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亦官亦商”者终究“无官无商”

发布时间:2017-07-08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安徽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周春雨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经查,周春雨毫无政治信仰和宗旨意识,长期“亦官亦商”,大肆攫取巨额经济利益,违规从事投资经营等活动;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和报告个人有关情况;违反生活纪律。在境外存款,隐瞒不报,涉嫌隐瞒境外存款犯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7月6日  《人民日报》)
“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如此谆谆告诫我们的领导干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领导干部把总书记的教导当成耳边风,抱着“升官发财”的不良动机,把做官当成一门生意,利用职权为自己和家族敛财,甚至将商品交易原则带入党内政治生活,在官商不分的贪腐泥沼中越陷越深,最终被人民群众所唾弃。
官商勾结自古以来就是让人深恶痛绝的恶行,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身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划清官商之间的界限,更要坚定共产党员的立场信念,让自己的权力用在为人民服务上,因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正是人民赋予的。“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注定将和清贫为伴,因此就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抗得住侵蚀。必须要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决不能用来做交易,要坚决破除“亦官亦商”的迷思,要把当官作为干事创业的平台而非发财的途径,面对各种诱惑,给自己装上清除私心杂念的“吸尘器”,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洪堤”,守住做人为官的底线,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
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强调官商之间要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很多地方政府业也对政商交往列出了详细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给正确处理政商关系划定了“硬杠”。如广东省纪委要求领导干部在与企业交往时,不得收受红包、礼金、礼品、消费卡、奖品、奖金等财物;不得以本人或配偶、子女等的名义筹资、借款、借物;不得在市场准入、招商引资、政府采购、证照颁发审验、项目审批、土地征用以及财政补贴等环节吃拿卡要和政务服务不作为、慢作为。此外,为筑牢防止官商“勾肩搭背”的“防火墙”,北京、上海、重庆、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已经开展试点规范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的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应有度。笔者衷心希望周春雨从“亦官亦商”到“无官无商”的惨痛经历能够为其他领导干部敲响警钟,别让“官商勾结”成为官员堕落的“催化剂”。同时笔者还希望官商之间一定要“相敬如宾”,牢记官商交往的底线,必须在党纪国法面前心存敬畏,切莫心存侥幸。
 

作者:(笔名:许谨谦)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