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微信716738729    热线:13944917050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最高院:即使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也不能剥夺其应享有的村民待遇

发布时间:2022-03-17      来源: 北京浩硕律师事务所    点击:

最高院:即使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也不能剥夺其应享有的村民待遇

在征地拆迁中,拆迁补偿资格的认定是获取拆迁补偿的依据。但是,实践中,一些地方以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并不属于本村的“常住居民”为借口,剥夺了村民应该享有的安置补偿资格。那么,对于这种擅自剥夺村民安置补偿资格的行为,最高法院同时在判决书中明确指出:不应将外出务工人员和离村的大学生等区别对待,否则不符合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最高院的这个具体案例。

 

刘女士1969年出生于淮北市某村,1993年外嫁,离婚后长期在外打工。1996年,刘女士的承包地全部被收回。2012年该村被纳入征收范围,因为拆迁时刘女士不属于在本村在册的常住农业人口,不享有安置补偿资格。2013年,派出所为其补办了户籍,但是仍未享受到拆迁待遇。刘女士起诉区政府,要求给予补偿。一二审法院都认为刘女士多年没有经常居住在村里,在该村既无房产又无承包地,不属于征收安置补偿方案中规定的登记在籍的常住农业人口,不应享有征收安置补偿待遇。刘女士向最高院申请再审。

最高院认为:农民进城务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党中央和国务院都非常重视农民工问题。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决定涉及农民工权益的重大事务时,农民工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应当及时通知农民工。根据该意见传达出的精神,即使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也不能因此以非“常住”为由,剥夺其所应享有的村民待遇的政策导向。判决撤销了一审、二审判决,要求区政府对刘女士进行安置补偿。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很多人因为婚姻、求学、当兵、进城务工等原因,而未在村里长期居住生活。对于此类人口的安置补偿问题,也成为征地拆迁中安置补偿资格确定的焦点问题。在实践中,如果征收部门仅仅以非本村常住人口或者是以“村民自治”“村规民约”为由将其排除在安置补偿资格之外,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时候,我们要及时通过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要对损害自己合法权益的拆迁补偿方案听之任之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