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7月11日报道,黑龙江省鸡西市医院内一男子持刀砍伤两名医护人员后挟持值班护士,随后被当地警方击毙。
此事被媒体爆出后,引发了医疗圈的一片欢呼,其中有的是为警方拯救医护人员而欢呼,有些是为了医疗秩序被维护而欢呼,然而有些则是为了闹事的患者家属被击毙了而欢呼,有人甚至提出把击毙的视频放到全国的医院循环播放。
北京时间“锐评”(微信ID:Btimelun)认为,从警方通报看,该男子事先已经砍伤两人,并试图将刀刺入一名护士胸口,警方处置并没有问题,现场击毙是为了保护公共安全和解救被劫持人质,这个选择很正常。
至于医生们的欢呼,如果是为了警方成功制止犯罪,或者是为了医疗秩序被维护,那么也很正常;但如果单纯是出于击毙了一个闹事的患者家属,就殊不足取了,至于把击毙视频放到全国播放更是匪夷所思的想法。
这名男子被击毙固然是其咎由自取,医务工作者的人身安全也必须得到保障。但这种事情的发生,在锐评君看来同样是一场悲剧。如果说击毙一个持刀暴徒还值得庆幸,那么击毙了一个患者家属其实没有什么可值得欢呼的。
根据公开报道,男子是因为不满医院对其患病母亲抢救方式。在此锐评君不想讨论抢救方式是否真的存在问题,而是想问:因为对抢救方式的分歧,发展到最后两人被砍伤、一人被击毙的结局,这样真的值得欢呼么?
可能有些医生会觉得,被击毙的是个医闹,更何况他行凶在先,对于这样的医闹就应该严厉打击。
锐评君认为,医生们的这种情绪可以理解,此前已经发生多起暴力伤医案件,一些医生甚至付出声明代价,这让很多医务工作者感到愤怒,对伤医者产生痛恨是十分正常的。
但此类事件的发生,实际上有患者家属个人素质、社会法治环境、医院安全保卫措施、医生沟通方式、基层医疗制度等多重因素。
从此事看,该名患者家属个人素质显然是导致事件的主要原因,即便是对医院的抢救方式不满,也完全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
但同时,社会舆论环境也可能对其行为产生了影响,一些媒体报道医疗问题时过度突出医生的过错,集中报道了一些医疗失范行为,导致了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缺乏信任;
在此基础上,基层医疗体系中的一些问题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医生和患者因此产生了矛盾,这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不能忽视的是,一些医院的安全保卫措施较弱,一些医生在沟通过程中态度不佳,也都实际上形成了此类事件发生的隐患。
而如今,尽管一名持刀行凶的暴徒被击毙,但是医患关系并没有什么根本改变,社会舆论环境对于医生的信任似乎稍好一些,可是患者认为医生“黑心”的情况并不罕见,而一些医院的安全保卫措施松懈依旧,部分医生在沟通时缺乏方式方法依然故我。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与患者群体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一次暴力犯罪的制止并没有改变双方的对立。甚至于,一些民众还会对这种医生的欢呼感到齿冷,认为其冷血程度让人联想到医生被砍时网络暴民的欢呼,这样真的有帮助么?
实际上,在锐评君看来,问题并不仅仅在于当一些矛盾纠纷出现时如何保障医护工作者的权益,而是在于如何缓解、消弭医患矛盾,或者至少将医患矛盾引入法治、文明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