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陈君石: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必须改变

发布时间:2015-04-2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点击:

 

 

  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共同举办的,主题为“构建安全与健康的食品产业链”的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于4月22-23日在京召开。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致辞。中国经济网记者韩肖/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4日讯(记者韩肖)4月22日-23日,2015年国际食品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在大会报告中指出,以抽样检测为主的监管模式,既达不到目的,花费又高,必须改变为以过程监管为主。》》》点击进入专题

  陈君石表示,目前一年从中央到地方的抽样检测费用大概是在五六十个亿,而产出很少,这种模式必须改变,要从种植、养殖开始,建立全产业链的无缝监管。

  “政府监管体制改革正逐步推进,但是监管模式的改革任重而道远”,他也表示,监管模式的改变在国外已有二十年以上的经验,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管是全产业链安全水平的提升,还是政府全产业链的无缝监管,都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要充分认识到全产业链的复杂化。

  陈君石谈到,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对2014年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的盘点,可以看出消费者的认识开始趋向理性。同时要看到,我国食品产业的链条越来越长且具有复杂性,中小供应商的素质是关键挑战。要做到全产业链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龙头企业的行动需要向上下游延伸。另外,食品假冒伪劣已成为食品安全议事日程的重点,尽管在专业上两者不是一回事。在国际上,食品欺诈或掺假被明确定义为犯罪,各国政府纷纷联合公安部门出台新措施。政府要增强公信力,必须重视打假。

  陈君石还表示,在目前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政府主导的力量还比较弱。主流媒体方面对食品安全的风险交流已经逐步趋向于理性和愿意做正面的引导,而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则需要更加关注。



(责任编辑:张井学)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