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卫计委回应"白酒加金箔":需采纳多方意见再决定是否获准

发布时间:2015-04-26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点击: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沈燕妮 北京报道

  近期,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征求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的函》,拟批准金箔用于白酒,最大使用量为每公斤0.02克,并开始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金箔能用于食品中吗?黄金吃了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金箔酒”、“金箔餐”并非新鲜事物,为何卫计委会突然发布这样的意见?金箔要成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需经过怎样的流程?

  面对媒体和公众的疑问,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接受 《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称,“我们只是征求意见,不是同意,也不是说它好。这是一个误解”“这次媒体炒作很正常。媒体和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是根深蒂固的。”

  首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征言,为何是金箔入酒?卫计委:只是例行的行政管理流程

  “这只是卫计委正常的管理程序,企业提出了建议,这个建议可能我们看上去不太合理,也没有必要,但如果企业有这样的建议,我们必须经过征求意见,最后回复企业,这个事情是否可行。”毛群安回应称,此次卫计委只是 “例行的征求意见”,“我们只是走流程,现在只是征求意见,看看大家有没有意见提出来。不是我们同意白酒里面能加金箔,这是一个误解。这只是一个例行的流程。”

  根据2010年3月15日卫生部部务会通过的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以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申报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企业应该在依次提交添加剂使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安全评估材料,经过申请、受理、公开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发布结果几大程序依次进行。现在,金箔作为白酒这一类食品添加剂目前只是刚刚经过“申请与受理”的阶段。

  在卫计委网站上,从2013年3月开始,包括征求各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征求拟批准番茄籽油等新食品原料意见的函等,共公开征求意见消息近100条,而征求“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金箔是第一个。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需“确有必要”,金箔咋“确有必要”?卫计委:首先企业觉得有必要,才会提出新品种的申请

  针对此次卫计委的函件,尽管卫计委规定了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产品仅限于白酒,且最大使用量为每公斤0.02克,也明确提出用作食品添加剂的金箔的质量规格要求,但《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金箔加入白酒是否能够满足“确有必要”和“安全可靠”这两个条件,成为媒体与舆论探讨的主题。

  对此,有媒体评论称,“不管是在坊间认知上还是在法律规定上,食品添加剂 ‘无必要不添加’的原则,都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金箔既然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便不能越过法律法规而存在。”

  此前媒体报道称,白酒是否有添加金箔的必要性,应当组织专家研讨,如果没有明显的技术必要性,行业协会肯定会持反对意见。对此,毛群安回应称,“新提出一个食品添加剂的建议,首先是企业认为有必要提出来,如果提出的食品添加不是国家已经禁止的,那么我们就会征求意见,看看社会有没有不同意见,然后专家再进行论证,然后再看能不能同意。”

  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屡遭禁止,为何突然开始征言?卫计委:“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未收到不同意见

  早在2001年,江苏省卫生厅曾针对“金箔酒卫生监督有关问题”向卫生部法监司提出请示,卫生部法监司的批复 (卫法监食便函〔2001〕107号)明确表示:依据《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GB2757-1981)、《发酵酒卫生标准》(GB2758-1981)和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的规定,金箔既不是酒类食品的生产原料,也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应当禁止将金箔加入食品中。

  2006年,河南出产的、同样用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金箔月饼被叫停。河南省卫生厅称,“金箔”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经卫生部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对在生产加工月饼时使用“金箔”等非食品原料的行为,要依法查处。

  2014年,金箔集团江宁符酒业万瓶“金箔酒”被依法封存,检验结果也表明,该产品质量不符合其标签标示的执行标准,也不符合相关强制性国家卫生标准。除了金箔酒,该酒店还出售金箔鸭、金箔鱼等添加金箔的食品。

  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屡次遭禁,而最近忽然征求意见出人意料。卫计委则称,半年前就已公开征求意见,但没收到反对意见。

  “我们这次公开征求意见,程序上是合规的。”毛群安告诉记者,“之前我们已征求过意见,大家也都没提反对意见,但专家也觉得这个事情还应该进一步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所以才进行了这次征求意见。”

  2月3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官网上的回应,也证实了这一说法。“2014年8月,有申请人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提交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申请。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规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依程序组织安全性技术评审并上网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未收到不同意见。鉴于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特殊性,为进一步广泛了解社会和相关部门意见,2015年1月28日,再次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然后根据各方面反映的意见依法作出决定。”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一卫生部工作人员称,金箔入酒在2014年9月曾有过历时一个月的 “公开征求意见”,但结果是“管理部门组织了专家评审,未收到任何不同意见。而此次之所以会 “再次公开征求意见”,仅仅是因为“金箔入酒听起来就比较敏感,因此卫生计生部门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就是希望多听听社会上的不同声音。”

  然而,关于“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的具体信息,卫生部网站及能够查询到的所有公开文件中,并未提及。

  金箔入酒是营销噱头?卫计委:有意见都可以提

  事实上,对于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加入白酒的质疑,长久以来从未停止。金箔的出现让众多食品得以身价大涨,同时被更多人质疑称,这是“主张铺张浪费”、“用噱头圈钱”。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同一品牌添加了金箔的酒价格达到300多元,而不添加的则仅需几十元钱。“黄金酒”的价格一下翻了许多倍,但其添加成本却非常有限。按照卫计委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每500克白酒添加金箔量最多0.01克,目前99.99%黄金原料价格也就200多元/克,一瓶白酒新增黄金原料成本2元多。

  近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回应金箔入酒时表示,金箔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当中,不会吸收代谢,因此对健康不会造成影响,既无危害也没有益处。在国际上,金箔作为着色剂类食品添加剂使用,更多的是考虑感官需求。

  毛群安则称,“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也都能理解。这就是现在征求意见,所以媒体和公众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专家讨论的时候就看这些是否能作为一个要素,最终能不能获准,我们也不知道。”

  欧盟2013年最新标准显示,金属金可用于一些糖果、巧克力的涂层,也可用于一些酒类,主要用途是作为色素。日本的规定更详细。

  日本厚生劳动省于1998年9月18日修订的 《食品卫生法实施细则》显示,金箔用作食品添加剂不仅拥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规则,具体而言需要经过包括除菌在内的一系列流程进行处理,其中对于菌落、金属纯度的两大标准则有详细的规定。

  国内使用或推广金箔食品的企业,在宣传中引述最多的“证据”,一是“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正式将黄金列入食品添加剂范畴;二是中国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作为食品新资源使用的物质,共分为九类,其中第八类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明确载有 “金箔”。然而,经查证,这两项皆不能作为金箔可以安全食用的证据。



(责任编辑:张井学)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