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违规宴”坏了“金榜题名”之喜
发布时间:2017-07-22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次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近日,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纪委通过短信平台向全县480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提醒。“金榜题名,可喜可贺,谢师有情,宴请不必!全县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自觉做到不举办、不参与各类名目的‘升学宴’‘谢师宴’,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人民网7月21日电)
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金榜题名固然可喜,亲朋聚于一堂一起庆祝,也无可厚非,但是近年来“升学宴”“谢师宴”似乎成了各地高考、中考后的风俗习惯,如果不邀朋喝友摆上几桌,似乎不得劲,但是面对各地利用“升学宴”、“谢师宴”乘机敛财这样愈演愈烈的风俗是否值得被提倡?
凡事有度,必循规矩。要保持一碗水的平衡必须找到平衡点,要为“金榜题名”庆祝也是同理,必须在“度”之内,规矩之中。通过相关程序上报后,亲朋小范围聚一聚,朝贺一番是情理之中也是人性之中。但是部分不守规矩的领导干部借子女升学名义发送请柬或采用打电话、发短信、口头相邀等方式宴请管理服务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务的人员等参加宴会,趁机敛财,这样的行为就在法理之外了,必须予以打击。
教育警示在先,法理规则并济。“打火要趁早,灭害趁萌芽”,借“宴会宴席”大肆敛财,变相收受贿赂这种歪风邪气必须扼杀在萌芽状态。要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提前给党政干部打上“预防针”。要持续开展教育警示,用“典型”鞭策干部,把打击“升学宴”“谢师宴”的歪风作为党建作风建设监督检查的重点工作。要多举措并举,利用发通知、签订廉政承诺书、发送廉政短信等形式给干部敲警钟。多重教育警示之后,对于顶风违纪,以身试法的典型,要“手起刀落”绝不“手软”,用法理和规则惩罚这些“权力的滥用者”。
近期,正是高考、中考后的重点时期,不论是党政干部个人,还是纪律监督组织部门都需紧绷纪律红线,不触“高压”线,规则之内庆“金榜题名”之喜,切不可“越尺度”坏了人生之喜。
2017.7.21
笔名:锁针
(责任编辑:总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