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微信716738729    热线:13944917050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突发,中国开始严查房地产!!!

发布时间:2022-01-09      来源: 峰悦文摘    点击:

 

中央对房地产调控不断加码!!!

住建部等七部委马上联合,此次重点打击投机炒房和“黑中介”。

 

一上高楼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中国高层决定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

30个城市名单已出: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合肥、福州、厦门、济南、郑州、武汉、成都、长沙、重庆、西安、昆明、佛山、徐州、太原、海口、宁波、宜昌、哈尔滨、长春、兰州、贵阳。

 

针对近期房地产市场乱象,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宣部、公安部、司法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等部委,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于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

 

 

本次专项行动的打击重点包括投机炒房、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虚假房地产广告等四个方面:(这四类违规现象将是被严查的重点)

1

打击操纵房价房租、捂盘惜售、捏造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抢房假象、哄抬房价、违规提供“首付贷”等投机炒房团伙;

2

打击暴力驱逐承租人、捆绑收费、阴阳合同、强制提供代办服务、侵占客户资金、参与投机炒房的房地产“黑中介”;

3

打击从事违规销售、变相加价、一房多卖、霸王条款、价格欺诈以及限制阻挠使用公积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4

打击发布不实房源和价格信息、进行不实承诺等欺骗、误导购房人的虚假房地产广告。

 

希望这次是真打!

 

这些黑中介和投机者无法无天,虚假房源、虚高房价,想方设法控制一切房源,在他们眼里买房者就是一个个待宰的羔羊。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非常罕见!《湖南日报》连发四篇社论痛批长沙楼市乱象。

 

一座被房价绑架的城市,四处“抢人”又有何用?

 

万千优秀人才,如果居不易、望房愁,又怎能把心留住?

 

现阶段长沙房价高企,并不是供需矛盾,而是炒房投机行为作祟。

 

必须对炒房投机行为出重拳,决不能让长沙成为投机者的乐园。

 

 

 

言辞犀利!《不能让长沙成为投机者的乐园——二论促进长沙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文:

       

透视当前长沙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炒房成风的表象,分析背后的症结,有些情况值得关注与深思。

        

开发商“捂盘惜售”,故意扰乱市场正常秩序。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开发商有意放缓施工进度,或者不服从价格监制反复询价;有的楼盘封顶1年多了就是不开盘;有的靠拉升二手房价格与政府的限购限价政策拉锯、博弈;有的开发商在摇号过程中,故意募集超过房源数几倍甚至十多倍的客户前来认购,人为制造供需紧张气氛。

       

有种观点认为,房价是市场调节的结果,现在什么都涨,房价也必然要涨。还有房地产商认为,政府实施调控措施,挤压了其利润空间,于是故意采取拖、缓、慢等“软手段”,给调控措施设置“软阻力”。

 

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短则三年,长则五年,目前进入市场的新建商品房,基本上是几年前的土地成本,由于当下“二手房”与新建商品房价格倒挂,有的开发商以“二手房”价格逼迫政府,幻想着调控政策“开闸”,以便牟取暴利。

        

部分违规中介和“黑中介”投机问题突出。

 

这些兴风作浪的中介机构,发布二手房虚假价格信息,哄抬二手房市场价格,引起买房恐慌和卖方疯狂,加剧房价非理性上涨,他们是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的主要推手;有的造假骗取购房资格,利用有购房资格而无购房意愿的人占据房源,严重扰乱市场交易;有的与开发商里应外合、暗中勾结,以收取高额“茶水费”的形式提供“内部房源”。去年长沙“5·20”新政出台后,原来已预订但因购房者被取消购房资格的这部分房源,被开发商与中介瓜分,以高出原来定价10余万元乃至近30万元的价格进入市场。

 

“买到即赚到”的现实,助长了部分市民的投机心态,抬升了他们的预期。

 

现在,不少普通市民把购买房产作为主要投资渠道,千方百计寻找买房机会;有些人明明没有购房资格,却想方设法钻政策的“空子”,在户口、个税证明方面造假;还有些人耍起了小聪明,通过购买杂屋、购买格子商铺的形式非正常落户。

       

凡此种种不正常现象,不一而足。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论断,再看长沙楼市,恐怕一些打着“刚需”幌子的购房者,追逐的早就不是房子的使用价值,而是奔着“一夜暴富”的目标而来。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年初开始,国开行棚改项目开始收紧,地方棚改办和国开行的合同审批权上移,一时市场躁动异常。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棚改会引起这么大的市场反应,这是因为“棚改”目前已经是重要货币投放方式。

 

国开行认为,棚改的货币化推高了房价。

 

国开行相关领导介绍,最近两周,国开行才将审批权限收回,原因是:

 

一,这两年国开行分行在审批时,违规现象严重,国开行总行担心后期的风险隐患就比较多;

 

二,中央对棚改有一定的看法,棚改的货币化推高了房价,中央对这个有一个严谨的考量。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货币化安置已经是推高房地产价格的元凶之一,此后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更为重要的是,除房地产市场,棚改脚步的放缓也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有关。

 

棚改债务为地方隐性债务的重要一环,隐性债务包括建设性债务、消费性债务和政策性融资担保,如平台公司债务、棚改债务、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债务等。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发改委紧急收紧房企海外融资限制,借外债投资地产项目。

 

本周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过的有些艰难。

 

在国开行收紧棚改审批的背景下,最近两个交易日地产股集体大跌,将央行降准释放7000亿元资金的利好消息对冲的一干二净。

 

6月27日,发改委方面又表示,将限制房地产企业外债资金投资境内外房地产项目。

 

据悉,不久前发改委会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市场约束机制严格防范外债风险和地方债务风险的通知》。

 

总体而言,房地产企业外发债不得投资境内外房地产项目、补充运营资金,仅限归还存量债务。

 

七部委对三十个城市的专项大检查,会让整个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风声鹤唳……

 

前因后果,利益勾连,争议很大,这个事情的复杂程度将远超想象。

 

总体,目前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实在太庞大了,对其它各行业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平衡,需要及时调整,避免更大的危机。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