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蔑视“戏子”的人,自己又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7-09-22      来源: 作者博客    点击:

 
 
作者:吴墨
来源:作者博客
 
旧时把唱戏的称之为“戏子”,缘何如此?据网上文章说还有出处和来历。为啥木匠、铁匠、瓦匠等艺人都称为“匠”,而唱戏的也是艺人就叫戏子呢?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坐天下时,太子降生后整天“哇哇”乱哭,怎么哄也不行。皇宫内外,上至娘娘千岁,下到宫娥太监,都为这事愁得吃不好睡不香。李世民琢磨了半天,想了个哄孩子的法儿说:“把宫中会吹打的人叫来,叫他们吹打一阵子,也许会顶点事。”可他又一想,怕那么多人把孩子惊吓着,人少了又配不起套来,怎么办呢?几位娘娘见万岁左右为难,就自个承担起这吹吹打打的差事,又叫了几个公公(太监)来帮忙。
 
这一招儿还果真灵验,太子听到吹打声马上不哭了。李世民知道后龙颜大悦,下朝后就和娘娘们一起吹打拉唱哄着太子。可老这么吹打也不行,皇上还要朝会众臣、商议国家大事,娘娘们整天折腾也怪累得慌。李世民就传旨,把宫中的歌伎乐师集中起来,成立一个专门吹打玩哄太子不哭的班子。意思是戏逗太子。所以叫唱戏的为“戏子”。
 
太子长大后,常听这么敲打吹拉觉得不新鲜了,就让人把前朝的人物和故事编成唱词,又找了些能唱会道的人来演唱,演唱时还要换上前朝人的衣裳。后来传到了老百姓那里,人们觉得有意思,又增添了些角色,就演唱起来。这就是后来的戏班子。
 
这个说法是否真实准确,无法考证,但有了戏子这个称谓以后,后人们逐渐将这个称谓沿用下来,并将范围扩大至从事今人所说的“文艺”工作之男女老少皆称为“戏子”,从心底里小觑、鄙视和蔑视他们,称之为“下九流”一类。本想在网上搜一趟“下九流”,恰巧博友狼头长啸今日发一文帮了大忙,索性“借来”一用,所欠人情日后弥补吧。
 
 
 
自古,中国社会有“三教九流”的高低贵贱之分。
 
最开始的“三教”,为儒、墨、道,后墨家消亡,改为儒释道。九流最开始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上、中、下”的“九流”,代表着中国社会各自不同的高低贵贱群体阶层。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帮,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花子,九卖糖。
 
从上述排名可以看出,那排名最贱下九流的“戏子”受到蔑视。这并不奇怪,在统治阶层的权贵上流社会鄙视蔑视戏子可以想象得来,除了他们是主流、正流和上流外,其它皆难入流,即便把烧锅、当、商、客、种田视为“上九流”,从根子上在他们心里眼里依然是下等,是和他们有着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这种歧视也能理解,皇权社会里等级分明高低贵贱一直存在,在社会地位上低贱者焉能与高贵者平起平坐,焉能一视同仁?这种蔑视贬损“戏子”的思想观念可谓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由来已久。奇怪的是,同为被统治阶层的下等人受苦人也跟随上流社会一同歧视贬损蔑视戏子,就令人困惑、迷茫和百思不得其解。
 
 
 
社会最底层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扛大包,剃头,澡堂子为人搓背修脚的,甚至乞丐、娼妓、街痞子、流氓等对戏子也倍加歧视小觑,不屑一顾,颇是玩味好笑。拉车的一日拉不上一个活当下一家老小没吃的饿肚子,娼妓没客人点你,不也挣不上钱么?叫花子一天讨不来吃的肚子也会饿得呱呱叫,小商小贩、搓背修脚之类一天没生意不也翘盼客人光顾……这些人对“戏子”的不屑与蔑视真让人匪夷所思。就社会地位而言,在上流社会权贵者眼里,这些人就真的比戏子能高出一二么?瞧不上看不起鄙视戏子是上流社会权贵们居高临下俯视草民贱民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等级思想观念,而同是社会底层受压迫受剥削阶层的受苦人可怜人,为何还要藐视鄙视戏子呢?原因大概是紧跟上流社会权贵们思想观念,虽然衣食住行皆无保障但骨子里还要自觉不自觉地迎合上流社会,权贵们说什么不好什么下贱,这些人一概盲从和跟从,实际你们在权贵阶层的眼里能又算什么?还不是下等人下贱货么?娼妓、乞丐之类小瞧蔑视戏子,你高尚么、你伟大么?退一万步说戏子凭本事吃饭,好歹也是付出辛苦劳动正经的生意,你们呢?拥有金山银海整日骄奢淫逸的权贵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就是正道就是正确就是真理?可见权贵们忽悠洗脑的能耐和功效之水平绝非一星半点儿。然而遗憾的是,这种蔑视戏子的混账思想观念流传了下来承传了下来,以至于在今天一些人的思想深处仍然顽固地存在着。
 
 
笔者从不为今日的所谓艺人捧臭脚,也深恶痛绝演艺圈里荤荤腥腥汤汤水水的,但对这种蔑视“戏子”的思想观念深感有失公允。无论过去的“戏子”,还是今日所称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是一个自有专长,有能力,心甘情愿从事这个行当这个领域,以自己的劳动或曰表演换取市场的认可,换取应得的报酬凭本事吃饭的群体,比起那些从事皮肉生意干这伤风败俗的男女们至少要高尚要正道,比起那些制造假冒伪劣的黑心商贩,比起那些丧失天良的所谓医生教师,比起那些形形色色的腐败分子,比起那些制造冤假错案恶警黑法官要干净高高尚。不可否认,今日的一些所谓文艺工作者里有这样那样的混球甚至混蛋,干出了一些不为人齿的肮脏龌龊丑陋事,但哪一行哪一业没有?按说今天官员都是特殊材料制成,是先锋队的一分子,其中的腐败分子还少吗?近日有人说要对演员天价天酬建议立法限制,在此笔者不想多说,试问,能有这种资格者有几何?大多数或绝大多数从事演艺的片酬有几许?用博友的话作答复:潘石屹、王健林、马林等人的“商业片酬”比艺人是高还是低呢?两者区别不过是所从事的领域和行业不同而已。收益高低,都是市场说了算,而不是行政权利使然。天价片酬的艺人和商圈里的富翁阔佬,当说皆是该行道的佼佼者,皆是精英翘楚,永远是少数或极少数,是一大锅清水里的为数不多的几朵油花花,与其他行业行情并无多大区别,在市场行为下能有那么高的收入自然有其道理,是他们才能出众超群,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肯定,是他们的实力的价值体现。尽管一些人心中忿忿不平,只要他们遵纪守法合理合法地挣钱,是亏是盈,关门倒闭,抑或日进斗金都是正常,与他人无关,羡慕嫉妒恨也只能羡慕嫉妒恨。
 
 
 
其实,静思之,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你我他是什么角色?人人都是某种戏子,哪个人不是?只是行业、领域、专攻不同罢了。无论各行各业,有天资、勤发奋、多努力、加之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的因素,就有可能在本行业做大做强,成为领军人物行业翘楚式的大“戏子”;生不逢时、无天赋,努力不够或不得法,那只能挣小钱甚至亏损。
 
笔者无艺人朋友,家人也无艺人之类,只感觉蔑视“戏子”的传统思想观念和偏见有待转变,实际今天有的人未必有“戏子”做得好,还从骨子里藐视蔑视他们,这就是一种另类的歧视了。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