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警钟!易染莫如欲 梦醒悔已迟

发布时间:2023-08-02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点击:

易染莫如欲 梦醒悔已迟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韩江龙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法治宣传网山西忻州讯( 孟建文 马俊伟 )报道 韩江龙,男,1976年1月生,1997年9月参加工作,200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委办副主任;牡丹江市招商办主任助理;牡丹江市委办副主任兼镜泊旅游名镇建设副总指挥;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调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党组书记、主任;银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党组书记、主任;银川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2022年3月,韩江龙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2年11月,韩江龙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2022年12月,韩江龙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二十万元。

     韩江龙出生在黑龙江省巴彦县一个普通家庭,工作后他积极进取,在组织培养下,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绥芬河镇政府秘书,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40岁被提拔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副市长。韩江龙在干事创业的黄金期本应回报组织培养,珍惜工作机遇有所作为,但他理想信念丧失,价值观错位,权力观扭曲,把“仕途”当“钱途”,热衷于穿名牌、戴名表、喝名酒、开豪车、住豪宅,大搞权钱交易,大肆聚敛钱财,政治生命在其46岁戛然而止。


贪图享乐,在物欲横流中迷失自我

     
      韩江龙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基层工作,凭借踏实肯干,得到了组织认可,先后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牡丹江市多个重要岗位任职。2012年,韩江龙到宁夏工作,因表现突出得到提拔重用,40岁就担任了银川市副市长。其时,在同事眼中,他“政策理论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年轻有为”,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正值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韩江龙本应恪尽职守、担当作为,但他逐渐产生了自满情绪,随之而来的是面对身边开豪车住豪宅老板时的心理失衡和贪欲。

      “自己一样付出,甚至工作比他们还要努力,生活却过得没有那么‘滋润’,自己奋斗这么多年也该过过舒服日子了。”韩江龙自从有了“心中贼”,贪欲和私心便愈加膨胀,为追求看似更加“光鲜”的生活,实现发财的“梦想”,他开始不择手段、想方设法聚敛钱财。

      为了实现开豪车、住豪宅、过奢华生活的目标,韩江龙长期借用企业老板的豪车和住房;为了随时吃到正宗的家乡菜,他安排某私营企业老板在自己住的小区内专门租赁一套住房,并从东北高薪聘请厨师专职为其和亲友做菜,既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又方便“以酒会友”;为了满足自己打台球的爱好,不但安排老板专门购买高档台球桌放在租住的地方供其消遣,而且让企业老板专门开设台球厅用来“以球会友”。他喜欢戴名表,有老板出国一次就买了5块名表送给他,价值70余万元;他喜欢穿高档服装,宁夏买不到的衣服就到外省市买,国内买不到的品牌就到国外购。

      “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物欲,他不惜以手中的权力作筹码,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收受他人财物,甚至多次向他人索要巨额财物,这些财物大部分用于购买高档住宅和营业房。”办案人员介绍,韩江龙喜欢住大房子并配以豪华装修,他住着价值300余万元、装修花费近百万元的三层豪宅,又在规划装修另一套价值600多万元的五层别墅,仅装修预算就高达300万元……

      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就会越陷越深。韩江龙收受的茅台酒、购物卡、玉石摆件、个人饰品等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被物欲左右的他晕头转向,最终迷茫了双眼、迷乱了心智、迷失了自我,坠入腐败堕落的深渊。


防线垮塌,在贪欲驱使下自甘堕落

     
      外人所不知的是,表面工作积极进取的韩江龙实则从小就厌倦贫苦日子,“要出人头地多挣钱”的想法刻在了他的内心最深处。参加工作后,韩江龙一方面在工作上“任劳任怨”,一方面却与同为公职人员的妻子边工作,边倒卖服装和进口商品。到宁夏工作后更是利用各种机会囤积进口商品,寻找投资“商机”、争取“快速致富”。同时,还安排弟弟韩某某在牡丹江市开设名酒专营店,由宁夏某企业老板“最优惠”供货。

       韩江龙喜欢在酒桌上结识“新朋友”、增进“旧感情”,隔三差五就有人请他“聚一聚”“坐一坐”,进入其圈子的都是信得过的“兄弟”。他作为“大哥”,对“兄弟”的“嘘寒问暖”乐此不疲,特别是对借给、送来的车子、房子、票子来者不拒,对请托帮忙的事项也是有求必应。这不是因为他“性格豪爽”,而是他有自己的“小算盘”,希望从中发现商机,搭一趟“发家致富”的顺风车。

      吴某某是专门经营白酒、葡萄酒等高档酒水的私营企业主,韩江龙认识吴某某后,看到其中利润,便产生了“从中分一杯羹”的想法。此后,韩江龙安排其弟弟在牡丹江市开设名酒专营店,并让吴某某为其提供高档酒水,借助吴某某的供货渠道、销售经验和“最大优惠”,做起了稳赚不赔的酒水生意。

      “刚开始和这些人交往时,自己也想掌握好‘度’,殊不知思想的堤坝只要有一点松动,就经不起洪水的浸泡,一旦渗漏垮塌就一泻千里,哪里还顾及什么‘度’,只有贪婪无‘度’。”贩卖酒水的“小买卖”终究无法满足韩江龙越来越大的胃口,在贪欲的驱使下,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大搞权钱交易,敛财手段也是隐蔽多样。

      陈某某是从事工程建设的私营企业主,经人介绍认识韩江龙后,便利用各种机会接近韩江龙,唯其马首是瞻。韩江龙也“投桃报李”,利用职务便利为陈某某在某知名企业拿到了上亿元的工程合同。韩江龙为掩人耳目,以自己的一辆越野车抵顶陈某某两套住房,登记在其弟弟名下,后又将这两套住房再次抵顶陈某某两套营业房,从中变相收取贿赂近300万元。

      吴某某为争取银川市政府产业基金,多次给韩江龙送钱送物,韩江龙也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和影响力,全力为吴某某谋划运作,为其成功申请到政府资助金,给国有资金造成重大风险,却肥了韩江龙的一己之私。“他开车到我小区的停车场,带了巨额现金,说让我帮他投资或者买股票。我太贪心了,他不顾我的死活,我也不顾自己的死活。”韩江龙在其小区停车场与吴某某假意推辞后,心安理得收下了这笔巨款。

      多年来,韩江龙先后累计收受他人财物2600多万元,从开始收受他人几千元、几万元的物品,到收受他人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的现金;从被动接受他人行贿款,到主动向他人索要财物,把权力当成为己谋利的工具,深陷“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的泥潭不能自拔,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伤亲害己,在错误思想支配下上演“全家腐”

     
      韩江龙走上领导岗位后不久,在人际交往中就抱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错误认知,觉得不讲人情寸步难行,工作中小到吃吃喝喝,大到办事收钱,都是社会“潜规则”。

      “别人请的饭我虽然吃不习惯也尽量参加,别人请托的事我虽然不分管也尽量给办。”韩江龙到宁夏工作后,面对当地的一些企业老板借助“老乡”“同学”等各种关系和他主动接近,他均来者不拒,自认为要“广结善缘”。

      杜某某是韩江龙的小学同学,在他到牡丹江市担任领导干部后,杜某某便以同学关系主动接近,当起了“小跟班”,利用韩江龙的职权在牡丹江市承包起了政府工程。韩江龙来宁夏工作后,杜某某更是不远千里追随而来,从买菜购物、接送孩子,到为韩江龙女儿支付近250万元的国外留学费用,各种服务“无微不至”。韩江龙在“欣然接受”的同时,多次利用职务便利帮助杜某某承揽工程。

      韩江龙长期与商人老板勾肩搭背,捞取好处,也让其家人滋生了不劳而获的念头。“一家人都跟着我一起这样有恃无恐、胡作非为”。

      其妻子刘某明知韩江龙的钱财来路不正,却用得心安理得,还帮助隐瞒、转移赃物,长期使用老板借给的车辆。其弟弟韩某某早在2010年就通过韩江龙向老板杜某某借钱买房、只借不还,后期利用韩江龙的影响赚钱后花天酒地、肆意挥霍,最后闹得妻离子散。韩某某离婚后携父母一起到宁夏“发展”,韩江龙随即向老板借来住房和车辆供他们长期使用,在此之前还张口向企业老板索取钱财帮助韩某某购买住房。其表哥王某某知道韩江龙当了“大官”,不远千里前来投奔,长期充当“马前卒”,出面与商人老板“周旋”,代为收受财物140余万元……

      韩江龙错误地认为,家人不远千里追随自己而来,应该对他们有所“补偿”,而最快最直接的回报就是利用职权为他们谋取私利。在这种畸形心理的支配下,他带头与商人老板不当交往,不遵纪不守规,成为家风败坏的罪魁祸首,最终伤亲害己。


对抗调查,在违法犯罪道路上越行越远

     
      韩江龙在工作上顺风顺水,却不思回报组织培养,只想着谋一己之私、享奢靡生活。对组织不忠诚不老实,将组织要求当耳旁风,在违法犯罪道路上越行越远。

      “2014年,我的孩子去英国留学,我怕组织知道影响不好,故意隐瞒,在2015年、2016年填写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时都未如实填报……”韩江龙在忏悔书中写道。实际上,他想隐瞒的是送孩子出国过程中的受贿事实。

      韩江龙的孩子因出国留学,需缴纳50万美元保证金,他以借为名收受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某某150万元。在预感组织要对其进行核查时,韩江龙“闻风退赃”,安排妻子将150万元退还给杜某某,要求杜某某开具收条,并将收条落款日期提前,同时开具一张没有落款日期的收条,以备组织核查时“灵活备用”。

      2020年,韩江龙收受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法人张某某200万元现金,用于交自己购买房屋的费用。在组织对其调查期间,他要求张某某与其签订一份房屋买卖协议,对外宣称这笔钱是张某某购买其房屋支付的预付款。2022年,在组织对其弟弟和特定关系人采取措施后,韩江龙仍不思悔改,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将自己收受并佩戴的高档手表和随身携带的手串扔进下水道,同时安排表哥王某某将其收受他人的首饰、名贵白酒等财物转移……

      “进来后我就明白了党中央强调的‘零容忍’是什么意思了。”2021年12月,韩江龙从银川市副市长调任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3个月后即被立案审查调查。韩江龙是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查处的最年轻的区管干部,他在人生和事业成长的“黄金期”坠入犯罪深渊,蜕变成腐败分子,教训极为深刻,自己和家庭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韩江龙忏悔录(节选)

     
      2022年3月2日,是我被留置的日子,我的政治生命在这一天戛然而止,开始在组织的教育和挽救下悔过自新、痛改前非。

      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我的事业、人生、家庭都在顷刻间土崩瓦解,我瞬间失去一切,落入万丈深渊。当我从亦梦亦幻中醒来时,已恍若隔世。

      正是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动摇,随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也逐渐松动,思想百病丛生,导致出轨越界,频频跨过底线。

      组织培养我40岁担任了宁夏首府的副市长,给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本该把在宁夏干出一番事业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但我却滋生了焦躁的心态,觉得自己小有所成了,觉得家人和我背井离乡,吃了不少苦,该过几天舒服日子了。于是开始贪图回报、贪图享受,产生了攀比思想,自己不具备这些条件,就用企业的,就向别人伸手,完全丧失了领导干部的操守和艰苦奋斗的本色。

      我曾经长期在市委综合部门工作,有特殊的职务影响力。后来又先后担任了发改委主任、副市长,错误地认为工程项目给谁干都差不多,又不出卖国家资源和政府利益。我还自作聪明地坚守“兔子不吃窝边草”,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介绍找我的熟人去辖区、企业承揽工程。殊不知这样手伸得更长了,影响更坏。殊不知这同样是拿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中饱私囊,严重侵犯社会公平、损害人民利益。

      领导干部手中一旦有了权力,就成了不法老板眼中的“财神”“肥肉”,开始“群狼环伺”。这种时候必须要划清“楚河汉界”,掌握安全距离,守住自己底线,否则稍不留神就会变成猎物。我恰恰大错而特错,放纵贪欲、以利交友、以身犯险,从一时贪吃咬钩,到后来逃不掉,只看到眼前的诱饵,没看清背后的大网,最终被彻底套牢。

      奢求的结局是违法,贪婪的下场是犯罪,任性的终点是囚笼,放纵的尽头是监狱。留置室里的灯光照亮了我内心深处每一个阴暗的角落,让我看清了自己心中欲望的魔鬼,镇压它的“封印”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严厉的党纪国法、严格的廉洁自律。我就是因为这些“封印”松动,才会被它跑出来为所欲为,最终把自己吞噬。

      这可能是我作为党员上交组织的最后一份答卷,是我此生落笔最沉重的一篇文字,笔笔含泪,字字泣血,临纸涕零、情难自已,一生中最大的失去莫过于此!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法治宣传网》山西忻州运营中心报道 
  法治宣传网山西忻州运营中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18518886786

 


(责任编辑:衡国胜)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