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三八妇女节】夸夸我的妻子

发布时间:2019-03-08      来源: 鹤壁新闻网    点击:

【三八妇女节】夸夸我的妻子

浚县于建军:是她帮我从困境中走出来

于建军(右)和杜全芬

于建军(右)和杜全芬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李丹丹文/图在浚县县城,56岁的于建军和妻子杜全芬是邻居眼中“恩爱”的代名词,杜全芬对于建军所做的一切更是让人动容。提起妻子,于建军满是感激:“是她帮我从落魄的困境中走了出来,我有今天全是她的功劳!”

于建军曾在战场荣立过一等功,后经历过下岗、婚变,带着一个患有智障的儿子靠摆地摊儿艰难度日。在浚县一家银行上班的杜全芬抱着一颗“英雄情结心”嫁给了他,此后,杜全芬相夫教子20余年,为于建军撑起这个家。

“当时我儿子生活不能自理,结婚后,全芬从未嫌弃,视如己出,教他说话、识字。如今30岁的儿子已娶妻生子,并在郑州有了份稳定的工作。在儿子眼中,全芬就是他的亲娘。”于建军说。

于建军说,20多年了,妻子在孝老敬亲、照顾家人上全心付出。“我父母都80多岁了,行动不便,我两个弟弟都在外地,只能由我来照顾父母。全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照顾两位老人吃、穿,给他们洗脸、洗脚、剪指甲……”

现在于建军的孙子也上学了,儿子和儿媳在外打工,照顾孙子的任务就落在了他和妻子身上。“孙子从小到大都由全芬照顾,她对孙子的照顾无微不至。”于建军说,“自己的生日她老是记不住,可我的生日她从来没忘过,每次都会给我惊喜。”

淇滨区何兰岭:她为家庭撑起一片天

何兰岭(右)和张秋真

何兰岭(右)和张秋真

“我们结婚37年了,还真没有对她说过感谢的话。我当兵11年,俩孩子出生我都没在家,是她为家庭撑起一片天。”60岁的退役军人何兰岭家住淇滨区市直机关3号院,3月7日,在小区举办的妇女节活动现场,他讲起了与妻子张秋真的点点滴滴。

何兰岭说,1982年他与妻子结婚,婚后没多久他便重返军营,把妻子留在了浚县老家。“当时我们家有7亩地,她要照顾我的父母,还要下地干活儿,没少吃苦。”何兰岭拉着妻子的手,眼中满是温情。

“后来我们有了孩子,孩子出生时我也没陪在她身边,我很愧疚。孩子生病了,她拉着车到乡卫生院给孩子看病,在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没在她身边,这是我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何兰岭说。

“认识他的时候他在当兵,当军嫂我做好了准备。这些经历不算什么,我无怨无悔!他是为了国家,我是为了他,为了这个家,干啥都值得!”张秋真告诉记者,丈夫马上要退休了,孩子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们终于有时间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了。

淇滨区张科甫:

感谢她40多年无微不至的照顾

张科甫(右)和冯瑞英

张科甫(右)和冯瑞英

“我们小区的‘老顽童’张科甫家有位贤妻良母,他妻子冯瑞英照顾公婆是出了名的好,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他们都60多岁了,感情可好了。夫妻俩还热心公益,经常做好事。”3月7日,在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淇滨区锦绣园社区,社区居民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向记者介绍社区的“老顽童”张科甫。

说起感恩妻子,张科甫对记者说:“她把公婆当爹娘,我要把所有的快乐带给她。”

原来,张科甫与冯瑞英是同学,还是下乡农友,相同的经历让他们互相了解,互相体谅。“我们都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老冯对我没说的,好吃的好用的我都排第一。我们结婚40多年了,她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所以我每天都有好心情,带着她出去旅游、唱歌,晚年生活相当幸福。”张科甫喜欢说笑,常常逗得冯瑞英开怀大笑。

“我以前在山城区上班,工作比较忙,不能按时回家。我的父母生病了,是她带着老人去看病,家里蒸了馒头、包子,第一锅总是送到我父母那儿。每次吃饺子,她也是端着小锅送过去,她把我的父母当爹娘,我心里很暖,很感谢她。”张科甫说,妻子的体贴让他很幸福,40多年的陪伴让他感到夫妻的融洽相处离不开彼此的交心与体贴。“我们都喜欢说,啥心里话都会说出来。感谢她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我都记在心里!”

淇滨区孙振军:

有她日子过得才红火

孙振军(右)和宋小红

孙振军(右)和宋小红

“都说一个男人的成功,离不开女人的支持,我能成为咱市的‘体育达人’和‘献血达人’,离不开妻子对这个家的默默付出。”3月6日,淇滨区的孙振军拉着妻子的手对记者说,以前记者采访我,都是采访我的事迹,今天让我夸媳妇儿,也了却了埋藏在我心中多年的愿望。”

孙振军的妻子叫宋小红,上世纪80年代末,经亲戚介绍认识后,两人从相知到相爱,一年后走入了婚姻殿堂。

婚后不久,孙振军从浚县老家来到煤矿成为一名矿工,两人也过上了两地分居的夫妻生活。宋小红独自一人在老家带孩子,还种着地。孙振军说,当时他有探亲假,但妻子总让他连着春节一起歇,妻子说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和父母、女儿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孙振军爱好文学、运动、旅游,2000年,他孤身一人骑行全国,怕妻子担心,孙振军没有告诉妻子实情,骗妻子说单位抽调他到外地进行技能培训,要几个月后才能回来。没想到妻子在电视上看到了他骑行的新闻,天天为他提心吊胆。半年后,孙振军回来了,看着又黑又瘦的丈夫,妻子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她特别贤惠、能干,有她这样的贤内助,俺家的生活蒸蒸日上。先是在老家盖了两层小楼,又在淇滨区买了一套商品房。”孙振军说,“我感觉特别幸福,父母身体健康,儿女学业有成,这一切离不开妻子的默默付出。”

孙振军说,明年是他和妻子结婚20周年,“她没有坐过飞机,也没有出去旅游过,我准备明年带她出去好好转一转,让她开心一下”。

浚县王佳伟:

她是我心中最亮的星

王佳伟(左)和王陈诚

王佳伟(左)和王陈诚

“我妈说,我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儿是我上辈子烧了高香了,我也觉得自己很幸运,所以趁着休年假,带着媳妇儿来淇滨区转转,给她买份礼物。”3月7日,26岁的现役军人王佳伟向记者说出了他对妻子王陈诚的谢意。

王佳伟告诉记者,他和妻子王陈诚相识于重庆。那一天,王佳伟和战友在外出执行任务途中碰见了战友的同学王陈诚,王陈诚的懂事让王佳伟印象深刻,随后他对王陈诚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我们确定恋爱关系后,她经常坐几个小时的车到部队看我,部队有规定,不能随便进出,她每次都是给我买一大包水果和零食,远远看我一眼。”王佳伟说,他们虽然聚少离多,但由于王陈诚的付出,他们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

令王佳伟最感动的是,王陈诚对他的父母特别好。几年前,王佳伟的父亲身患重病,身为军人的他无法到床前尽孝。王陈诚得知后,第一时间从重庆赶到医院照料。“我听我妈说,她天天为我爸洗脸、洗脚,把我爸照顾得无微不至。我听了特别感动,因为我们那时候还没有结婚呢!后来,我爸去世的时候,她一直陪着我。”王佳伟说,妻子的举动让他无比感动。

令王佳伟更感动的是,他和王陈诚结婚时,王陈诚执意不要彩礼钱,说是把钱留给婆婆当养老钱。值得一提的是,王陈诚不仅没要彩礼,就连家里的家具也没有要求换新的。她说,家里的家具都能用,换新的要花钱,我想给她买台电视机也被她拒绝了。”王佳伟说,王陈诚平时很勤快,几乎承担了家里的所有家务活儿。“她说我妈年纪大了,不能干太多活儿,要多休息。”

“我马上又要回部队了,照顾家庭的重任全落在了她一个人肩上。我在部队一定会好好干,不辜负她的付出。她的好我会永远记得,哪怕到头发花白的时候,她还是我心中最亮的星。”王佳伟对记者说。

                                                                                                                      (法治宣传网鹤壁中心 夏建胜 编辑 供稿)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