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微信716738729    热线:13944917050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地级市的存在合理吗?此事对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太重要了

发布时间:2022-08-25      来源: 北斗维斟    点击:

根据中国1982年的宪法规定:中国实行省、县、乡三级地方行政区划体系,只有较大的市可以管辖县。但是如今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了省、市、县、乡的四级行政区划体系。截止到2022年,中国一共有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也就是333多个市级行政单位。有人认为地级市的存在抑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人认为地级市有利于地区经济整合,哪一种说法有理呢?

一,中层行政区的历史来源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基本是从二级区划到三级区划。秦朝建立后,在全国推行了郡县制,县也就是成为了中国最基本的行政区,一直延续到现在。秦朝时期,疆域局限在长江、黄河、珠江流域,全国只有40多个郡,因而管理不需要高层行政区。

到了汉代,随着疆域扩大,人口增多,郡的数量也急速增加。在西汉末期,全国已经有了100多个郡国。为了方便监察郡国,汉武帝在全国设置了13个州,每个州设置一名刺史。到了东汉,州演变为了高层行政区。

 

 

南北朝末期,由于州的数量太多,出现了混乱,于是统一的隋朝就废郡存州,让州直接管辖县,恢复到了秦朝的二级行政区划状态。然而,历史的传承似乎有一定的循环性。唐朝,又在州之上设置了监察区——道。到开元年间,全国形成了十五个道。而宋朝又在道的基础上设置了二十三个路。

 

宋代成都府路

到元朝,又在路之上设置了省,全国分为了十个行省。于是,全国形成了行省—路—府(州)—县的四级行政机构。到了明朝,对元朝不合理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又形成了省—府(州)—县的三级行政区划体系。清朝基本继承了明朝的区划体系。

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和元明清的省是高层行政区,类似于今天的省、自治区。而汉代的郡、唐宋的州、明清的府类似于现在的地州市,是中层行政区。而县自从秦朝设置后,一直流传到现在,属于基本的行政区。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排名世界第三,因而不太适合用二级行政区划,用三级行政区划是比较合适的,这就是现在的地级市存在的合理性。但地级市的存在并非都是合理的和完美的,其中的缺陷也非常大。

二,中国的市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的城市管辖范围和其他国家的管辖范围有很大的区别。例如,上海的面积为6340平方公里,管辖了16个区;重庆的面积更是达到了8.3万平方公里,管辖38个县区。而纽约的面积只有1214平方公里,巴黎面积仅为105平方公里,伦敦市的面积仅为1577平方公里,而东京的面积也只有2155平方公里。

 

 

城市的管辖范围天差地别,也就导致城市之间经济规模也是难以直接对比。中国的城市管辖范围相当于外国的城市都会区,例如纽约都会区面积为1.8万平方公里,巴黎都会区(大巴黎)面积为1.2万平方公里,伦敦都会区1577平方公里,这些面积和中国第一个地级市的面积相当。

为什么中国的城市管辖范围会这么大呢?实际上,中国最早是没有市级的行政区的。在古代,“市”仅仅是市场的意思,城市中有市,农村也有市。在北宋时期,许多农村地区的市场兴起,国家开始在这些集市设置官员来管理,于是出现了行政意义上的镇,于是行政区划开始向县级以下延伸。

到了近代,一些工商业城市迅速崛起,旧的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于是单独的城市区划体制开始出现了。1927年前后,开始将城市的市区部分单独划出来,成立了市,标志着中国市级行政区的诞生。新中国建立后,市级行政区得到了大幅度的推广,大量的市产生了。

早期的市和县是平级的(直辖市除外),市并不管理县,市的管辖范围基本限于市区和部分郊区。例如,遵义市仅仅管理遵义市区一带,属于遵义专区管辖的县级行政区。

 

1955年的贵州区划

但是,很快这种模式就被打破了,一些县开始被化给市管辖。例如1958年,北京和上海开始于拥有了属县。这一难,全国28个城市拥有了118个属县。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地区直接改名为了市,而原来的市被划为了区,于是地级市成了普遍现象,并成为了中层行政区。

 

1952年的上海市

根据这个演变历史,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市和外国的市在概念上有基本的区别。中国的市就是中层行政区,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郡、州、府等,而外国的市仅仅是城区和附属的郊区,不包括县。当然,中国也有个别的市特殊,例如深圳市、珠海市、马鞍山市等原本就没有辖县,管辖面积也不大。

而中国的台湾省、海南省在管理模式上也是省直辖市、县的模式,不存在地级市统辖县情况。另外,中国还有一些市是县级市,他们隶属于相应的地州市。总之,中国的市是相当复杂的,特殊情况很多。

 

三,地级市的存在合理吗?

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础。而地级市的存在,恰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地级市会将县域的财政统筹管理,最终导致县域经济被严重吸血,财政不足。而地级市也会将大量的资源集中在市区,导致县城被边缘化。大家看铁路就知道了,地级市可以修建一条两条的高铁,但是县城只能争取一下过路的铁路。

长期以往,必定导致县域经济的崩溃。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中国曾经在一段事件内实验过省管县模式。1988年,海南设省,海南就直接采取了省管辖的模式。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一下子撤销了四个地级市。如果我们将重庆看成一个省,那么重庆也是省管县模式。进入21世纪后,中国多个城市都试验过省管县的模式,其中搞得风风火火的有河南、湖北等。

 

 

但是,经过几年的试验后,省管县的热度就没有了,许多省管县的实验地区也恢复了原本的样子。例如曾经贵州的仁怀市实行了省管县实验,这两年,仁怀市建立了大学和机场,经济发展可谓迅速。然而,不久,仁怀就结束了省直管,还是让遵义代管,为何?因为仁怀的财政收入占据了遵义市的一半,没有了仁怀这个“摇钱树”,遵义市的建设难度就非常大,难以维持贵州第二城的位置。

 

 

省管县的确可以激活县域的经济,但是地级市并不想放开县,吸血财政模式难以打破。另外,如果全国都推行了省管县,那么市级的行政机构就会大量减少,许多公职人员就会下岗,失业,虽然减少了财政开支,但是也破坏了部分人的利益,这也是“省管县”无法推行的重要原因。

另外,省管县模式并非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推广。经济实力强、资源丰富、交通位置好的县比较适合省直管,这样有利于县城的做大做强。但是地理位置偏僻的地区则需要打造一座中心城市来带动周边县城的发展。尤其是现在城市化不断加速,人口不断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的情况下,县城的发展趋势可能走向两极分化。

 

海南省管县模式

总之,中国是一个大国,一种统一的模式难以适应各地的经济发展。因此,任何一种模式都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我比较反对一刀切地推行地级市,也反对一刀切地实行省管县。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