出让的支出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土地出让收入下降的影响,2015年全国土地出让支出33727.78亿元,同比下降18.5%。财政部表示,2015年全国土地出让支出中,成本性支出占支出总额的比重略有下降,征地拆迁补偿和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占比有所提升,土地出让收益注重向农业农村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倾斜。
财政部指出,当前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土地违法案件未得到彻底遏制,大多数违法用地未缴纳土地出让收入,造成土地出让收入流失;土地市场化配置比例偏低,工业用地和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存在粗放利用现象,导致土地价值难以完全实现;一些地方仍存在减免或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通过空转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和违规安排支出等问题,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探因 需求不足等因素导致减收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2015年全国土地收支“双降”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用地需求尤其是工商业用地需求减少,这在面临去产能的行业用地方面更加突出。二是住宅与写字楼的房地产开发层面库存量大,在去库存的过程中,新增用地势必会减少。
财政部指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受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土地市场需求呈现不足状态。全年当中的国有建设用地实际供应量为53.36万公顷,同比下降12.5%。其中,工矿仓储用地供应12.48万公顷,下降15.2%;房地产用地供应11.98万公顷,下降20.9%;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供应28.90万公顷,下降7.1%。
同时,地区间用地结构改变也对土地出让收入减少产生了一定影响。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国家在国有建设用地供应上实施差别化供地政策。分类型看,工矿仓储用地、房地产用地和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分别占土地供应总量的23.4%、22.4%和54.2%,三类用地占比分别较上年下降0.8个、下降2.4个和提升3.2个百分点。由于基础设施用地价格较低,而房地产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价格较高,当年用地类型结构的改变对于土地出让收入减收影响较大。
此外,造成2015全年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的原因,还包括出让面积继续萎缩和地价增幅逐步趋缓。一方面,在房地产高库存压力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购置土地更加谨慎。财政部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土地出让面积22.14万公顷,同比下降18.6%,与上年相比下滑3.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2015年四季度末,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商业和工业地价同比增幅均有所回落。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应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打击力度,依法征收土地出让收入,避免土地出让收入流失。同时,扩大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范围,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此外,应进一步落实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政策,盘活土地出让收支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土地供应及收支管理的审计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土地供应及收支信息公开制度。
承压 地方财政受挫于“地租”减少
2015年财政预算报告显示,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44509.51亿元,下降4.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9452亿元。实际上,2015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仅33657.73亿元,明显少于2015年预算。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在许多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已占地方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个别地方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最高时可以占到总财政收入的六成。虽然很多地方正在积极转型寻找新的支柱产业,但新产业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内土地出让收入仍占据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比重。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23.8%;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4.2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35.5%;2011年,昆明、温州、大连、沈阳等城市土地出让收入更是高于当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作为我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柱性来源,土地出让金缩水令地方财政承压。西南某地级市财政系统人士此前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很多地方土地收储需要先向银行贷款,之后靠未来土地价格的上升归还贷款。“今年我们土地出让金大约1亿元,贷款要还6亿元。地价上不去,土地拍不出,出让金没了,还款的来源就断了,地方政府财政可能会出现危机。”他表示,“还好国家允许用置换债券来归还债务,可以把危机往后拖延。”
白景明表示,土地出让收入下降确实对基层财政有一定影响,不过基层财政收入最主要还是取决于地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化的进程。“土地是所有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都要附着在土地上,不过经济发展最主要依赖于供给和需求以及二者的匹配。比如经济增速和产业结构调整决定了工商业用地需求,人口和城镇化决定了住宅用地需求。”他说。
展望今年,白景明认为,土地出让收入会有所回暖。经济增速从今年前两个月来看有所回升,土地出让收入也会有所增加。而结构性短缺与过剩并存的问题,随着养老、城镇化等的发展,会消化一部分库存,也会有新建用地需求。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