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让干部能上能下成为一种常态

发布时间:2017-08-29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打破“铁饭碗”固化思维 让干部能上能下成为一种常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和许多机关、部门实行聘用制等原因,现代意义的“铁饭碗”越来越少,而非“铁饭碗”工作也越来越难以称心如意。尤其是当代年轻人在就业难与父辈意志的双重影响下,“铁饭碗”就更加成为“香饽饽”,被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所钟爱、所向往,为此公考热越来越高涨,可见“铁饭碗”的现实虽然在不断减少,但是“铁饭碗”的观念意识反而更加浓厚了。
可若“铁饭碗”摔不破的固化思维深入骨髓,人人都以为捧得“铁饭碗”便能旱涝保收、衣食无忧,从而不思进取。那这跟不上时代改革步伐的“铁饭碗”终将生锈、腐化。两年前,中办下发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中便明确提出选拔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最新方向——打破事业单位编制,去行政化,推行聘任制。这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聘任制能够更好的提升事业单位专业化水平,能让领导干部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而非职务升迁上,从而更好的提升政府服务职能水平。那么如何真正打破“铁饭碗”的固化思维呢?笔者认为除了一系列的治吏新政外,更应积极从形势上、态度上、以及真本事上下功夫。
认清改革形势,为干部队伍提供发展动力。《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播出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我国当前的改革形势。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能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源头活水。“铁饭碗”的改革也是如此,就目前而言,全国有多个省份已先后试行了公务员聘任制,聘任制改革的实施,不仅使部分公务员实现了自由身,也有利于激活公务员队伍活力,促进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更好的为国家运转提供充足动力。
转变工作态度,在干事上发扬钉钉子精神。就“铁饭碗”而言,稳定的收入和制度的保障,让部分干部的工作态度大打折扣,庸政懒政者屡见不鲜。而杜绝庸政懒政绝非仅凭制度改革的鲶鱼效应就能一蹴而就的,关键还在于工作者自身态度的转变,要积极发扬钉钉子精神。也只有当我们的干部队伍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重实绩、不摆花架子,才能使工作重点与群众需求契合,真正钉好钉子。
练就过硬本领,以真本事引领时代潮流。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练就过硬本领,才是真正的“铁饭碗”。日新月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充斥社会。如果说领导干部还停留在与纸笔打交道,在酒桌上谈发展的状态中,不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能与时俱进,那么就算是“铁饭碗”也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铁饭碗”本身并无优劣,若能以积极扎实的工作态度,紧跟时代步伐的过硬本领来锻造,那么它的材质、厚度、硬度才能真正当得起“铁”一字。
 
                                          作者:龙雨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