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辽宁省出台医改意见 取消药品加成推进大病医保

发布时间:2015-04-28      来源: 聊沈新闻客户端    点击:

民生聊沈新闻客户端

到2015年底,下级医院到上级医院的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提高到20%以上,此举重在强化分级诊疗,缓解大医院的人满为患和基层医院的无人问津。同时我省将大力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不同级别医院医保将差异化支付,旨在鼓励三级医院即大医院收治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患者。

近日,省政府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全民医保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再到分级诊疗体系的构建,明确了医改的重点工作和重点任务。

有序转诊构建分级诊疗体系

大医院人满为患,本应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由大医院承接,严重影响了优质资源的效率发挥,也增加了患者的费用负担。

省卫计委将运用医疗、医保和价格等综合手段,推动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

首先,逐步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要进行急慢分治,不同阶段在不同的医院进行治疗。急症期在上级医院治疗,康复期就可转到下级医院。”省卫计委工作人员解释。

其次,到2015年底,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要提高到20%以上,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目前,医联体内部可以做到上下转诊畅通,其他医院预约转诊的比例暂时还没有。”

此外,辽宁还将探索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服务和结核病综合防治管理模式。“这并不是说这些疾病不能去大医院去看,还是要分阶段治疗。”

医保将与大病险、应急救助有效衔接

“在医保方面,要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确保基金有效使用和合理支付。落实异地即时结算、一站式服务等便民惠民措施。”省卫计委工作人员表述医保要改革的方向。

1.今年继续提高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与去年相比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50%和75%左右。

2.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

2.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核报制度,做好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

3.大力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有机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

公立医院改革由试点转为全面推进

省卫计委主任王大南阐述我省医改思路时表示,深化医改将把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基本和非基本,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履行好“保基本”责任,对医疗市场进行必要的监管和调节。医改也将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基本医保制度建设和基层体系建设,把医疗人才技术引向基层,让群众尽快从改革中得到更多实惠。

前一阶段我省的医改,初步形成了全民医保、国家基本药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制度框架,今后要在此基础上,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建立起规范有序的运行体制机制。也就是说要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还处在试点探索阶段的公立医院改革、健康服务业发展等,今年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

我省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推进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的综合改革。将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公立医院通要过科学的绩效考核自主进行收入分配,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持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得与医院的药品、耗材、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

同时将严格规范医药购销和诊疗服务行为。依法查处药品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等关键环节和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今年我省将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建立和完善均质化的医生培养制度。计划到2018年,在我省未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无法从事临床医生工作。同时加大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专科特岗计划、基层倾斜政策等,促进人才向基层合理流动。

医改惠民十项重点工作

1.取消药品加成:实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44个县(市)的综合医院和中医院要全面启动以取消药品加成为关键环节的综合改革,药占比降到40%以下。

2.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办卫生院。采取回收、新建和整合3种途径解决。

3.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鞍山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推进综合改革。

4.完善多元办医: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引导社会资本合理进入医疗市场,鼓励社会资本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到2015年底,各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要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5到10个百分点。

5.推进大病医保:2015年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不低于人均25元。

6.完善医保支付: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鼓励三级医院收治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患者。

7.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制度。

8.改善医疗服务: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

9.医疗服务信息化: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居民健康卡的发放和应用。

10.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居民健康档案、慢病管理、老年人免费健康检查、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