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时评:遏制“暴力伤医”,严惩善治都不能少

发布时间:2015-05-27      来源: 正义网    点击:

暴力伤医是个老话题。《法制晚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5月26日新闻通气会透露,去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暴力杀医、伤医等犯罪案件155件,今后,法院对此类案件及医院门口停尸、摆设灵堂等行为将继续依法惩治。

  严惩暴力伤医犯罪,对于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让医疗工作者神经不再紧张。据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达76亿人次,比上年增加3亿人次,同期医疗纠纷下降8.7%,涉医违法案件下降10.6%。这样的良性走势再次证明,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是治理相关领域乱象的必要手段,不可偏废。法治权威彰显,社会秩序才有保障。

  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暴力杀医、伤医以及在医疗机构聚众滋事等违法犯罪,造成恶劣影响。为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去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制定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办理涉医纠纷案件中有了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办案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

  信息的不对称、医疗过程的专业性以及不确定性风险,都有可能成为医患争执的原因。分析媒体曝光的一些伤医、袭医事件,大多是由于医疗事故得不到妥善解决而发生,个别医生对待患者态度简单粗暴,个别医院为了赢利不惜欺骗患者,也是导致冲突的因素。但是,规范医院和医生的行为自有相关机构和部门负责。无端猜疑、蓄意报复医生的行为不可姑息,有理由的暴力伤医也不可原谅,同样都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严惩。如果法律的手段偏软,不仅会造成法律权威打折,还会引发破窗效应,带来仿效犯罪的恶果。同样,对于在医疗机构违规停尸、私设灵堂、摆放花圈、焚烧纸钱、悬挂横幅、堵塞大门或者以其他方式扰乱医疗秩序,造成严重损失或者情节严重的,也必须依法严惩。

  暴力只会让医患之“结”越来越难解,回归法治才是正途。

  在纾解医患矛盾方面,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公安、司法机关要积极依法履行职责,准确界定冲突和纠纷的性质,在法律框架内妥善解决。打造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畅通医疗纠纷司法处理渠道,这样,双方协商不成,走司法途径自然成为首选。另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制度保障,从源头上理顺医患关系。据悉,目前北京市已启动医务人员权益法律保护制度研究,并将针对医务人员的权益保护提出立法建议。希望国家层面的类似举措也能早日研究出台,让相关的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循着法治的轨道,让暴力伤医行为“偶发”乃至成为历史,可能没那么难。

    相关链接:最高法发布"温岭杀医案"等4起涉医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法:去年全国共审结暴力杀医伤医等案件155件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