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网讯(记者 董丰)威海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光荣属于威海市人民。面对来之不易的创建成果,更应清醒理性面对、加倍努力珍惜。站在新起点,文登持续对照全国文明城市这把“标尺”,时刻丈量城市每个文明细节,以常态化考评促整改,以长效化机制促提升,使文明创建长久造福全区群众。
一种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需要多年的教化和引导。文明城市的创建也是一场倡树文明新风的“持久战”,需要立足长远、逐步推进、制度保障。
着眼于“严格标准,持久推进”,文明创建中,文登各部门将工夫用在平时,公安、交通、工商、城乡建设、食药监等部门立足长远,坚持问题导向,细处着眼、实处着手、根处着力,深挖问题根源,加强整改落实,逐步探索和建立起一整套的长效机制。
针对米山路东段两侧各类餐饮店多,市民餐饮消费较为集中的实际,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该路段所有沿街餐饮单位推行了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模式,推广厨房亮化工程,成功打造了一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
餐饮单位从业人员崔燕涛说,他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对店面的卫生、后厨的卫生落实到专人负责,每日一餐清洁,使顾客吃得放心、卫生。
在创城工作中,区工商局、卫生局、公安分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区食药监局,在城区划片的基础上,细化区域网格,强化监督管理,全力为市民营造良好的餐饮环境。
文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局局长邱爱国说,工商部门配合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辖区餐饮业和食品流通企业进行了监督管理,主要检查证照是否齐全、是否亮证经营,对无照经营的进行立案查处并予以取缔。今后他们将继续开展综合整治活动,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确保辖区餐饮业、食品流通企业公平竞争,良好有序发展。
截止到2014年底,共监督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153家,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374个,97家未办理卫生许可手续和64家消防不达标的餐饮店已全部整改到位。
文明奖牌,贵在长效常态。文登始终坚持边创城边建制,对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让城市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
制度化创城使文登公共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许多年年解决又年年反弹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通过对19条主次干路和商业大街进行常态化整治,探头经营、野广告、和乱搭乱建没了踪影;通过对交通实施微循环改造、限时限行和调整信号灯配时等举措,有效缓解了城区道路拥堵问题,市民出行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通过开展网吧专项治理行动和诚信网吧评选活动,查处违规网吧36家,规范了网吧、校园周边、文化娱乐场所的环境秩序……
与此同时,一系列关乎提升城市人文和公民思想道德内涵的长效常态机制也在逐步建立:
在志愿服务方面,文登建立健全了志愿者招募注册和培训管理等制度,全区招募注册志愿者由1.6万名增加到4.8万名,广泛组织卫生保洁、助残、维持公共秩序、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志愿服务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在诚信建设方面,文登扎实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区质监局、环保局、农业局等部门建立“红黑榜”发布平台,发布诚信企业“红名单”和失信企业“黑名单”,用制度为企业加上了道德“紧箍咒”。
在倡树勤俭节约方面,文登开展了文明餐桌行动,在餐厅、包间显著位置和每个餐桌上张贴、摆放“吃多少点多少,不剩饭不剩菜”温馨提示,服务人员主动引导就餐者适度点餐、吃不完打包,倡树勤俭节约新风尚……
创建文明城市是得民心、顺民意、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手握来之不易的文明创建成果,我们坚信,随着一条条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城市将更加文明,群众生活将更加美好,“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必将永驻威海,散发更夺目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