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拿什么保卫我们的水安全(协商之路·2015民主党派调研行⑥)

发布时间:2015-06-03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江苏省无锡市杨湾藻水分离站的打捞船正在打捞太湖里的蓝藻及水草。
  本报记者 李昌禹摄

  水,无论对于生产还是生活,都是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资源。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水情”。在一些缺水地区,地下水长期超采已造成区域水位降落漏斗、含水层疏干、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而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更导致一些丰水区水质性缺水。

  水安全问题,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我们拿什么来保卫水安全?该如何兼顾水的利用、污染防治与经济发展?5月下旬,受中共中央委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带队的农工党中央“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利用”专题调研组,奔赴江苏、河北等地,实地调研考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利用情况,为水安全问题把脉问诊,同时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怎么用

  从七八百米深的地下取水灌溉小麦,值吗?

  京津冀地区缺水问题有多严重?普通老百姓很难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赴河北调研的路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处吴爱民处长在车上为我们算了一笔京津冀地区的“水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根据吴爱民的计算结果,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立方米。这个数字不仅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量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更是低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缺水地区之一的以色列。

  “可是,以色列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产业,具有全民节水意识,我们呢?”吴爱民反问。

  在河北省沧州市,当地水资源状况让调研组感到触目惊心:沧州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8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全市范围内都处于地下水超采区,造成8000多平方公里漏斗区,其中2000多平方公里已形成沉降区,沉降最深的地方达两米多深。最严重的时候,局部最大年沉降量达到88毫米。

  付出这么大代价,开采出来的地下水是否得到了有效利用呢?

  据沧州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沧州市每年用水量在14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农业用水占了10亿多立方米,主要为小麦灌溉。为了取水灌溉小麦,有的地区地下机井甚至打到了七八百米深。而取出来的地下水,大部分采用的却是大水漫灌的粗放灌溉方式。

  从七八百米深的地下取水灌溉小麦,值得吗?是否一定要种小麦,农业种植结构能否调整?如果种植小麦的话,是否一定追求高产,能否通过少灌、减产来换取一部分生态效益?农工党中央委员、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李和跃提出了一连串疑问。

  沧州市也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比如,通过一亩地补贴500元的方式,鼓励农民不种小麦,改种耐旱作物;通过引黄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最大限度引用外地水;逐步关停城镇自备井,严格管控深层地下水;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沧州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耕地面积为1200万亩,有600多万亩已经告别大水漫灌,采用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其中采用了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的农田有200万亩。

  “目前来看,河北省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何维说,“建议河北省加强对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及其它非常规水源的统一配置和调度。可在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达到设计供水量以前,借用部分水源给河北省,以解决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力度,有地表水条件的,应将地下水灌溉调整为地表水灌溉;无地表水条件的地下水灌区,应将种植作物调整为耐旱作物,减少灌溉用水。”

  怎么治

  污染体现在水里,问题的根子出在岸上

  与河北相比,江苏的“水”问题最突出的矛盾不在水“量”上,而是在水“质”上。

  江苏省地处长江、淮河、沂沭泗流域下游,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水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6.9%,属于丰水区。但由于以往工业化及乡镇经济的迅猛发展,环保意识薄弱,水域遭到大面积污染,一些地区由于地表水污染严重甚至一度造成水质性缺水。

  近年来,江苏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获得了不少宝贵经验。其中,太湖的治理经验,引起调研组的重点关注。

  2007年5、6月间,在持续高温天气的诱因下,太湖蓝藻大爆发,造成沿岸无锡市全城自来水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

  如何让本“优”于水的太湖流域不再“忧”于水?蓝藻危机后,江苏省采取建设保护区、控源截污、监测预警、调水清淤、蓝藻处置、调整产业结构等各项措施对太湖进行专门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如今,太湖水富营养化程度已由中度改善为轻度,湖体水质达到IV类。

  在无锡市梁溪河景宜桥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杨湾藻水分离站,工作人员为调研组演示了利用水环境监测治理云平台及卫星遥感等技术的全方位监测系统:在太湖湖体布设21个蓝藻巡视点,沿岸建设13个蓝藻分布视频监视系统,配备太湖水环境应急监测船及蓝藻感知设备,一旦发现水质指标异常,立即就近采取相应措施。同时,通过藻水分离、减容干化等技术,把打捞上来的蓝藻进行资源化利用,制作成有机肥、生物医药,分理出的藻水则用作工农业用水。

  是否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农工党中央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郑丙辉认为,太湖的水污染,表现在湖里,问题的根子在岸上。例如工业污水偷排、农村养殖业等造成的面源污染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太湖水就难说根治。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现在无‘法’管、无钱管、无人管,但养殖场对水源污染很厉害,如果不能关停,应当考虑建设禽畜标准化养殖场,或对使用有机肥、养殖场治污进行专项补贴。”环境保护部污防司调研员裴相斌说。

  “要强化水污染物的源头控制,运用经济政策的调控和提高环境准入门槛等手段,推进产业升级改造,削减污染负荷;按照跨界断面水质要求,推进落实上下游政府的水质补偿政策,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经济政策,形成流域水污染防治经济政策体系。”刘晓峰在谈及实施流域系统治理时说道。

  怎么管

  建立水治理联防联控机制,扭转九龙管水的现状

  无论是水污染防治,还是水资源调配,都涉及如何管理的问题。但水的管理常常涉及不同区域、不同部门,怎么管,谁来管,常常面临争议。调研中,专家们一致认为现在九龙管水的现状存在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的监管盲区,应当尽快建立起一个统一、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太湖的治理,就存在着管理难的问题。传统上,如果对一条河流进行流域综合治理,通常可以把河流切割成不同的断面,通过对断面内流入流出的水质进行监测管理。但这一套在治理湖泊时就行不通。因为湖泊不像河流,无法进行断面切分,怎么确认污染源?

  此外,环太湖有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嘉兴5个城市,分属江苏、浙江两省。但受太湖形状及地形、夏季季风影响,太湖蓝藻及其他污染物多在无锡市聚集,污染治理责任如何明确?据无锡市太湖办相关负责人反映,以前太湖的治理都是通过部省联席会议来进行治理的,但如今会议已经两年没有开了,一些问题也没得到明确,亟须进一步解决。

  “太湖的污染不一定完全是直排入湖的河道造成的,非直排河道和面源污染等造成的污染也不轻。”郑丙辉说,“太湖的污染与防治不仅仅关乎无锡市,也与沿湖5个市的防控局面紧密相关,要想彻底排查出太湖污染源,根治太湖污染,就必须进行系统、统一的管理与防治。”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在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具有重要的位置。”陈竺说,未来应当抓紧制定水安全保障战略,做好用水、管水、治水制度的顶层设计,“建立统一、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统筹管理利用水资源,彻底扭转九龙用水、九龙管水的现状,努力解除水资源使用的体制机制障碍。”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03日 20 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