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提醒!4大危险因素诱发男人急性心肌梗死

发布时间:2015-06-03      来源: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    点击: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即为猝死。临床上很多疾病均可以导致猝死,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中毒等,其中尤以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常见。有报道指出:中国每年因心脏性猝死人数达到54.4万,男性猝死发生率高于女性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持续而严重的缺血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通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形成血栓或动脉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的管腔急性完全闭塞,导致接受动脉血液供应的心肌缺血、坏死。患者发病时大多无明显诱因,常在安静或睡眠时发病,部分患者在剧烈体力劳动、精神紧张或饱餐后发病。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有高血压现象,近半数患者以往有心绞痛、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有什么表现?

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期症状,发病时以胸痛最先出现,伴有胸闷及心前区不适且多发生于清晨,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可伴濒死感;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心跳大于100次/分、体温多在38℃左右;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胀痛、呃逆等。少数人在心肌梗死前可出现莫名其妙的左臂疼痛、咽喉痛或痛。当上述情况出现时,可考虑心肌梗死,如不及时到医院诊治,可能会发生猝死。

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有哪些?

1.职场“忍者”,更易伤“心”

有些中年人遇到人际纠纷时,往往是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但如果长期压抑隐忍,则可能伤“心”,因为过度压抑愤怒会加大对心脏的压力。有研究证实,对于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男性而言,隐忍不发的人与发泄出坏情绪的人相比,心脏病发作甚至致死的几率要比后者高出四倍。心中怨气如果不及时宣泄出来,会导致精神、身体紧张,最终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

2.“三高”病人要关注“心”

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被认为是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危因素。我国一项研究显示,糖尿病伴发冠心病较非糖尿病人群高4倍左右,死亡率增高5-6倍;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较正常人高两倍,而且血压越高,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就越高;高血脂与冠心病的发生直接相关,经常吃含油脂高的食物,容易导致高脂血症,使动脉越来越狭窄,最后就发生心肌梗死。

3.长期熬夜当“心”吃红牌

研究表明,长期熬夜易得冠心病,尤其是冬天熬夜,夜间气温较低,冷空气会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收缩,致使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心肌缺血如果持续时间长,则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4.民的“心”理问题

吸烟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一个危险因素,它和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有协同关系。吸烟者比不吸烟的人冠心病的死亡率高70%,而且吸烟的支数愈多,烟龄愈长,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愈大,死亡率愈高。

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1.运动可解焦虑、睡眠改善心情

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可以缓解焦虑压力,坚持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采取步行、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但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和高胆固醇患者容易因清晨运动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最好在下午2点以后或晚上进行运动,在清晨只能进行如瑜伽、太极拳等轻缓的运动,不宜做剧烈运动。同时,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尽量不熬夜,不做周末“圣斗士”。

2.合理搭配饮食、管住自己的嘴

心脏病患者饮食宜以清淡、低盐、容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少吃肥肉、动物脂肪、动物内脏、蛋黄等,多吃新鲜蔬菜、瓜果、瘦肉、鱼类、豆制品等;忌暴饮暴食,三餐进食不宜过饱,一般七八成即可;少吃甜食,保持合理体重,减轻心脏负担;多吃粗纤维和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引发猝死;不要贪凉,有些中老年人贪凉吃冰冻食品,导致血管突然收缩,造成心源性猝死。

3.戒烟限酒

大量饮酒和吸烟一样,也会诱发猝死,如果你是一个烟民或酒民,此时的你,是生命重要,还是要烟(酒)不要命呢?

4.治疗原发疾病

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患者,应积极治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可直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5.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心肌梗死早期症状

当出现有胸痛、胸闷、心慌等不适时,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去医院做检查治疗。

6.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冷空气刺激,血管容易发生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诱发心肌梗死,因此应注意保暖。 

(韩雅菘编自郭军等人主编的《中年男人健康读这本就够了》)

=============================================================

作者简介

郭军,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著名中西医结合男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06年北京市百名优秀青年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秘书长,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等编委。主持 “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主编《中西医结男科治疗学》等专著12部,发表文章50余篇。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疾病、男性不育症、男性性功能障碍等泌尿男科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上午,周二上午特需门诊(可预约)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