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食品药监局多项措施推进依法行政 |
2014年以来,鹤壁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和部署,凝神聚力,主动作为,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体制改革和监管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未发生有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形势态势持续平稳。近日,我市荣获省政府2014年度食品安全先进单位。 一、推进体制改革,食品安全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一)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基本组建到位,两县机构改革正在积极推进,改革步伐走在全省前列。“市、县区贯通,上下对口、协调一致、高效统一”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及其办公室全部建立。全市共建立43个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协管站,配备128名食品安全专干;建立1061个行政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点,设立2000多名食品安全信息员。 (二)食品安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一是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化。按照宣传教育与排查治理相结合、自查自纠与督促整改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相结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结合的原则,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时段以及监管薄弱领域,持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行动,共清理取缔无照生产经营企业100余家,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49起。二是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针对食品安全涉及部门多的特点,市食品安全办制定联合执法流程,明确牵头和协同部门,实行联合执法,依法严厉查处,共开展联合执法20次。三是督导考核考评精细化。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方案,制订督导考核细则,“按照表格督查,面对面结果反馈”,每个月对各县区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考评打分,并将考核结果计入年终综合考评体系。 二、创新监管方式,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持续提高 (一)针对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研究出台了《鹤壁市农村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下发关于流动食品摊贩监管和校外托幼机构及无证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厘清监管范畴,明确各方责任。 (二)各级政府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责任体系。监管人员分区分片,实施“网格化”管理。同时,监管部门与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安全承诺书,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三)全面实施餐饮服务标准化监管,量化分级管理水平不断深化和提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编制出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执法手册》,规范执法检查项目、内容和程序,明晰执法标准,使执法人员有章可循。开展监管人员技能比武,提升整体业务能力。2014年,全市已完成量化分级管理2396家,其中A级45家,B级1493家,C级858家,量化分级管理率96.7%。 三、深化专项治理,食品安全监管效果充分显现 (一)专项治理整顿成效明显。针对乳制品、肉制品、大桶水、食用油、保健食品等重点产品,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小作坊聚集村等重点区域,组织开展食品市场整治“夏日行动”、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等10多项专项整治行动,消除一大批安全风险和突出隐患,查处一批违法生产经营行为,销毁一批不合格产品,维护市场秩序稳定。在专项整治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4800余人次,车辆8600余台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37件。 (二)食品安全犯罪有效遏制。公安机关深化“打四黑、除四害”活动,开展“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2014年,共摸排核查线索200余条,侦破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起诉6人,形成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四、加强宣教培训,社会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类媒体的作用,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召开新闻发布会、电视访谈和在《鹤壁日报》、《淇河晨报》开辟专栏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针对性强、通俗易通、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在全省率先建设开通食品药品监管政务微博、微信平台,畅通12331等投诉举报渠道,实现与公众良性互动。加强与媒体沟通合作,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共制作宣传展板1500块,发放宣传资料5万份,张贴各种宣传画和宣传标语1万余张,设立咨询台200个,咨询及受教育人员8万余人次。严格落实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每年培训不少于40小时,特别是抓好对企业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的统一培训,认真落实检验和关键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切实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食药局 本网责编 夏建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