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提升基层待遇方能破解国考冷热不均困境

发布时间:2017-11-23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与往年相比,今年公务员职位冷热不均的现象明显改观。截至8日16时,中央党群机关与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本级)两大系统所有职位都有人报考,报考率达100%。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省级及以下)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分别剩下133个、54个岗位无人报考,无人报考岗位远低于去年的223个。(11月11日  新浪网)
与往年相比,今年国考职位报考“冷热不均”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依然存在。竞争最激烈的职位竞争比已经超过了2000:1,与此同时,仍有130多个职位无人报考。尽管如此,与去年最热岗位9837:1、接近“万里挑一”,结束报考时也仍有223个岗位无人报考的情况相比,今年招考岗位之间的“冰火两重天”情况明显有所改善,报名分布更为平均。
考与不考或者考哪里,本来是由个人决定,别人无权说三道四。但是,从岗位报名数据来看,中央职位大热,边远基层职位偏冷、甚至出现无人报名的尴尬,这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话本身并没有错,毕竟任何一种职业选择,只要在法律和道德框架内,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祝福。就跟高考一样,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更有名气的学校,这没什么可指责的。考生有选择权,如果岗位冷热不均,是因为考生倾向性选择造成的,就只能接受,这种选择也再正常不过。但如果是岗位本身造成的,则需要引起重视。实际上,从考生扎堆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充分暴露出了考生们的价值取向和公务员生存待遇等问题。
不过随着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比如分类制度的改革职务职级的并行等等,让公务员看到了不同的晋升通道,尤其是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让他们看到了发展的空间和通道,考生们报名的积极性也开始回暖。因此,笔者建议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从制度层面切实解决基层公务员待遇低、工作忙、环境差等客观问题,尽量为基层公务员创造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从福利待遇、晋升通道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促使他们热爱本职岗位,扎根基层,把工作干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进从头越”,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面前,作为青年一代更应当“一马当先”“身先士卒”,然而,事实却是基层干部“青黄不接”,年轻干部严重流失,尽管各地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但是仍然有部分年轻公务员将基层当成晋升的“跳板”,不想安心扎根基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笔者衷心希望广大有志青年秉承着对群众的热爱,到基层这片广阔天地“抛头颅、洒热血”,施展自己的才华,贡献自己的心力。
作者:(笔名:许谨谦)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