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扶贫巡视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17-07-12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近日,贵州省集中通报了18个地方和单位巡视“回头看”整改情况,梳理18份整改报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领导”“脱贫攻坚”等成为高频词。(7月10日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扶贫是一项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庞大系统工程、惠民工程和幸福工程,是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决不能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在脱贫攻坚中,有些地方存有“畏难情绪”,认为脱贫攻坚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奏效;更多地则认为贫困地区是“填不满”的坑,白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有的为了完成脱贫任务,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和“纸上脱贫”,个别地方还有搞“专款挪用”、脱贫资金不及时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
由此可见,开展扶贫领域的巡视已经势在必行,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期,虽已取得瞩目成就,而且超出了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贫困人口还有4000多万,“硬骨头”仍有很多,而在接下来在不到四年时间里,每年还要脱贫1000多万贫困人口,时间特别紧、任务特别重,形势相当严峻。如果在扶贫当中出现贪污腐败等问题,势必会让脱贫攻坚之路更加泥泞。搞好从上到下的扶贫巡视,聚焦民生工程、重大政策、产业项目落地,对于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大有裨益。
近年来,个别地方在扶贫评估检查中发现,一些扶贫政策在执行中发生偏差走样,与初衷背道而驰;一些扶贫项目没到位,水土不服,浪费了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引发群众质疑,也打击了贫困群众的信心;随着简政放权和扶贫资金的大量投入,一些贫困地区拥有了对大量财政资金和物质资源的自由支配权,关键问题是,扶贫不是花钱就能办到的,扶贫不能成为“救济”,扶贫更不能“劫贫济贫”。因而,开展扶贫巡视就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对脱贫攻坚发生严重制约作用的问题,同时推动常态化的巡视,将定期巡视与随机暗访相结合,将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相结合,将正面巡视和突击巡视以及“回头看”相结合,形成天罗地网,确保扶贫环节的严密监督,让一切违纪违规无处遁形,确保权力在阳光的监督之下运行,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作者:许海兵(文/许谨谦)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