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违规接待屡禁不止,唯有严打

发布时间:2017-07-12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查纠“四风”,各地整治公款吃喝等问题,取得成效。然而,也有单位、个人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各种名义列支公款吃喝费用,公款吃喝“潜入地下”。(人民网7月12日电)
近日,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开展整治潜入地下公款吃喝工作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潜入地下公款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过进一步规范公务活动支出,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力度,遏制由地上转地下、由公开转隐秘的公款吃喝行为。可谓是严打条约化的进步,制度的保障“严打”方可放开手脚。
“公务接待”在办理公务的过程中是否真的必不可少?如果分清楚“做事”和“吃饭”孰轻孰重,或者说搞清楚工作的职责是“干事”而不是“吃喝应酬”,那么“公务接待”似乎变得不那么必不可少了。
“公务接待”需要正常化。什么是正常化?笔者愚钝以为:可口、家常管温饱便是正常化,鱼翅燕窝、鹿茸野味便是非正常化。简化吃饭的程序,把推杯换盏变为一茶一饭,把饭局溜须拍马换为话话民情,把十里相迎变为表里如一,把“接待”变为“民情交换站”,每一次的“公务接待”是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是为了切实的解决群众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官员干部加深交情的桥梁,更不是鱼肉百姓的避风港!
“公务接待”需要标准化。什么是标准化?目前政府部门对公务接待都出台了相关的制度,例如:10人以下的接待,陪同人员不得超过3人,接待需要有方案、有人名、有职务、有菜单,不得出现酒水等规定。从制度的层面看,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近年来矿泉水瓶子装茅台、鱼翅冒充粉丝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意味着制度的标准化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严明制度,才可以真正做到“接待”标准化。
“公务接待”需要严打化。对于违规接待、超标接待等要予以严肃查处,要将坏典型、乱作为曝光,要将违规红线拉紧,触碰红线、僭越红线必须“严打”。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严打”一次强,也是印证古语“杀鸡儆猴”的道理,严打违规接待方可推动作风建设和厉行节约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查处的长效机制。
 
2017.7.12
笔名:锁针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